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宗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沈宗瀚 | |
---|---|
| |
出生 |
1895年 |
國籍 | 中國 |
籍貫 | 浙江省餘姚沈灣 |
母校 | 北京農業專門學校 |
職業 | 農學家 |
研究領域 | 作物遺傳育種,農業行政管理 |
沈宗瀚(1895—1980),字海槎,號克難居士,浙江省餘姚沈灣(今屬肖東鄉)人。農學家、作物遺傳育種學家、農業行政管理專家,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回國後,執教金陵大學,育成金大2905小麥良種。執掌中央農業實驗所。抗戰期間,對發展大後方糧食生產,實行田賦徵實,支援軍糈民食,殊多貢獻。後去台灣,仍堅持農業建設工作,著述頗多,在國際農業學術界有一定聲望。逝於台北。著有《中國農業資源》、《中國各省小麥之適應區域》、《克難苦學記》等,與人合編有《中華農業史論集》。
人物生平
沈宗瀚(1895-1980),原名沈修年,字海槎,別號克難居士。出生於浙江餘姚一個耕讀世家,祖父、伯父、父親均中秀才,以教書為業,兼事農耕。沈宗瀚兄弟六人,包括他在內共有四人從事農業工作。沈宗瀚自幼幫助家裡干農活,深悉農民繳稅谷、借高利貸及無醫藥之疾苦,從小立志學農,為最大多數的農民服務。1909年沈宗瀚進誠意高小學校讀書,深受黃宗羲和梁啓超的愛國主義、曾國藩的自身修養以及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的影響。1913年進浙江省立杭州甲種農業學校開始學農,1914年進國立北京農業專門學校讀書。每於寒暑假返鄉,沈宗瀚常日間下田工作,夜間將所學植物、栽培、施肥、病蟲害知識與其兄暢談。1918年從北農畢業,1920年到湖南常德從事棉花試驗推廣,後又到南京第一農業學校任教。1922年到蕪湖第二農業學校任教,兼任蕪湖省立農事試驗場農藝科主任。在從事棉作改良和教學工作中,沈宗瀚認識到「農學除書本學識外,必須首先調查農業實際狀況,然後始能謀改良」。他博覽歐洲以及美、日等國的棉業著作,決心赴美學習棉作,以期深造。1923年入美國佐治亞大學農科,以棉業為主科,麥作為副科,第二年獲農學碩士。
1924年又入康奈爾大學研究院攻讀作物育種學,1927年獲哲學博士,其博士論文為《小麥出穗遲早之遺傳》。在美國求學期間,沈宗瀚非常刻苦努力,他常說:「余在康大,得三種寶貴訓練,即精密的思考(心到)、勤練的雙手(手到)與敏銳的觀察(眼到),於我以後研究學問有益,做事處世亦有益。」沈宗瀚學成後於1927年歸國,任金陵大學副教授、教授、農藝系主任,講授遺傳學和作物育種學,並主持小麥、水稻、高粱的育種工作。他對教書和研究極感興趣,認為「教書可訓練人才,改進農業;研究可以改良品種,增加產量」。1928年,沈宗瀚被康奈爾大學教授推選為美國科學榮譽學會會員,這是美國大學研究院對學生的最大榮譽。1931年,應國民政府實業部的邀請,沈宗瀚參與籌建中央農業實驗所,1932年後兼任資源委員會委員,1934年兼任中央農業實驗所總技師,主持小麥改良工作。這是沈宗瀚一生中的第二個轉折點。1938年抗戰爆發,中央農業實驗所西遷,他先後任副所長、所長,負責農業技術行政計劃和協調工作,致力於後方糧食和棉花增產。1945年抗戰勝利後被派接收華北農事試驗場,1947年到南京重建中央農業實驗所。1948年去台灣,調任農村復興聯合會委員和主任委員。沈宗瀚到台灣後,是他一生的又一個轉折點。台灣地方不大,從大陸去的高級人才又少,他的業務範圍就農業擴展到林業、漁業、牧業、水履歷利、農業教育、農村衛生、農產運銷以及海外農業技術合作等等,使他有機會圍繞着農業這個中心,對台灣農業現代化和商業化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遂成財經系統前期骨幹人物。併兼任「行政院」「經濟安定委員會」、「國際經濟合作委員會」委員等職。領導官辦農會。培植農業技術與建設人才,參與策劃與實施「土地改革」,頗多獻議。曾多次參加聯合國科學與技術應用會議及國際農業發展會議,積極吸取歐美農業發展經驗,參與研擬台灣農業政策,對農業開發和發展,貢獻頗大。
1971年兼任亞洲蔬菜研究和發展中心理事會主席,致力於研究、設計和協調台灣的農業發展和海外農業技術合作。1973年退休後,繼續擔任農村復興聯合會顧問,仍任台灣「中央研究院評議員」。沈宗瀚先後在金陵大學任教11年,在中央農業實驗所工作17年,在農村復興聯合會工作25年。在長達半個世紀的工作生涯中,他為台灣的農業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此期間,他考察了美國、加拿大以及歐、亞、非等十多個國家的農業發展情況,並在各種國際農業會議上發表講話,成為國際知名的農業科學家。沈宗瀚一生致力於農業。在抗戰前,他認為中國農村和農業問題是農業生產力問題,改進中國農業的方法應是增加農業生產,而增加農業生產以改良品種入手最容易。採用改良品種不需要太費資金、肥料和勞動力,卻可以增產增收,農民得到實惠後,再引導他們接受新技術。1927年至1933年,中國連遭水旱災害,糧食緊缺,正在金陵大學主持農藝系的沈宗瀚十分關心和焦急。他採用由美國育種專家H. H. 洛夫倡行的純系育種杆行試驗方法,育成豐產、抗倒、適應性廣的「金大2905」小麥品種,在江蘇、安徽、湖北、陝西、四川等地推廣,一般能比地方品種增產 20%以上,對當時糧食增產、緩解災情起了很大的作用。1934年前後,他連續發表了一系列關於遺傳育種的研究論文,受到農學界的關注,這也是我國抗病蟲害育種的最早著作。1935年,沈宗瀚兼任全國稻麥改進所麥作組主任及全國小麥檢驗監理處處長,協助長江以北各省繁殖推廣小麥改良品種,並按區域協調小麥改良工作。 1936年,他根據全國100個農家小麥品種,在晉、冀、魯、豫、浙、鄂、川等省區域試驗結果,劃分品種適應區域。該項試驗是以農藝性狀為標識,研究不同地區自然條件下小麥的反應,這是我國最早的小麥生態研究。1939年,他在英國愛丁堡國際遺傳學會議上發表了「中國小麥品種適應區域及育種之關係」一文,受到好評,並被選舉為國際遺傳學會副會長。抗日戰爭時期,沈宗瀚先後任中央農業實驗所副所長、所長,兼國民政府中央設計委員及農業組長,軍事委員會糧食組副組長、軍政部糧食生產總督導,致力於戰時糧棉生產和糧食管理問題的研究。這一時期,他發表的一系列文章為保證抗戰期間棉糧增產和供給提出了許多重要的建設。
抗戰勝利後,他參與籌建和負責中美農業技術合作團、中國農業復興聯合委員會的工作,他的工作領域擴展到農、林、牧、漁、水利、農民組織、農業金融、農業經濟、家庭計劃、海外農業合作等。在台灣,他具體指導了台灣的農業發展以及農業政策,參與了台灣的土地改革。可以說,他對台灣的土地改革、農會改組、工農業的配合發展,加速農業建設措施和農業發展條例的擬定,倡導農業經營現代化都做出了重要貢獻。沈宗瀚一生論著豐富,計有300多篇,其中中文200多篇,英文近100篇。由於他在農業方面的傑出研究,美國康奈爾大學出版了他的三部重要英文著作:《中國農業資源》,這是國際學術界研究中國農業資源的最早著作,被許多專家評為資料豐富、見解確切、是研究遠東問題不可缺少的參考書;《二次大戰後台灣農業之發展》,是研究促使台灣農業發展的環境與政策、農業技術的改進、農業經營的專業化商品化多元化的著作,被海外專家評為可供發展中國家發展農業的借鑑;《農村復興聯合會二十年中美合作發展農業之經過》,是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美國的經濟援助進行農業建設的經驗總結。此外還出版了《農業發展與政策》、《中華農業史論集》、《克難苦學記》等書。60多年中,沈宗瀚為中國農業發展培養人才、改進農業技術、發展農村經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學道、信道、樂道,供人、用人、容人是他一生的座右銘。他曾說:「農民疾苦最深,余以宗教精神改良農業,做一個科學牧師。」在晚年他仍說:「來生仍願生於清寒的耕讀世家,仍願苦學農業,終生服務農業。」 1980年12月15日,沈宗瀚因腦溢血突發逝世,享年86歲。 ==生平貢獻== 1927年沈宗瀚學成回國,執教於金陵大學農學院,並主持該院的小麥、高粱、水稻等作物育種。他認為「改進中國農業,旨須訓練人才,自己有了優秀人才,再有良好組織,然後可請外國專家協助我們設計並解決問題」。作為教授,他非常注重啟發學生的思想和理解,每課開始前,先向學生提問,以養成學生循序漸進、前後銜接的習慣,教材內容,力求結合實際。比如當時所採用的多為美國課本,對水稻、高粱、穀子、甘薯等作物,往往不夠深入具體,他就根據中國的需要,加以補充。他還指導學生,進行系統的技術操作,包括田間試驗設計,室內種子準備,以及整地、施肥、除草、作物生長記錄、雜交、選種、收穫與室內考種、生物統計等。他的這種密切聯繫實際的作風,在學校教書是如此,以後在科研單位工作時,也是如此。他最得意的門生和助手馬保之博士回憶說:「我從英國回來後,他派我在中農所麥作系工作,他的工作要求和原則,仍沒有變,規定三點:一是播種工作必須親自下田,雖擁有博士學位者,也不例外;二是抗病育種,一定自己做記錄,不可交給工人;三是收穫工作,也要親自動手,不准假手於人。」他對學生考試的計分方法,也有獨到之處。實驗與口試各占總分1/3,季考和期考共占1/3。平時,他和學生坦率地約定,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考試作弊,即為零分。至於他自己,對未能完全理解的問題,如生物突然變異;數理性狀的多數遺傳因子;玉米雜交第一代優勢的原因等,也說明暫不知其事理,尚待繼續研究,或提供有關資料,鼓勵學生去自行鑽研。當時,金大農學院以200學生為限額,農藝系的主修生很少。最初讀遺傳的只有六七個人,自他接辦以後,學生不斷增加,5年後超過50人,加上旁聽的,有時幾乎占全院的半數。但他自覺數理基礎不夠,對生物統計的公式,難以解釋清楚,便到數學系去旁聽。一位知名教授竟「屈尊」去旁聽,一時傳為美談。
他在金大期間,培育成了小麥良種金大2905,這個品種原是1915年以南京郊區農田中隨機取樣而得的,經過7年連續比較試驗的結果,較一般農家小麥增產1/3,而且極少黑穗病或稈黑粉病,早熟且不倒伏。1933年由他提出作為金大農院的第一個推廣品種,開始在江蘇鎮江、安徽蕪湖兩地推廣,很受歡迎。抗戰時期,又在四川成都平原、陝西漢中、安康以及湖北襄陽等地廣為種植。隨後他夫人沈驪英用雜交方法育成的驪英號小麥良種,在抗日戰爭時期大後方糧食增產上也起了顯著的作用。在金大執教了幾年,雖說客觀反映良好,可是他反覆考慮,在大專院校培養人才尚可,欲求改進農業,則力有未逮。當時南京正在着手建立中央農業實驗所,延聘人才,充實力量,1934年他離開金大轉到中央農業實驗所任總技師兼農藝系主任。這是沈宗瀚一生中的第二個轉折點。到所後,他除了繼續洛夫博士的小麥品種區域適應性試驗,審核小麥育種及棉花、稻作試驗外,還從事協助外國專家的工作,如英國劍橋大學的生物統計學家弗適教授(John Wishart)、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作物育種學家海斯教授(H.K. Hayes)等,或開辦訓練班,或到各地考察,另外還必須兼管一些行政業務。這樣,他已由獨自進行研究擴展到科研管理的領域。不久,全國稻麥改進所成立又由他和趙連芳博士分別主持全國稻麥改進事宜,任務更為繁重。這時,沈宗瀚剛過40歲,正當年富力強,又是用其所長;同事當中,人才濟濟,還有他夫人沈驪英為麥作系技正,與他並肩從事小麥遺傳育種,稍後,還有戴松恩、馬保之等等一批新回國的博士都是研究細胞遺傳與生物統計的專家,充實小麥抗病育種工作,都是他極其難得的合作者。他曾經向人表示,那是他工作效率最高的一段時期。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緊接着八一三上海抗戰。他不顧敵機的狂轟濫炸,始終堅守在南京的崗位上,直到11月10日,白天躲避空襲,晚上還趕到金大去完成他在南京的「最後一課」,在他這種精神感動下,學生無一缺席,照常認真聽講寫筆記。
南京淪陷前夕,他與中央農業實驗所人員,向大後方搬遷與轉移,流離奔波於皖、鄂、湘、川、黔各地,縱然一再遇險,照常堅持工作,並積極參加有關社會活動。當時,廣大華北和華東棉區已經淪陷,為解決軍民衣被,他曾協同棉花專家馮澤芳博士,前往雲南等邊遠地區,研究和推廣當地農民在房前屋後種植的多年生海島棉,俗稱木棉,實為優質長絨棉,發展黃紅麻,解決戰時原棉供應和麻袋等等。而更值得提出的是,1941年前後,重慶等後方糧價猛漲,人心惶惶,他組織有關人員,深入各地調查,進行綜合研究,提出《田賦改徵實物及政府須稻穀與小麥雜糧並收》的建議,為當局所採納,實施田賦徵實與隨糧徵購的辦法,有效地支持了持久抗戰。與此同時,他也曾邀集重慶、成都、昆明等地中華農學會會員中的知名專家 48人,聯名寫信給教育部,以《教育與建設之聯繫》為題,籲請當局採取具體措施,調整全國農業教育機構,充分發揮其效能。 1943年春,沈宗瀚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之一,赴美參加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會議,會後被聘為該組織技術顧問,並隨團訪問美國各州農業科研教育機構,以之參照考慮戰後我國農業之重建。當時,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曾高薪挽留他在美工作,他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應致力祖國之農業建設,何況他已擔任中央農業實驗所所長,便婉言辭謝。但從那時起,他便開始醞釀中美農業技術合作問題。 1945年發表《中國農業機械化之可能》一文,並與鄒秉文博士共同商討其具體實施方案。其中有得到美萬國農具公司贈給20名留美學生獎學金,選派陶鼎來等一批農業工程學者,赴美深造,並決定中農所內增設農具系。1948年,由中美合作的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成立,他出任委員,翌年,他隨該會遷往台灣,即升為主委。沈宗瀚到台灣後,是他一生的又一個轉折點,台灣地方不大,從大陸去的高級人才又少,他的業務範圍就農業擴展到林業、漁業、牧業、水利、農業教育、農村衛生、農產運銷以及海外農業技術合作等等,使他有機會圍繞着農業這個中心。對光復後的台灣農業現代化和商業化,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1]
人物簡歷
- 1895年:生於浙江餘姚沈家灣村。
- 1901年:啟蒙、首讀《詩品》。
- 1904年:隨課館之父,讀商務出版之國文教科書。
- 1905年:開筆作文,題《過而不憚改》。
- 1909年:入縣城誠意中學。
- 1912年:在誠意高等學校畢業(相當於初中)列第一名。
- 1913年:入杭州省立甲種農校,並自學日文。
- 1914年:入北京農業專門學校。
- 1918年:畢業於北京農專。任家庭教師。
- 1919年:開始以英文寫日記。在中華聖公會受洗禮。
- 1920年:離北京赴湖南任常德棉場場長。
- 1922年:任安徽蕪湖農事試驗場農藝科主任。
- 1923年:赴美喬其亞農業大學為研究生,主修棉作學。
- 1924年:轉入康奈爾大學研究院,主修作物育種。
- 1927年:獲博士學位,回國任教金陵大學農學院。
- 1934年:轉任中央農業實驗所總技師兼農藝主任。
- 1937年:抗戰爆發,舉家西遷,初到貴陽,繼轉重慶。
- 1938年:升任中農所所長兼麥作雜糧系主任。
- 1943年:赴美出席聯合國戰後世界糧農會議。會後被聘為該會技術顧問,在美各州參觀訪問。
- 1945年:抗戰勝利,中農所遷回南京。
- 1947年:兼任農林部煙產改進處處長。
- 1948年:中美合作之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成立,沈為中方三委員之一。
- 1949年:隨農復會遷台灣,自此工作期間,乃擴至農、林、漁、牧、水利、鄉村衛生、家庭計劃及國際農業技術合作諸方面。
- 1964年:繼蔣夢麟任農復會主任委員。
- 1973年:提出請求退休,經批准,改任顧問。
- 1980年:突發腦溢血逝世。
參考資料
- ↑ 世界聞名的中國農學家――沈宗瀚,光明網, 2015-08-23,引用日期:2019-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