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沁县」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Vcr對話 | 貢獻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7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沁县.jpg| 有框|右|[http://www.sx.chinanews.com/news/2011/0622/U71P8T1D40168F7DT20110622063708.jpg 原图链接][http://www.sx.chinanews.com/news/2011/0622/40168.html 来自山西日报  的图片]]]
+
[[File:沁县.jpg|450px|缩略图|右| 俯瞰沁县县城[http://www.sx.chinanews.com/news/2011/0622/U71P8T1D40168F7DT20110622063708.jpg 原图链接][http://www.sx.chinanews.com/news/2011/0622/40168.html 来自山西日报  的图片]]]
  
沁县位于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北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东接襄垣、武乡,南邻屯留,西部与沁源毗邻,北部与武乡及晋中地区的平遥接壤,位居省城太原与市府长治的中轴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自古就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ref>[http://www.sohu.com/a/288125529_201880 刚刚传来的消息,沁县终于摘掉这个帽子了······ ], 搜狐网</ref>,是长治市北部四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 沁县''' 位于[[ 山西省]] 晋东南地区北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东接襄垣、武乡,南邻屯留,西部与沁源毗邻,北部与[[ 武乡]] [[ 晋中]] 地区的平遥接壤,位居省城[[ 太原]] 与市府[[ 长治]] 的中轴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自古就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 ”“煤海中的绿地”、“北方水城,中国沁州 ”之称<ref>[http://www.sohu.com/a/288125529_201880 刚刚传来的消息,沁县终于摘掉这个帽子了······ ] 搜狐网</ref>,是长治市北部四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历史演变==
 
==历史演变==
行 7: 行 7:
 
 晋人消灭赤狄部落后,把地跨数县的地区,封给晋大夫羊舌氏为食邑,名曰铜鞮邑。 晋顷公十二年,晋六卿灭掉羊舌氏族,将原地析为铜鞮、平阳、杨氏。
 
 晋人消灭赤狄部落后,把地跨数县的地区,封给晋大夫羊舌氏为食邑,名曰铜鞮邑。 晋顷公十二年,晋六卿灭掉羊舌氏族,将原地析为铜鞮、平阳、杨氏。
  
 秦灭赵后,又将铜鞮析为涅氏、襄垣、谷远四县。
+
 秦灭赵后,又将铜鞮析为[[ 涅氏]] [[ 襄垣]] [[ 谷远]] 四县。
  
 
 北魏时铜鞮属并州乡郡。
 
 北魏时铜鞮属并州乡郡。
行 13: 行 13:
 
 隋初属上党郡,后将甲水县(县治在今南涅水村)部分划归铜鞮,辖境有增。
 
 隋初属上党郡,后将甲水县(县治在今南涅水村)部分划归铜鞮,辖境有增。
  
 唐初改隶韩州,复置甲水县,六年后分甲水归铜鞮、武乡。
+
 唐初改隶韩州,复置甲水县,六年后分甲水归[[ 铜鞮]] [[ 武乡]]
  
 
 宋初在乱柳石围中(段柳村)建威胜军,后曾改军为州,不久又称威胜军。再后,升节镇,改称义胜军,隶河东南路,领铜鞮、武乡、绵上、沁源四县。
 
 宋初在乱柳石围中(段柳村)建威胜军,后曾改军为州,不久又称威胜军。再后,升节镇,改称义胜军,隶河东南路,领铜鞮、武乡、绵上、沁源四县。
行 21: 行 21:
 
 明初改铜鞮入州,直隶山西布政司,领沁源、武乡两县。
 
 明初改铜鞮入州,直隶山西布政司,领沁源、武乡两县。
  
 清沿明制,仍称沁州。
+
 清沿明制,仍称[[ 沁州]]
  
民国初年废州改县,始称沁县,属冀宁道。抗日战争开始后,为第三行政区所在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为适应战争需要,在县东置路东办事处。民国三十年(1941年),将沁东部分地区划归武东县,同时在沁洪公路北置漳源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撤漳源县,复归沁县。
+
[[ 民国]] 初年废州改县,始称沁县,属冀宁道。[[ 抗日战争]] 开始后,为第三行政区所在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为适应战争需要,在县东置路东办事处。民国三十年(1941年),将沁东部分地区划归武东县,同时在沁洪公路北置漳源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撤漳源县,复归沁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名未变,属长治专员公署(后称晋东南地区)。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县名未变,属[[ 长治]] 专员公署(后称晋东南地区)。
  
1985年试行市管县,沁县属长治市<ref>[http://www.wutongzi.com/a/65179.html 历史沁县,美丽铜鞮],梧桐子网站</ref>。
+
1985年试行市管县,沁县属[[ 长治市]]<ref>[http://www.wutongzi.com/a/65179.html 历史沁县,美丽铜鞮],梧桐子网站</ref>。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截至2010年,沁县辖6镇:定昌镇、郭村镇、故县镇、新店镇、漳源镇、册村镇 ,7 : 段柳乡、松村乡、次村乡、牛寺乡、南里乡、南泉乡、杨安乡,306个行政村。
+
 截至2010年,沁县辖6镇:[[ 定昌镇]] [[ 郭村镇]] [[ 故县镇]] [[ 新店镇]] [[ 漳源镇]] [[ 册村镇]]7 段柳乡、松村乡、次村乡、牛寺乡、南里乡、南泉乡、杨安乡,306个行政村。
  
== 人口 民族==
+
==民族==
  
2010年, 沁县 常住人口为172205人,在沁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89893人,占 52.2% ;女性人口为82312人,占47.8% 。0-14岁人口为 31904人,占18.53%;15-64岁人口为126322人,占73.3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979人 占8.12%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8406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 20897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8186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44949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
沁县 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土家]]族等民族分布<ref>[http://m.sohu.com/a/210491630_99939932 沁县简介] 搜狐网</ref>
  
沁县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土家族等民族分布<ref>[http://m.sohu.com/a/210491630_99939932 沁县简介],搜狐网</ref>。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50">
  
==地理环境==
+
File:满族12.jpg|满族[http://thpp.xmnn.cn/Uploads/cover/111_56c236a3c1cd7.jpg 原图链結][http://thpp.xmnn.cn/Home/Show/detail/id/158.html 来自厦门网]
 +
File:苗族12.jpg|苗族[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409/d301488a095c472fa16130c1228465fa_th.jpg 原图链結][http://www.sohu.com/a/68335421_403404 来自搜狐网]
  
  沁县位于太行山、太岳两山之间。邻近县区有:东部:襄垣、武乡;南部:屯留;西部:沁源;北部:武乡及晋 地区的平遥。
+
File:壮族11.jpg|壮族[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090728/00114320debb0bd89f1535.jpg 原图链結][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2009-07/28/content_18218521.htm 来自 国网]
 +
</gallery>
  
  属黄 丘陵山区,平均海拨1000米。境内丘陵起伏,四面群山环抱,山明水秀。矿产资源贫乏。
+
[[File:土家族情人节 女儿会.jpg|300px|缩略图|右| 家族[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090728/00114320debb0bd89f1535.jpg 图链結][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2009-07/28/content_18218521.htm  来自 中国 网]]]
 
 
  沁县气候温和,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典型农业县。
 
 
 
沁县位于省城太 和市府长治的中轴线上,有208国道贯穿,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ref>[http://www.sx.xinhuanet.com/dfzx/zfwz/czzfw/qxzf/qxgk.htm  ·沁县概况·],新华网</ref>。
 
 
 
==交通干线==
 
 
 
中国 铁路总公司太焦铁路
 
 
 
Kokudou 208(China).svg 208国道
 
 
 
==经济总值==
 
 
 
2012年GDP15.00亿元。
 
  
 
==文化习俗==
 
==文化习俗==
行 63: 行 51:
 
 沁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
 
 沁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
  
2008 年,沁州三弦书被中国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f>[http://m.sohu.com/a/217508665_534384 【中国传统工艺 • 非遗山西】沁州三弦书],搜狐网</ref>
+
2008 年,沁州三弦书被中国文化部列入《[[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f>[http://m.sohu.com/a/217508665_534384 【中国传统工艺 • 非遗山西】沁州三弦书],搜狐网</ref>
  
2009 年,沁县举办了“端午民俗文化节暨首届龙舟邀请赛”。 2010-2018每年端午节都会举办龙舟邀请赛
+
2009年,沁县举办了“端午民俗文化节暨首届龙舟邀请赛”。 2010-2018每年端午节都会举办龙舟邀请赛
  
 
==风景名胜==
 
==风景名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沁县大云院、普照寺大殿、南涅水洪教院、南涅水石刻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沁县大云院]] [[ 普照寺大殿]] [[ 南涅水洪教院]] [[ 南涅水石刻]]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阏舆古城及墓地<ref>[http://www.bytravel.cn/Landscape/38/yuguchengjimudi.html 阏舆古城及墓地],博雅旅游分享网</ref>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阏舆古城及墓地<ref>[http://www.bytravel.cn/Landscape/38/yuguchengjimudi.html 阏舆古城及墓地],博雅旅游分享网</ref>
行 75: 行 63:
 
==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
  
 沁县有吴琠<ref>[http://cz.sxgov.cn/content/2015-08/13/content_6116256.htm 走进沁县,瞻仰吴琠道德丰碑],黄河新闻网, 编辑: 张瑜      责任编辑:肖贵海    2015-08-13 08:22:32  </ref>、王尧士、王猷、王偀、王杰、王沁、韩万金等著名人物。
+
 沁县有吴琠<ref>[http://cz.sxgov.cn/content/2015-08/13/content_6116256.htm 走进沁县,瞻仰吴琠道德丰碑],黄河新闻网,张瑜 ,2015-08-13</ref>、[[ 王尧士]] [[ 王猷]] [[ 王偀]] [[ 王杰]] [[ 王沁]] [[ 韩万金]] 等著名人物。
  
 
==当地特产==
 
==当地特产==
行 81: 行 69:
 
===瓜子===
 
===瓜子===
  
沁县南瓜子则个大仁满(长2.2厘米、宽1.3厘米),含油量高。
+
[[ 沁县南瓜子]] 则个大仁满(长2.2厘米、宽1.3厘米),含油量高。
  
 
===小米===
 
===小米===
  
" 沁州黄" 小米色泽蜡黄,颗粒圆润,状如珍珠,晶莹明亮。煮成饭后松软可口,味道清香,遂起名为" 爬山糙" 。在1919年参加印度国际博览会便饮誉海外。在国内连续被评为一级小米,获" 全国最佳小米" 称号<ref>[http://www.qinzhouhuang.com/seed/108-cn.html 沁州黄史话],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官网</ref>。
+
沁州黄 小米色泽蜡黄,颗粒圆润,状如珍珠,晶莹明亮。煮成饭后松软可口,味道清香,遂起名为 爬山糙 。在1919年参加印度国际博览会便饮誉海外。在国内连续被评为一级小米,获 全国最佳小米 称号<ref>[http://www.qinzhouhuang.com/seed/108-cn.html 沁州黄史话],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官网</ref>。
 +
 
 +
==视频==
 +
 
 +
===<center>沁县相关视频</center>===
 +
 
 +
<center>沁县旅游宣传片</center>
 +
 
 +
<center>{{#iDisplay:f0710vw7w5a|560|390|qq}}</center>
 +
 
 +
<center>长治市沁县第四届龙舟公开赛视频集锦</center>
 +
 
 +
<center>{{#iDisplay:n0306exxrxb|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於 2020年3月7日 (六) 17:06 的最新修訂

沁縣位於山西省晉東南地區北部、太行、太岳兩山之間,東接襄垣、武鄉,南鄰屯留,西部與沁源毗鄰,北部與武鄉晉中地區的平遙接壤,位居省城太原與市府長治的中軸線上,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在政治、軍事上的重要地位,自古就有「冀州門戶、潞澤咽喉」「煤海中的綠地」、「北方水城,中國沁州」之稱[1],是長治市北部四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歷史演變

晉人消滅赤狄部落後,把地跨數縣的地區,封給晉大夫羊舌氏為食邑,名曰銅鞮邑。 晉頃公十二年,晉六卿滅掉羊舌氏族,將原地析為銅鞮、平陽、楊氏。

秦滅趙後,又將銅鞮析為涅氏襄垣谷遠四縣。

北魏時銅鞮屬并州鄉郡。

隋初屬上黨郡,後將甲水縣(縣治在今南涅水村)部分劃歸銅鞮,轄境有增。

唐初改隸韓州,復置甲水縣,六年後分甲水歸銅鞮武鄉

宋初在亂柳石圍中(段柳村)建威勝軍,後曾改軍為州,不久又稱威勝軍。再後,升節鎮,改稱義勝軍,隸河東南路,領銅鞮、武鄉、綿上、沁源四縣。

元初稱沁州(遷現城址),隸晉寧路,領銅銅鞮、沁源、武鄉三縣。

明初改銅鞮入州,直隸山西布政司,領沁源、武鄉兩縣。

清沿明制,仍稱沁州

民國初年廢州改縣,始稱沁縣,屬冀寧道。抗日戰爭開始後,為第三行政區所在地。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0月為適應戰爭需要,在縣東置路東辦事處。民國三十年(1941年),將沁東部分地區劃歸武東縣,同時在沁洪公路北置漳源縣。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撤漳源縣,復歸沁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名未變,屬長治專員公署(後稱晉東南地區)。

1985年試行市管縣,沁縣屬長治市[2]

行政區劃

截至2010年,沁縣轄6鎮:定昌鎮郭村鎮故縣鎮新店鎮漳源鎮冊村鎮7鄉:段柳鄉、松村鄉、次村鄉、牛寺鄉、南里鄉、南泉鄉、楊安鄉,306個行政村。

民族

沁縣有漢族回族滿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壯族土家族等民族分布[3]

文化習俗

沁縣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民俗文化。

2008 年,沁州三弦書被中國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

2009年,沁縣舉辦了「端午民俗文化節暨首屆龍舟邀請賽」。 2010-2018每年端午節都會舉辦龍舟邀請賽

風景名勝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沁縣大雲院普照寺大殿南涅水洪教院南涅水石刻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閼輿古城及墓地[5]

歷史名人

沁縣有吳琠[6]王堯士王猷王偀王傑王沁韓萬金等著名人物。

當地特產

瓜子

沁縣南瓜子則個大仁滿(長2.2厘米、寬1.3厘米),含油量高。

小米

「沁州黃」小米色澤蠟黃,顆粒圓潤,狀如珍珠,晶瑩明亮。煮成飯後鬆軟可口,味道清香,遂起名為「爬山糙」。在1919年參加印度國際博覽會便飲譽海外。在國內連續被評為一級小米,獲「全國最佳小米」稱號[7]

視頻

沁縣相關視頻

沁縣旅遊宣傳片
長治市沁縣第四屆龍舟公開賽視頻集錦

參考文獻

  1. 剛剛傳來的消息,沁縣終於摘掉這個帽子了······ ,搜狐網
  2. 歷史沁縣,美麗銅鞮,梧桐子網站
  3. 沁縣簡介,搜狐網
  4. 【中國傳統工藝 • 非遺山西】沁州三弦書,搜狐網
  5. 閼輿古城及墓地,博雅旅遊分享網
  6. 走進沁縣,瞻仰吳琠道德豐碑,黃河新聞網,張瑜,2015-08-13
  7. 沁州黃史話,山西沁州黃小米(集團)有限公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