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汪卫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汪卫华[1]
汪卫华
出生 1963年7月
国籍 中国
籍贯 安徽宁国
民族
母校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
职业 材料物理学家
研究领域
非晶材料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

汪卫华[2] 材料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3年7月生于安徽宁国市,籍贯安徽宁国。198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3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非晶材料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

教育背景

  • 198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
  • 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
  • 1993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 1994年~1997年,先后在德国Gottingen大学、柏林Hahn-Mitner所作博士后和洪堡学者。
  • 1999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2004年、2007年、2010年,三期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
  • 2018年四月起,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3]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非晶材料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针对非晶形成机理的难题及非晶新材料探索的挑战,提出用弹性模量为参量来调控非晶结构和性能的思想,建立了弹性模量判据,实现了非晶合金组成和性能的半定量预测和调控。研制出多种新型非晶材料;提出了流变单元模型,解释了非晶强度和形变等力学及流变行为的物理机制,为调控非晶的力学性能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该模型,建立了结构非均匀性强化设计新方法,合成出系列高韧性的非晶合金,为解决非晶合金脆性难题、推动非晶材料的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周培源物理奖。[4]

主要奖项

  • 1998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 1999年,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0年,国家发明二等奖,两次入选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
  • 2010年,曾获得周培源物理奖;
  •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新闻

师大九十年校庆之际,物电学院在209会议室举行特聘教授聘任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卫华被聘为安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校党委书记顾家山、副校长朱家存、校人事处处长朱为民以及物电学院领导班子、教师和校友代表参加仪式。仪式由副校长朱家存主持。[5]

“我国材料形势比较严峻,很多关键材料并不能够完全自给,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先进的理念来推动材料应用的发展及产业化。”汪卫华院士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我国的材料工业起步较晚,虽经多年来一直艰苦奋斗,但是整体水平与先进国家仍有差距,尤其是核心关键材料技术制约诸多重大战略领域的发展,迅速提升材料领域的核心科技水平和工业制造能力,是材料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6]

视频

汪卫华院士视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