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沈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沈平(1919—1988),原名葛文祥、葛一蕉。天台县欢岙大余村人。中学读书时就关心国事,思想进步。1938年5月,赴延安就读于陕北公学分校和延安自然科学大学部。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先后任延安保安处科员、热河省公安厅侦察科长、冀察热辽中央分局社会情报站长、中央交际处保卫科长等职,工作认真负责,多次受到党中央表扬。

简介

1949年7月,随中国民主青年代表团赴匈牙利访问。随后,调至外交部工作,先后任外交部第一亚洲司副司长、驻日内瓦总领事、驻英国代办处参赞、外交部欧美司领导小组组长、亚洲司司长、驻意大利大使(1971.04-1974.06)等职。在外交工作中认真执行中央指示。任驻日内瓦总领事时,为中美交换战俘尽了极大努力。任欧美司领导小组组长时,为我国与西欧、北美几个国家的建交起了一定作用。1975年,任中越谈判代表团副团长,为合理解决中越边界问题作出贡献。

沈平
沈平
出生 (1919-01-01) 1919年1月1日(105歲)
天台县欢岙大余村
逝世 1988年1月1日(1988-01-01)(69歲)
国籍 中国
职业 外交官员

文革风波

1970年11月5日中国和意大利正式建交,次年7月20日,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向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发出公函,希望在中国拍摄一部介绍中国的纪录片,提出聘请的导演,就是安东尼奥尼。当时,负责协调此事的中国官员包括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彭华以及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沈平。

因为是西方国家第一次被批准进入"文革"中的神秘中国摄制纪录片,又是著名导演执导,电影《中国》在西方放映后,引起了很大反响。《中国》率先在电视上与美国人见面后被评为1973年在美上映的"十佳纪录片"之一,有说法称,总统尼克松还两次调看了此片。而台湾当局也拿《中国》作为重要的反共教材,多次在电视台播放,这一切,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强烈愤慨,而江青等人也趁机发起了禁映此片的行动,将矛头指向周恩来。[1]


1974年1月16日凌晨,江青又指令宣传口各单位负责人看影片《中国》。她说:"难道这不是卖国?""驻意大利使馆赞扬野鬼!他还不觉得有什么责任,这个大使要撤!""不配当使节!不能当代表!出中国人的丑!""戴汉奸的帽子是戴定了!""一定要有纪律处分,大使要召回,具体负责的要撤职,记者也要调回!"

由中组部和国务院文化组负责人挂帅的联合调查组,于1974年1月30日向中央提交报告,将此事说成外交工作的右倾投降主义。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沈平被召回国,进了学习班。外交部代部长姬鹏飞和新闻司司长彭华也被批判,做检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恶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批判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题为〈中国〉的反华影片》。 [2]

北京"批林批孔"动员会开过之后,外交部里就开会组织与会者分组讨论。驻意大利大使沈平开会那天,"哗"地一下站起来,连连检讨说:我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不该推荐《中国》这部片子。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