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汪景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汪景琇
性别
出生 1944年5月
国籍 中国
籍贯 辽宁省抚顺市
民族
母校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职业 太阳物理学家

汪景琇[1] [2]



太阳物理学家。1944年5月出生于辽宁省抚顺市。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长期从事太阳磁场和太阳活动研究。与合作者系统地提出了对太阳向量磁场研究的方法、概念和表征量,定量描述太阳活动区磁能积累过程;发现活动区磁剪切具有总体规则性,对活动区磁螺度最早给出定量估计;由向量磁场观测,发现太阳低层大气中磁重联存在的证据,提出太阳活动中存在两阶段磁重联的思想;通过前所未有的定量测量,提出太阳网络内磁场是区别于黑子和网络磁场的内禀弱磁场分量,对太阳总磁通量有重要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


教育背景

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 1981年12月-2001年3月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 1993年起被聘博士研究生导师;
  • 2001年4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 2001年1月 -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主编
  • 2016年1月 - 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 2005-10~2010-10,伦敦大学学院空间和气候物理系荣誉教授
  • 2001-07~2005-09,北京大学天文系, 兼职教授
  • 1996-05~1996-08,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 客座教授
  • 1992-07~2016-08,中科院国家天文台, 研究员
  • 1983-05~1984-10,加州理工学院,访问合作者

研究方向及领域

长期从事太阳磁场和太阳活动研究。

科研成果

与合作者系统地提出了对太阳向量磁场研究的方法、概念和表征量,定量描述太阳活动区磁能积累过程;发现活动区磁剪切具有总体规则性,对活动区磁螺度最早给出定量估计;由向量磁场观测,发现太阳低层大气中磁重联存在的证据,提出太阳活动中存在两阶段磁重联的思想;通过前所未有的定量测量,提出太阳网络内磁场是区别于黑子和网络磁场的内禀弱磁场分量,对太阳总磁通量有重要贡献。

主要奖项及荣誉

2012年张钰哲奖, 一等奖。 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二等奖, 国家级,。 专利成果

学术成就及著作

出版信息 审稿杂志论文见 ADS Private Libraries http://adsabs.harvard.edu/cgi-bin/nph-abs_connect?library&libname=JX-Wang&libid=550fcd86d9 部分代表性论文 (1) Magnetic Changes in the Course of the X7.1 Solar Flare on 2005 January 20, APJ, 2009, 第 1 作者
(2) Solar Trans-equatorial Activity, Solar Phys, 2007, 第 1 作者
(3) Helicity patterns of coronal mass ejection-associated active regions, ApJ, 2004, 第 1 作者
(4) Vector magnetic field and magnetic activity on the Sun, Cosmic Phys, 1999, 第 1 作者
(5) Flares and the magnetic nonpotentiality, ApJ, 1996, 第 1 作者
(6) A note on the evolution of magnetic helicity in active regions, Solar Phys, 1996, 第 1 作者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院士摇篮”,院士开讲——中国科学院院士汪景琇教授来我校讲座明德中学
国家天文台专家南开演讲“太阳与空间科学”= 南京大学新闻网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景琇来我校讲座 湖南师大附中
汪景琇院士:中国探日卫星将在2021年发射 光明科普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