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湖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古镇黎里位于苏州市吴江区东南30公里,地处江浙沪交界处,与同里、织里、古里共称江南“四里”。镇内有国家级保护单位柳亚子纪念馆。2012年1月31日,黎里古镇综合开发正式拉开序幕。2014年3月,黎里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2018年10月,黎里镇入选2018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排名第30位。[1]
历史轨迹
黎里历史可追溯2500年前。春秋时期,黎里在长水(即今浙江嘉兴)境内。吴越携李之战(公元前496年)后,黎里御儿荡为吴越分界之一部。镇之罗汉讲寺,建于晋永熙元年(290年),距今亦1700余年。后梁开平三年(909年)黎里始属吴江县。宋、元时为村落,由汾湖巡检司管辖,直至清代。明成弘年问(1465--1506年)已成大镇,居民千百家。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黎里镇自西至东长三里半,人口稠密,瓦屋鳞次栉比,市场繁荣,舟楫塞港,街道行人接踵摩肩。辛亥革命后,黎里为吴江县6市之一。
民国18年(1929年),黎里为吴江县第4区。同年市镇分为黎东、黎西2镇,民国35年合并为黎里镇。1949年5月4日解放后设黎里区,黎里镇为区属镇,1953年改为县属镇。1958年成立黎里人民公社后,镇、乡全部由公社管辖。1965年市镇从公社划出,设县属镇。1983年实行镇管村新体制,农村及市镇均由黎里镇(县属镇)人民政府管辖。[2]
群英荟萃
进士举人
黎里镇为人文荟萃之地,人才辈出。历史上产生过26名进士,61名举人。其巾:宋有赵皤老、魏宪等名人,清代周元理位居工部尚书;徐达源、吴珊珊夫妇以诗文着称;辛亥革命以来,柳亚子先生高风亮节,张应春烈士为革命不惜壮烈牺牲,至今为后人仰慕。更有不少有为之士:有名闻中外的法官、国家驻外使节、哲学家、科学家、著名学者、老干部、画家、竹刻家,在国内各条成线或在海外为祖国作出贡献。
高级知识分子
其中县团职以上干部及高级知识分子百余人,省、军级单位表彰的英雄模范7人。黎里的“黎川八景”名胜古迹,虽屡历沧桑,睥迹湮没,但至今还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柳亚子纪念馆开放以来,吸引着八方人士前来参观。黎里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漫长的岁月里,不仅用辛勤劳动的汗水,浇灌了这块肥沃土地上的一草一木,而且英勇地与反动统治者及帝国主义者作艰苦的斗争。近百年来,更是艰苦卓绝。成丰五年(1855年)及宣统二年(1910年),农民为抗租进行了相当规模的暴动;清末至民国,黎里镇是吴江县政治活动重地。
革命先烈
黎里地处苏、浙、沪之交界地带,交通辐辏,新思想易于传入,进步知识分子如柳亚子等,积极传播新思想,从事革命活动,曾组织过著名的“南社”。“南社”历次会议虽未在黎里召开,但黎里有20余名进步知识分子参加该社,对黎里影响深远。袁世凯称帝时,蔡寅任江苏省代省长,曾在南京率领人民宣布江苏独立,和黄兴一起与袁军血战。与此同时,殷佩六亦在吴江宣布独立,与军阀激战。20年代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吴江县党部设黎里,曾在黎里开展过一系列反帝爱国运动,当时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委员中,黎里进步知识分子占相当重的比例。柳亚子、张应春,毛啸岑等都曾在黎里进行革命活动,先后有沈燕冰、杨之华、侯绍裘、陈望道、姜长林、杨贤江、王一知等来黎里演讲。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黎里人民组织国民外交后援会,并举行-3000余人参加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积极青年
“七七”誊变,日寇入侵,全镇人民义愤填膺,广夫青年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有的参加新四军,有的参加“华东人民武装抗日会”(简称“武抗”),杀敌锄奸;有的在巾旧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下,在本地进行革命活动,打击日寇侵略军及汪伪军。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吴(江)嘉(兴)工委以黎里为重要立足点及活动地区,扩大党组织,出版刊物,油印文件,宣传革命真理,开展统战、策反工作,掌握了地方武装,击退了胡伯龙匪部的进攻,终于在1949年5月4日,迎来了黎里的解放。
从此,黎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艰苦奋斗,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黎里镇志》本志以今黎里镇境为地域,记述了全镇上起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下至1988年的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3]
建国后的经济发展
综述
解放初,黎里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以后又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筇一个五年计划期问,各方而顺利发展。1966年至1976年问,经十年动乱,经济建设一度遭到挫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黎里步入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社会稳定、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显着改善的时期。古镇黎里突飞猛进,焕发青春。
农业
黎里境内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土壤肥沃,得地利之厚。无灾年份,农产比较丰足。历来盛产稻麦及油菜籽,素称鱼米之乡。解放前,由于生产工具及技术落后,水利不兴;更由于农民深受封建剥削之苦,儿全靠单干,在农Ⅱ1灌排及使用农业机械方面,受到很大限制,抗灾能力很差,灾荒频仍;致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力得不到提高。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及公社化,集体经济壮大,大规模兴修水利,平整农田,机电排灌,推广科学种田,大大挺高了农业产量,基本上保证了农田稳产、高产、早涝深收。其中公社化初期,农业生产略有挫折,1962年后迅速上升,以后持续提高。水稻宙产量由1949年300斤左右,提高为1988年商产882斤。1988年粮食亩总产为1157斤。其中单季稻亩产超千斤的村有14个。全年粮食总产达5666.11万斤,全年总收入达2050万元。副业生产自80年代以后有很大发展,1988年全年副业总收入达4511.88万九。形成了农副渔林全面发展,相互促进的局势。
商业
历代以来,阿业贸易为黎里主要经济成份之一。明清时期,黎川白蜜享有盛誉,白蜜市场交易颇盛。清嘉庆年间,黎里商业已很发达。每口黎咧,黎里东栅乡人咸集,百货贸易,米及油饼尤多,舟楫满载来往,街道店铺相接,行人摩肩接踵,一派繁荣景象。辛亥革命后,黎里商业仍相当兴旺,其中尤以米粮业、饴糖业为最。米粮店曾多达56家,解放前夕为52家;饴糖曾远近驰名,远销青岛、东北。茶食店如紫阳观、生禄斋、石柜台等名闻遐迩,颇负盛名。解放初,政府对私营工商业加强领导与扶持,发放贷款,组织物资交流,故商业上盛况依然。1960年前后,三年困难时期,商业曾一度清淡。
1962年以后经过调整,又趋兴旺,“文革”中又一度清淡。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商业划小核算单位,增加网点,又重趋繁荣。1983年起,黎里开始出现个体户,个体经济逐渐发展。同年建农贸市场,1985年又建小商品市场,商业日益兴旺。而乡镇工业崛起,人均收入的逐年提高,又都促进了商业贸易进一步发展,市场繁荣,购销两旺。1988年国营商业系统全年销售额2016.457万元,集体商业系统全年销售额2932.8万元,供销系统全年商品销售额1967万元。全镇全年组织供应蔬菜313吨,鲜猪肉169.95万厅。收购地方产品241.93万元,收购农剐产品39.5万元,全镇集市贸易成交额960万元。
工业
黎里的农业及商业,历来比较发达,而工业基础则较薄弱。解放前,工厂寥若晨星,且规模极小,多属手工作坊。解放后,工业才逐渐起步。解放初,镇上的豫灌I坊及部分米行,曾扩建及转业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油厂、米厂、砖瓦等3家国营工厂。50年代末,开始出现镇办工业,60、70年代,7家手工业社及镇办厂上升为县属大集体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镇工业崛起,全镇建成了以丝织、日化、建材.食品、注塑、印染、印刷,机械、化纤、远红外元件等为主要行业的乡镇工业。1988年有乡镇办企业27,家(其中工厂25家),村办企业119家,职工9970人。乡镇工业总产值达2.55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4%。乡镇企业巾,产值超千万元有5家,利涧超百万元的有4家。农村中有3个行政村的村办工业净产值超百万元。1988年黎李镇被评为苏州市农村经济建设先进单位。黎里的国营工厂有黎里油脂化工厂,已迁新址建了新厂房,黎里米厂的生产设被有了更新。国营厂的规模、生产方式及产值、产量,均已今非昔比。县属大集体厂巾,除皮鞋厂“停产外。其他几家工厂的生产,都有所发展。1988年,县属企业年产值6720.47万元,其中国营企业年产值2818.03)J“元。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改善。农村矗立起一群群新楼房。1988年,本镇农村全年人均收入达1020.90元,市镇居民全年人均收入达1371元。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高档耐用消费品,已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1988年全镇人民储蓄总额达1900余万元。
新时代新建设
乡镇工业的崛起,又促进了市镇建设的发展。黎里镇区老区原有建筑,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风格,为一河两街的布局。市河主干自西而东,市街筑于市河的南北两岸,由条石及石块铺成,街路宽两米左右。街旁房屋而水而筑,老式砖水结构的两层楼房鳞次栉比,其中明、清建筑占75%。其间密布着.90多条与主干道垂直的狭窄的弄堂,结构备异,绝大多数狭窄丽幽深。黎里镇长长的主干道上,原来部有廊翻,夏天行人不受烈口曝晒,雨天则可不用雨具。江南水乡,“深巷幽弄”、“小挢沈水人家”的古镇风貌,别有情趣。但对交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而言,则很不方便。黎里农村,过去多数农民住的是泥墙茅屋,走的是泥路狭径;过河则是狭窄的竹木桥,或用小船摆渡。解放后,市镇先后填了楼下浜、浒泾浜等7条浜,修路建房;70年代起拓宽了部分道路。80年代以后,加快了市镇建设步伐。
一方面改造老镇区,将老镇区内全部主干道拓宽为5—7,米,铺成沥青或水泥路面,可全部通行汽车,里、弄、巷的路面,亦大部分浇水泥。又改建、扩建住宅房屋,修建了相应的公共卫生设施。在维护、整修老镇区的同时,又重点开发了新镇区(浒泾路及其附近),将南北方向的浒泾路拓宽为10一20米宽,由黎新挢直通太浦河大桥。
1988年又在饿北新辟一条人民路,东起渔业村,西接浒泾路,全长2743米,与原浒泾路相交,为新区主干道。1983年起,新区先后新建大楼多幢。其中有医院、邮电大楼、党校、锻行、粮管所、镇工业公司、城建开发公司等大楼和3个商场、以及其他单位办公楼,还有儿家新建的工厂。
新区又加速住房建设,已建成了罗汉新村一区、二区住宅楼群。住宅楼占地260余宙,建筑面积5
16990平方米。一个适应对外开放的新镇区已初具规模,黎里镇确是旧貌换新颜。欢村面貌自80年代以米也有了很大变化。自1983年至1988年,农村私人建房17867问,其中绝大多数为楼房。建农桥70余座,泥泞小路均已改为水泥乡道、村道。古老破旧的农村焕然一新。
黎里交通面貌也已大变。解放前,黎里只通水路,来往全靠轮船,到苏州需5小时。60年代时,太浦河通航,青平公路又通车,水陆运输畅通。东至上海,北至吴江、苏州,西经平望至浙江,十分方便。全镇已使用直拨电话,更有利于信息的传递。[4]
文化
黎里历来读书之风盛行。清代上岸多士大夫家,崇尚学术,镇上有私垫数家,入夜诵声不绝。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黎里人倪与三及其姐倪寿芝等得风气之先,出资兴办新式民立小学。辛亥革命以后,学校逐渐增加。至解放前夕,市镇有小学2所,颇具规模;农村订小学10所,但学生数不多。解放前,镇上只有私人开设的诊所。广大劳动人民限于经济条件,往往患病而不得治疗。解放后,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均发展很快,农树不仅小学发展迅速,并且兴办了初中;市镇子60年代始办高巾。
至1988年,全镇有高中1所,初中5所,小学28所,职业巾学1所;学生总计4084人,教师298人;幼儿困入园儿童880余人,另有成人教育中心1所。全镇基本上扫除了文育。1983年与1964年相比,
本镇常住户口的大中专毕业生增加了14倍,高中毕业生增加11倍,初中生增加117倍,小学生增加13.2倍。全镇人民文化素质显着提高。镇文化站内有图书室,书场、录象放映室等设置。
镇上还有974个座位的影剧院,并有电影巡回放映队、新华书店,以满足人们文化生活需要.医疗方面,有黎里卫生院及吴江县骨伤科医院,设病床80余张,设备日臻完善,各村均有医疗室。解放前的2000余年中,黎里镇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浮、徘徊,迂回曲折地缓慢前进;解放后4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是短暂的一瞬,尽管也曾走过一段崎岖的道路,但取得的成就,却是空前的!溯渊源于历史,寄希望于未来,黎里镇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5]
弄堂特色
黎里有各式弄堂85条,暗弄堂70条,明弄15条,以姓氏命名的弄堂为57条,占67%。名称极富民间色彩,一般称“某家弄”。黎里古镇清中期排定了八大姓,“周、陈、李、蒯、汝、陆、徐、蔡”,每个姓都有弄堂。周家有周赐福弄,陈有陈家湾堂弄,李有李厅弄,蒯家弄有三条,汝家弄有二条,陆家有陆家弄,徐家弄有三条,最多的要数蔡家弄了,有东蔡家弄、西蔡家弄、中蔡家弄、南蔡家弄、北蔡家弄,达五条之多。弄堂的地势逐步增高,称为“步步高”,这一方面固然是口彩,更主要是泄水的需要。
黎里的暗弄堂最富特色,有双弄,两条暗弄相连的双弄,也有明暗并排的双弄,还有弄中弄等等。超过百米的弄堂有5条,最长的是李厅弄,有135.7米。最狭的弄,恒丰泰弄和范家弄,只有0.7米。最宽的弄是庙桥弄,宽达2米,明清两代这里商铺鳞次栉比,是一条热闹的商业街。明弄和暗弄略有区别,明弄,不同人家的分界线;暗弄,也叫陪弄,一般说是一家一户所用,少数设在二姓之间,像上面看提到的周、陈两家之间的周赐福弄。
古人相信“银不露白,暗可藏财”。江南地区不仅仅弄堂,几乎所有的卧室都以暗为安,这早已是一种风俗了。想一下,也有它的必然性。动荡的社会,常常有小偷甚至强盗光顾,敞亮的房屋,内部的结构路径、进出的通道,以及主人家拥有的器用财物等等都将暴露,遭遇失财还是小事,身家性命都将发生危险。
弄堂,总是步步高。第一进的陪弄最低,第二进稍高,以后次第升高。这是实用的需要,也是一种口彩。江南水乡,泄水非常重要,每当黄梅天或雷阵雨,阴沟排水的畅与不畅,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陪弄步步高,下面的阴沟也步步高,泄水就畅快。建筑群落如果单面向水,那么陪弄,包括整个建筑的地基一律逐步增高。有的建筑群落前后都有河道,那么陪弄步步升高到一定地段,后面一段陪弄渐次降低。黎里周赐福弄,南北临河,全长92米,前后低中间高,形成南北两个步步高。南面一到五进的陪弄70余米,由南向北步步增高,北面第六进是下房,下人的居室,陪弄20来米,地基就此降低,不过,假如由后门作为起点,也还是一个步步高。大多数的弄堂总要拐上几个弯,而且是直角转弯。江南有句老古话,“两头直通,人财两空”,仔细想去,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一条弄堂假如直通通的,前后门一开,风就来了,那风是阴风,扑面直啸,伤人是必然的。最要命的是两头直通,在社会治安不大安宁的社会,着实让人捏一把汗,小偷强盗冲破前门或后门,就可以直闯进来。于是让弄堂多转几个弯,转弯处再设石库门,大块的麻石制作门框,安上一块厚厚的门板,俗称“健门”,大约因非常坚固而得此名称吧。健门后面墙壁的左右各设一个门栓洞,右边的洞
非常深,整条门栓塞捅在里面,用时拉出来,横架在两洞之间,紧紧地挨着健门。一般的一个健门后面有两条门栓,有的后面还加一个“撑”,又相当于一条门栓。弄堂的健门,少则一道,多的有三四道。存心不良者,面对这一个个关卡,只能望而却步。抗日战争那年头,日本鬼子来到黎里,看见弄堂,黑古隆冬的深不可测,这,同北方的地道差不多,也许里面设有陷阱,藏有埋伏,战战兢兢的都不敢贸然入内。登堂入室的只有主人一家或者尊贵的客人,奴仆们只能穿陪弄。因此,“避弄”道出了主仆分道、贫富有别的封建礼教。[6]
人文气息
四月的天空,弥漫着单纯而透明的蓝。清晨薄薄的阳光,湿润着城市里的一切。春泥的幽香,夹杂在甜甜润润的空气中扑鼻而来。群芳淡雅的气息,更像远处渺茫的歌声,惹得蝴蝶翩翩起舞……带着一份淡淡的情愫,我们来到了柳亚子先生的故居江苏吴江黎里镇。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小镇。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精雕细刻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宅。民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底下一级级延伸出来。妇女在埠头上浣洗,离她们几尺远的乌蓬船上正袅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有几位白发翁媪满脸宁静地坐在石栏上,看着过往船只,不时传来几句吴侬软语……
与沈从文笔下湘西河畔的吊脚楼小镇相比,黎里镇少了那种浑朴奇险,多了一点畅达平稳。黎里的驳岸、拱桥、水巷,谁见了都会融进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江南小调中去。
柳亚子先生的故居便在这里。这是一座清代早、中期建筑,呈纵深型推进状。从小小的门堂进去,竟衍伸出长长的一串景深。这显示了江南人藏愚守拙般的谨慎,也表现了家庭礼仪的空洞规程。跨过一道道高高的门槛,我们先后参观了茶厅、大厅、藏书楼、磨剑室等先生工作、生活的地方。每跨过一道门槛,在狭长的空间里,总有不同的绿树摇曳生姿,有一番“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情韵。
特别是窗棂间雕刻的象征吉祥的花卉图案,更使我们看到了江南人民特有的智慧、向往和审美情趣。墙上边悬挂着传说故事、戏曲小说中的人物和场面,使清幽的屋子更添一份淡淡的文化气息……陈去病在黎里镇访柳亚子后,写诗道:“黎花村里叩重门,握手相看泪满痕……此去壮图如可展,一鞭晴旭返中原!”这种气势似乎与江南小镇淡泊的风韵不一样,但也确实是江南小镇的另一面。
文人最佳的隐潜方式莫过于躲在江南小镇之中,然而他们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隐退,他们仍深明人世大义,只是在这古朴的氛围中按兵不动罢了。只有把这两种情致结合起来,黎里镇才是立体的、现实的。走在青石板路上,我感到从未有过的畅然。平日里一切人事喧嚷,紧张烦闷在这清闲而古朴的韵味中顿时净化了。在自己的鞋踏在街石上的声音中听自己的心跳,不只就有一种清空的启悟,人文,人性,也都融入了回忆中……[7]
荣誉记录
2016年6月25日,2015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镇名单公布,黎里镇排名第34。
2018年10月,黎里镇入选2018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排名第30位。
古镇申遗
2018年2月28日,由苏州牵头,苏州的甪直、周庄、千灯、锦溪、沙溪、同里、黎里、震泽、凤凰9个古镇,与无锡的惠山镇,浙江省的乌镇、西塘、新市、南浔,共14个古镇一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