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沙河子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沙河子镇隶属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地处商州区东部,东邻夜村镇,南连上官坊镇,西接大赵峪街道,北与板桥镇交界。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2.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4千米 ,总面积176.9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沙河子镇下辖2个社区、25个行政村 。截至2018年末,沙河子镇户籍人口47880人 。2011年,沙河子镇财政收入83万元,邮政业务收入40万元,电信业务收入700万元。[1]

地理环境

沙河子镇 地处商州城东10公里处,312国道、沪陕高速 和西合铁路穿境而过。境内水资源丰富,有大的河流丹江及丹江两岸的支流。辖38个行政村、32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693人(2017)。全镇总面积176.9平方千米,全镇有2所中学,1所职业高中,32所小学。商洛市火车站、商洛炼锌厂及商山水泥有限公司建址于该镇。2009年比亚迪集团在沙河子镇投资60亿建设大型太阳能电池工业园,公司厂房位于丹江南岸,并在北岸修建商丹亚迪大型购物超市。2009年被定为陕西省重点工业示范镇。

2014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镇,是商州一个文化底蕴高、经济活跃、交通便利、通讯设施完善的大镇,未来的商洛市副中心。[2]

沿革

1950年为沙河子乡、大面河乡、西墹乡、张村乡、碾子凹乡,属第二区(驻)。1958年改沙河子、大面河、西墹、张村、碾子凹管理区。1961年设立沙河子公社、大面河公社、西墹公社、张村公社、碾子凹公社,1984年改沙河子乡、看山寺乡、西墹乡、张村乡、碾子凹乡。1997年撤区并乡:撤销沙河子乡、看山寺乡,合并设立沙河子镇;撤销张村乡、碾子凹乡,合并设立张村镇。2001年,撤销西墹乡并入沙河子镇。

1996年,沙河子乡面积26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辖沙河子、苟家村、高碥、桃园河、井坡、段山、杨咀头、柴湾、水渠子、红光、李堡、拉林子、林家沟13个行政村;看山寺乡面积45.8平方千米,人口0.5万人,辖王院、阎间子、王山、房碥、麻洼、白山、红光、看山寺、西塬、九龙洞、树扒子、东李沟12个行政村;西墹乡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1万人,辖西墹、南村、舒杨、党塬、王家源、郭家、庙渠堰、张庄、河东、麻沟口、桐木沟、麻沟口、麻沟、桃庄、 贾庄、木子沟、石窑子、东张沟、武峰17个行政村;碾子凹乡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0.4万人,辖友爱、团结、北李河、钟峰、高峰、石瓮沟6个行政村;张村乡面积26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辖杜家沟、落旗河、任家后、王山底、董家间、长川、麻岭子、王那、柿园子、张村、南沟11个行政村。

2010年,沙河子镇地处东经109°-110°03′、北纬33°36′-34°12′,海拔800-1100米,面积110平方千米,共7169户27022人,其中农业7126户25981人,辖24个行政村,213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沙河子村,距市区10千米;张村镇面积67平方千米,共4597户17045人(2007年),辖14个行政村,113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杜沟村,距市区15千米。2011年,撤销张村镇并入沙河子镇。[3]

文化古迹

沙河子镇南村有一个《石佛寺》当地一直流传着,据说担一担子香都敬不完的佛洞,里面各种珍宝众多,在百度地图、腾讯地图、谷歌地图、等有名的地图上均有显示,希望待政府进一步开发!

经济基础

镇党委、政府以"开发二山,发展川道,调整结构,建设强镇"作为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按照"增菜、兴药、优果、促菌、扩畜"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在西涧建立了以胡萝卜为主的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种植以黄芩、桔梗为重点的中药材,发展食用菌。以养鸡、养猪为重点的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在柴湾村建成养鸡小区一处。2009年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工业示范镇,由此开始大规模建设,现已取得诸多成绩。

沙河子镇大面河流域位于商州东南部,沿途涉及红花、林沟、拉林子等4个行政村。沙河子镇南村村是商州区的无公害蔬菜-一胡萝卜基地,该村蒲峪河两岸400多亩的好地全部种的是胡萝卜。魏民洲和正在地里挖胡萝卜的村民张社良攀谈起来。张社良如数家珍地介绍说,他们产的胡萝卜浇的是山里的泉水,上的是农家肥,不用化肥,不施农药,所以这儿的胡萝卜色红味甜。闻讯而来的村民张印朝接着说,我们蒲峪的胡萝卜有齐头红、透心红等品种,颜色鲜红,外形光滑,吃起来酥脆味甜,胡萝卜素含量高,有营养。魏民洲从地上拿起一根胡萝卜,捋掉上面的泥土,轻轻一掰,只听一声脆响,露出水灵灵鲜红的芯子。

商州区沙河子镇是陕西省政府确定的全省31个省级重点建设示范镇之一,也是商洛全市唯一一个。按照规划,未来三年,商洛将把沙河子建成商洛中心城市的副中心。

沙河子省级重点示范镇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规划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思路,统筹考虑产业、人口、社区服务设施、农村居民进城落户、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移民搬迁等工作,计划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将沙河子打造成产业体系完备、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和环境优美的中心城镇。

按照省政府要求,沙河子重点镇建设要先行启动道路、供水、供气、管网、绿化、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学校、医院、商业、文化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为了支持沙河子重点镇建设,陕西省政府已经为沙河子提供了1000亩土地增减挂钩指标和1000万专项启动资金。列入陕西省年度考核的亚迪大道、蒲峪大桥、商山物流园等七个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

按照规划,沙河子重点镇建设将围绕建设商洛中心城市副中心目标,依托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和关天经济区建设,将沙河子建成陕南循环工业重镇和交通仓储强镇。规划的重点是在镇区东北部建设以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为主的沙河子新区,配套建设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新区建成后可容纳3万多人,以此鼓励吸纳农民工进城创业并在新区落户。

据了解,整个沙河子重点镇建设任务完成后,沙河子镇建成区面积将从4平方公里增加到8.8平方公里,人口将从3万多人增加到7.8万人,成为人口聚集、产业发展的中心城镇。商州区区长许玉仪表示,商州区将利用三到五年时间,投资23个亿,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一些服务业到位,争取把示范镇建设成为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环境优美、工业发达,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镇。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镇位于"秦岭最美是商洛"的中心城市商洛市城东10公里,总面积168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5.2万人。2011年2月,沙河子镇被陕西省政府正式确定为省级重点示范镇。

沙河子省级重点示范镇 ,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工业经济发达。312国道、沪陕高速公路、西合铁路穿境而过,商洛火车站、沪陕高速商洛东入口建该镇。商洛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商洛炼锌厂、东梓实业有限公司、商山物流园等骨干企业在此落户。

沙河子省级重点示范镇规划面积1400亩,以有色金属加工、水泥生产、现代材料、中药材、林果、蔬菜、养殖等产业为主。示范镇总体布局呈带型发展,依托312国道和丹江形成"一心、一轴、两廊道、四组团"的空间结构。建成后的沙河子省级重点示范镇将成为商洛市城市副中心,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行政中心,现代材料工业基地,陕南循环工业重镇,仓储物流强镇。预计2020年全镇人口到14.8万人,镇区人口8.3万人,镇区建设用地845.07公顷。2020年全镇生产总值80亿元(不含工业生产总值),全镇工业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力争用3-5年时间,成为农民进城落户、创业的平台和全省城镇建设的示范样板。

2011年8月至今,该镇共开工25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总额52922万元。新区已高起点制定了发展规划,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建迎宾路、环南路、东一路等道路10条,铺设雨污管道0.8万米,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形成了4平方公里的主体框架,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32万平方米,九年制学校、中医院、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正在建设之中。

按照商洛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及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总体规划,沙河子省级重点示范镇这个投资平台,可以全面承接各类项目落户发展。该镇秉承"你投资,你发财,我发展"的招商理念,坚持以"大招商、招大商、上大项目"为突破口,制定出台了具体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实行全程帮包服务,在税收和土地价格方面给予大力优惠和扶持,面向国内外客商,努力寻求在商贸物流、商业用房开发、市政基础及服务设施三大主导产业进行招商引资,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沙河子省级重点示范镇重点招商项目共三大类14个。商贸物流项目3个:综合商业中心建设项目,规划建设用地52.8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总投资31000万元;星级酒店建设项目,规划建设用地18亩,投资12000万元;综合市场建设项目,规划建设用地15亩,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投资3500万元。商业用房开发项目5个,均地处沙河子省级重点示范镇新区黄金地段:金地花园项目,规划建设用地55.7亩,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投资24000万元;幸福花园项目,规划建设用地104.3亩,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投资44000万元;财富花园项目,规划建设用地37.5亩,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投资31000万元;学苑小区项目,规划建设用地38.4亩,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投资18000万元;领地花园项目,规划建设用地42.5亩,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投资17000万元。市政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6个:商州区中医院项目,规划建设用地19亩,投资4362万元;文化艺术中心建设项目,规划建设用地6.9亩,建成多功能的文体中心,投资2500万元;公交调度站建设项目,规划建设用地9.5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投资2000万元;旧村改造项目,规划建设用地162亩,建筑面积30.2万平方米,规划建筑以6层为主,临街一、二层规划为商铺,投资54000万元;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规划建设用地30亩,日处理垃圾1000吨,投资2500万元;通讯管网建设项目,建设12公里移动、联通、广电、电信管网,投资5000万元。

蓝图已经绘就,发展只争朝夕。作为商洛市唯一一个跻身全省31个省级重点示范镇行列的沙河子省级重点示范镇,正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优质快捷的服务,热诚欢迎四海宾朋前来沙河子考察洽谈、投资兴业、共谋发展。[4]

著名人物

人物生平

杨永年同志1934年7月出生于今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镇党塬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0年12月参加工作,1955年1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历任商县(今商州区)粮库保管员,洛南县粮食局会计、副局长,洛南县财贸政治部副主任、县革委会生产组副组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农办主任,商洛地区机械厂革委会副主任,商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常委、副书记,地区外贸局局长,商洛行署副专员、专员,商洛地委委员、副书记、书记,商洛地区人大工委主任,商洛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等职;中共十四大代表。

主要成就

1988年8月,商州市和柞水县沿秦岭主脊的几个乡遭受了毁灭性的洪灾,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遇到了极大困难。这年农历腊月,他到受灾最严重的柞水县九间房,一连查访了28户人家,问寒问暖.问年关生活。所见所闻使他忧心忡忡,他立即与随同的地、县领导和民政部门的干部在乡上现场办公,决定给每个受灾群众供应面粉10公斤、大肉1斤,每户供应黄豆7公斤。并让县上买两车蔬菜、一千米花布和油盐酱醋、鞭炮、春联等,送到灾民手里,让受灾群众和往年一样过好春节。事后他将年关群众生活安排标准编成顺口溜:"家家做豆腐,户户蒸白馍,腊月三十吃大肉,正月初一吃饺子,小孩个个穿花衣,村里敲锣打鼓迎新春。"使干部群众都能记得住、看得见。后来省上领导来检查生产救灾工作时,连声说好,认为既生动形象,又具体实在,成了当时省、地民政部门的工作标准。国家民政部还在有关文件中将此做法推广全国。 1992年腊月,杨永年同志手拄拐棍,踏着积雪,冒着寒风,去连年遭灾的商州市杨斜东岳庙堡子沟村。当他走进村民陈良厚家后,得知其长年有病,债台高筑,其妻和75岁高龄双脚残疾的老母亲经常外出讨饭时,泪流满面痛声疾哭,挽着其母的手愧疚地说:"我们的工作没做好,让您老人家受苦了。今后不要再出去要饭啦,有事写信到地委,我叫杨永年。"他立即召集有关部门的领导现场研究,决定由地区直接下拨10万斤返销粮,限腊月二十六日送到群众手里。在此之前的10月,他到山阳县漫川检查农田基建时.得知有一儿童在上学路上不慎摔了跤,一腿骨折,因家里困难一直末进医院,便叫陪他检查的县上领导李邦印同志带他去看望。到该孩子家把困难情况问明后,他从自己身上掏出200元交给其大人,并派自己乘坐的小车,当即送往商洛医院。又给商洛医院打电话,要医院组织最好的大夫做好手术。一切安排妥贴后,他语重心长地对坐在一起的县、乡干部说:"老百姓什么时候最需要我们?就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干部要出现在群众面前,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这才是共产党的干部。否则,高高在上,不知民苦,不解民难,迟早会被群众把你赶下去的。"他回地委后,还专程去医院探视。出院后,他又派自己的小车送回漫川。至今山阳人民还经常念叨这件事情。上世纪七十年代,杨永年同志担任商县县委副书记,主管财贸工作。当时商县百货公司职工刘丹扛,全家七口人,5个孩子中有3个正在上学,靠一月四十多块钱的工资很难维持生活。几个春节都是大年初一就出门讨饭。怕街坊邻居笑话,每天早出晚归,两头不见天。一个大学毕业的国家职工竟落到如此地步,使其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想结束生命……。杨永年同志从走访中知道这些情况后,1978年腊月二十八日上午让妻子南彩绒和大儿子杨长治,担着担子,提着罐子,来到刘丹扛家,从篮子里拿出米、面、肉、豆腐、白馍、豆渣馍等摆了一大摊,最让其感动的是还有一罐醪糟醅。此举感动得刘丹江喉咙哽噎,说不出一句话来,两眶热泪,直往下流。类似于这样的事情还可举出很多很多。当我们知道这些朴实无华的"故事"后,对每至清明时节他的坟头总有许多不知名者献上鲜花、糖果、烟酒之事,就不难理解了!这不是简单地怀念一个人,而是人民群众怀念一代基层共产党人的真情实感。

人物评价

为了培养一支甘为商洛人民脱贫致富的干部队伍,仙殚精竭虑,言传身教,在实践中发现,在工作中培养,大胆提拔,放手使用,无私无畏。这叫一些任人唯亲买官卖官的政治腐败者听起来,就是不可思议的"天方夜谭"。他对干部从不求全责备,只要思想素质好,政治上求进步,肯干敢干,就大胆使用,赋予重任,特别是年轻干部。商洛市政协原主席唐庆华、市人大原副主任李邦印,当年在商县时分别是粮食战线上的普通职工、乡下的公社书记,就是在他的提携举荐下,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1990年雷生辉担任商州市市长后,杨永年同志曾将其约到办公室专门就用人问题交谈了近三个小时。在纪念杨永年同志逝世十周年的时候,雷生辉同志已调任省扶贫开发办主任,他在撰文回忆这次交谈时说:至今我还珍藏着老书记关于用人的"经验之谈"。老书记说:"古人讲,国有三不祥。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不祥'就是不吉利,有衰亡的兆头。一个当权者,用人者,有人才而不识,识了人才又不用,虽用了却不让其担负重任,有这'三不祥',你就干不成事,干不成大事。"正是得益于老书记的开启和指点,我才始终坚持大胆选用德才兼备的有识之士不动摇。杨永年同志将他的一腔热血、毕生精力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商洛人民。1993年12月4日在丹凤县峦庄调查研究工作时心脏病突发,病倒在一位农民家的土炕上,12月23日与世长辞,终年59岁。虽然杨永年同志已长眠商洛山15年了,但商洛人民永远怀念着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