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陽市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沁陽市博物館是一座地方性綜合博物館,它是在原天寧寺廢墟上建立起來。該寺始建於隋代,時名長壽寺,唐武后時易名大雲寺,金代又易名為天寧寺。沁陽市博物館[1]現有面積106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是河南省旅遊景點、是國家級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多次被評為省市文物系統先進集體.沁陽市博物館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天寧寺三聖塔為主體。前有雕樑畫棟的仿宋式山門,後有大雄寶殿之台基,兩側為仿古建築的展廳和辦公用房,院內碑碣林立、錯落有致、環境優雅、景色宜人。
目錄
發展歷史
河南省沁陽市博物館為一縣級小型博物館,幹部、職工不到20人,自1984年創建以來,在文物保護、宣傳教育、科學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顯着的成績,館藏文物由建館初的200餘件增至現在的近2萬件,未發生一起文物被盜、被毀事故;陳列展覽推陳出新,先後舉辦「沁陽石刻陳列」、「沁陽革命史跡陳列」、「沁陽文物圖片展」、「沁陽出土文物展」、「國防教育[2]展」等陳列展覽80多個,接待各類觀眾近百萬人次;科研工作碩果纍纍,先後撰寫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流散文物徵集、文物庫房管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等多項工作更是走在全省縣級館之前列,被作為典範在全省推廣,先後榮獲全國文物博物館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文物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南省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南省「繼往開來·百年文物」徵集先進集體等殊榮。為確保博物館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縣裡專門成立了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由一名副縣長任主任,下設辦公室,與博物館合署辦公,無形中把博物館建設納入了領導責任制,同時,也確立了博物館事業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拆遷難題
由於種種原因,博物館建成後,原在拆遷範圍內的博物館東南角的幾戶居民一直未動,致使規劃中通向館內的消防通道無法修建,直接危及館內古建和文物的安全,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博物館的環境風貌。為解決這一久拖未解的難題,1990年,時任澤區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的王錫柱,親率公安、文物、土地、城建等相關單位主要領導,現場辦公,終使民居拆遷這一難題得以解決。原建文物庫房為五間磚造平房,面積僅80多平方米,許多珍貴文物因無處安放,不得不堆放在櫃架間的空地上,有的只好寄存在其他地方,嚴重影響了藏品的安全。1995年,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在得知這一情況後,及時研究決定,將原市委機要室、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天主堂醫院舊址——三層磚造樓房移交博物館作為文物庫房使用,解決了更多文物的安全存放問題。
文物徵集
1999年沁陽開展首次近現代文物普查徵集工作,因博物館經費緊張,基本上沒有任何補助,普查人員始終任勞任怨,不計個人得失。為節約開支,他們不吃食堂飯,自己騎單車,帶乾糧,起早摸黑,深入三百多個村莊,走街串戶進行普查。常平鄉是沁陽的一個山區鄉,離城60多里,道路陡峭難行,普查隊員杜景利和楊麗霞,沒向單位反映困難,三次借用朋友車輛上山。由於暈車,兩位女同志每次上山幾乎粒米未進,在忍飢挨餓的情況下,堅持工作。經過普查隊員兩個多月的艱苦努力,徵集各類近現代文物16000多件,其中「『耕者有其田』土地證」、「抗美援朝捐獻賬」等珍貴文物2111件,徵集文物的質和量位居全省縣級榜首,河南省文物局專門在沁陽召開了「近現代文物徵集工作現場會」,推廣他們的做法並給予表彰。
新館建設
計劃沁陽市博物館新館位於沁陽市新區,為沁陽市文化藝術中心主體建築之一。新建博物館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建築面積約6500平方米。其設計以中國現行《博物館建築設計規範》為準,建築結構設計安全等級為二級,結構設計基準期50年,抗震設防烈度7度。館舍集文物庫房、陳列展廳、文物鑑定、裝裱、修復室、辦公室、接待室等於一體,充分滿足文物收藏、保護、展示、教育和研究等功能的需求。預計新館2009年建成,屆時,「沁陽革命史跡陳列」、「沁陽出土文物陳列」、「沁陽民俗陳列」等基本陳列展覽將入列新館。
該館位於沁陽市覃懷東路,是在金代天寧寺舊址上建立起來的。1979年文管會成立之後,在此建立了文物保護區,集中搬遷了散存在轄區內各地的石刻文物,並通過周圍居民搬遷逐步建起了文物庫房,陳列展室、辦公用房、山門、石刻廊房等建築。
1984年11月正式建立沁陽博物館。中國書協主席啟功親題館名。沁陽博物館是一處古建與園林相結合的建築群體。主要布局由兩部分組成。
博物館現有面積106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沁陽市博物館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天寧寺三聖塔為主體。館中設苑,石苑內150米的長廊內陳列着歷代石刻造像,書法碑碣和墓誌石(《河內石苑石刻藝術陳列》)200多件,上自漢魏,下迄明清,以其寶貴的史料價值,卓越的造型藝術和精湛的書法技藝為國內外學者、藝術家和廣大書法愛好者所珍視。此外沁陽市博物館還有另外兩個基本陳列:《沁陽革命史跡陳列》、《唐代大詩人李商隱陳列》。
沁陽博物館位於沁陽市覃懷東路,是在原天寧寺舊址上建立起來的。天寧寺歷史悠久,創建於隋代,時名長壽寺,唐武后時易名為大雲寺,金代又更名為「天寧寺」,至明清達到鼎盛時期。民國之後,由於連年戰亂,該寺才逐步衰落,解放後僅剩後部的三聖塔和唐代刻立的《大雲寺皇帝聖祚之碑》,寺內其餘建築皆蕩然無存。1979年開始將這裡闢為文物保護中心,並徵集搬遷了一大批文物,修復了山門、兩廂、碑牆和河內石苑,這裡已成為一處人們休憩、遊覽和接受知識教育的場所。在此基礎上於1984年正式建立了沁陽博物館,館內除基本陳列展覽外,還有石刻藝術陳列。二百餘年的滄桑巨變,覃懷書院已蕩然無存,該法帖也散於民間。經文物部門多年的調查徵集已收集到五十餘塊,1994年石苑建成將其存於此間。
建築布局
沁陽市博物館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天寧寺三聖塔為主體,前有雕樑畫棟的仿宋式山門,後有大雄殿之台基,兩側為仿古建築的展廳和辦公用房,院內碑碣林立,錯落有致,環境優雅,景色宜人。館中設苑是沁陽博物館的一大特色,苑內玉泉翠蔚,魚躍荷池,中有古建與園林相結合的樓台亭榭,圍建150多米的長廊內陳列着歷代石刻造像,書法碑碣和墓誌石。其中許多都是國內比較珍貴的精品和孤品,琳琅滿目的石刻文物上自漢魏下迄明清,各以其寶貴的史料價值,卓越的造型藝術和精湛的書法技藝為國內外學者、藝術家和廣大書法愛好者所珍視。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天寧寺三聖塔,建於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居河南三大金塔之首。
三聖塔總高32.76米,由基座、塔身、剎頂三部分組成。方形基座占地140多平方米,高6.5米,其上置邊長8.6米的須彌座,承托着十三層密檐式塔身。三聖塔外觀仿唐,內結似宋。龐大的石造基座內為雙環體壁,兩壁中間設迴廊走道。塔內為豎井式的方形通道,通道兩壁有腳窩,可供遊人攀登,通道至九層後從外部攀沿而上,才可登上十三層極頂。三聖塔最珍貴的是塔內保存了豐富的石刻資料,門額上有「玉泉龍宮藏」半月形刻石,左右線刻雲龍和花卉圖案,塔身第一層正中有銘石一方,具體記載了建塔者的姓名、簡歷、磚匠、木匠、泥匠以及燒磚的地點和人名,為金大定十一年六月一日刻。塔內有「隱瑞洞」、「騰雲洞」還有泥石造像多尊。三聖塔是目前中國金塔中保存狀況最好、形體最大、石刻資料最豐富的一座,具有一定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基本陳列
沁陽市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為《歷代石刻藝術陳列》、《沁陽革命史跡陳列》、《今日沁陽展》、《江總書記在沁陽》等。歷代石刻藝術陳列包括:
部分內容:一為歷代石刻藝術品,以漢代石辟邪、石棺床、北魏石刻造像、北朝線刻石棺床等20多件石雕文物,展示了從漢到清歷代石刻文物精品;第二部分為書法藝術品,展示了王鐸延香館碑貼、康熙點翰堂御書法貼,兩大部分書法藝術精品;第三部分為歷代墓誌,展示了從北魏至民國年間的各種墓誌百餘塊。《沁陽革命史跡展》通過實物、照片、文獻資料反映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沁陽人民為爭取民族解放,抗擊侵略,為建立新中國而浴血奮鬥的光輝歷程。《今日沁陽展》通過150米長的展線展示了沁陽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工業、農業、鄉鎮企業、城市建設、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全面實施改革開放,加速兩大文明建設的情況和取得的輝煌成就。《江總書記在沁陽》主要通過圖片展示了江總書記1996年6月3日在沁陽視察的具體情況和場景。
此外館內還製作了《沁陽歷史文物圖片展》、《沁陽國防知識教育展》、《沁陽英烈展》、《迎香港回歸祖國圖片展》、《國情黨史、愛國主義教育圖片展》、《書畫展》等流動展覽,深入工廠、部隊、學校、農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1997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沁陽博物館現有三級以上文物藏品1600多件,主要分為陶器、瓷器、石器、銅器、玉器和書法、繪畫及近現代文物等。其中以王鐸書的書法碑帖最為着名。王鐸書法碑帖由創柏香鎮善建城碑銘、延香館仿古碑帖、楊公景歐生祠碑三部分內容,共24塊橫長方形青石組成,有「宗伯學士」、「王鋒之印」圖章各一枚,張爾楫鐫字。王鐸書法碑帖不僅有格調古峭、遒逸俊美、蒼勁有力的大楷,又有縱橫跌岩、自然出奇的行草,還有筆法縱逸揮灑自如的大草,該帖草中有楷,縱中有斂,錯落有致,韻味無窮,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是王鐸晚年書法藝術的重要代表作,也是目前保存最好、數量最多的王鐸大楷作品。
《河內石苑》,沁陽古稱河內,故名《河內石苑》。石苑內集中搬遷沁陽境內的石刻精品二百餘件,按其內容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是歷代石刻造像。陳列石刻文物20多件,其時代上迄西漢,下至民國,其中的石辟邪、石棺床、佛教造像等都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由於漢代厚葬之風盛行,棺床作為葬具屬新興產物,所以比較簡單。中國古代由於身份等級的不同,隨葬品也有明顯區別,帝王貴族墓葬中隨葬品除有大量衣、食、住、行的明器或實有器外,還在墓葬中和地面上雕造一些假想的鎮妖驅邪物來保衛死者的安全和太平,帝王用麒麟、貴族用天祿辟邪。辟邪是飛廉的別名,也是神話中的猛獸,由於漢代道教比較盛行,人們迷戀得道升仙,於是飛廉便成了升仙上天的工具,墓前的辟邪一是表明墓主人身份顯赫,二是象徵墓主人死後即可上天成仙。這件石辟邪雖是半成品,但它頭上生角,身生雙翅,昂首鼓腹的雄偉外形已展示在人們面前,它為研究漢代石雕藝術提供了實物依據。從漢代到北朝,經過五百多年的發展演變,石棺床已日臻完善,在形體上不僅增加了床腿,床圍,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繪畫雕刻藝術。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內容為書法藝術品。其一為明清之際着名書法家王鐸所書的《延香館帖》。王鐸,字覺斯,號痴庵,河南孟津人,曾歷任明清兩朝禮部尚書,其一生博古好學,精史學,通繪畫,尤長於書法,後人譽為神筆,王鐸的傳世作品很多,最着名的有《擬山園帖》、《琅華館帖》和《延香館帖》。《延香館帖》楷書部分字字骨力潤達,縱逸豪邁,格調高雅,既有顏公的深厚含蓄,結構端莊之狀,又有柳公遒勁剛健,神氣清雄之感,它是王鐸一生楷書的代表作。王鐸所書行草,既風神灑脫,又揮斥剛勁,在結構上,縱中有橫,險中見下,跌宕起伏,錯落有致,富於變化,他擬張旭帖、筆法流暢,一氣呵成。王鐸一生與沁陽結下了不解之緣,多次居住懷慶,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書法墨寶,目前發現最早的是王鐸為鄭王朱載堉撰寫的神道碑,書於明天啟四年(1624年),全碑1774字,現收藏於朱載堉紀念館。其二為康熙《點翰堂御書法帖》。康熙作為清朝的一代帝王,不僅在治國安邦上是一位有所作為的皇帝,而且在書法藝術上也有很高的造詣。他自幼愛學功書,前期作品多為臨歷代名家之作,以習董為主,兼臨米芾,趙孟頫,其作品俊逸秀美,和諧優雅,中年以後書法日臻成熟,揮灑自如,不失為金石之精品。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內容為歷代墓誌石。陳列着魏至民國墓誌石80餘方,內容涉及人文、地理、邊關等重要文史資料,尤其是曹謹墓誌,詳細記載了曹謹一生在台灣興修水利,抗擊英軍,興辦教育其一生的政績,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這些墓誌石是研究地方名人名跡的珍貴史料。
視頻
沁陽市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對於博物館,你知道多少呢? ,搜狐,2019-03-03
- ↑ 關於國防教育,這些知識你要知道!,搜狐,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