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騰效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沸騰效應是個文化術語。
漢字,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1]。千百年間,它經歷了「甲金篆隸草楷行」的發展[2]。從記錄的工具到藝術的載體,它的身上,傾注了無數先人的心血。
名詞解釋
在成功心理學中,人們把關鍵因素所引起的本質變化現象,稱之為沸騰效應。這猶如燒水燒到 99 度時,還不能算開水,其價值有限;若再添一把火,在 99 度的水溫基礎上再燒使它再升高 1 度,它就會使水沸騰,並產生大量水蒸氣可用來開動機器,從而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這裡的 1 度就是關鍵的因素,這 1 度就能使水發生質的變化,從液體變化為氣體。
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也常常會遇到這種沸騰效應的現象。例如,在我們學校里,許多同學平時學習很認真,學習情況也不錯,但一到考場就暈場,不能很好地反映自己平時的學習水平,特別是一些平時成績姣姣者,高考時名落孫山。為什麼呢?就是發生了沸騰效應的消極作用,缺乏應試素質,以致怯場,無法正常發揮。
沸騰效應的原因
那麼,是什麼原因引發了沸騰效應呢?其影響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關鍵因素能否及時到位。如果能及時到位就能發生沸騰效應,如果不能及時到位就不能發生沸騰效應。比如上述學生赴考一例,其關鍵因素就是要有良好的應試心理素質,缺乏了這一關鍵因素,就無法正常發揮作用。體育運動員在比賽時,雖然技術極為重要,但臨場心理素質更為關鍵,因為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平時技術都是不錯的,但臨場心理常常會發生變化,產生緊張的心理,使平時的高水平技術無法正常發揮,從而與冠軍無緣,這時良好的臨場比賽心理素質就成了最為關鍵的因素。因此,常有人說,體育比賽就看誰臨場心理過硬了,也難怪教練員臨場指導時多是心理指導。可見,關鍵因素對產生沸騰效應的重要作用了。
二是非關鍵因素的量變作用。關鍵因素雖然重要,它能起畫龍點睛的作用。但非關鍵因素也不可忽視,許多情況下非關鍵因素反映了關鍵因素。例如 606 藥品的研製成功,就是量變的作用,也可以說是關鍵因素的作用,曾有一段時間裡,非洲流行着一種可怕的昏睡病。德國細菌學家歐立希在一本化學雜誌上,發現一種叫「阿托什爾」的化學藥品,可以殺死引起昏睡的錐蟲。但是這種藥物有很大的副作用,會使人雙目失明。歐立希和他的助手,堅忍不拔,經過 606 次實驗,終於研製出一種既能治好昏睡病,又不傷害眼睛的藥品。因為經過 606 次試驗才成功,所以取名為「 606 」。可見, 606 的研製成功不僅是 605 次失敗經驗量的累積結果,也是歐立希及其助手們的毅力所致,這裡的 605 次就是非關鍵因素的量變,這裡的毅力就是在非關鍵因素中體現出來的關鍵因素,沒有這兩者, 606 藥品就不能研製成功,昏睡病就不能治好。俗話中的瓜熟蒂落、水滴石穿等等,都揭示了這一道理。
三是良好心理特質的作用。沸騰效應的產生與是否具備良好的心理特質是密切相關的。一般來說,能影響產生沸騰效應的心理特質主要有:願景力、自信力、毅力、定力、成功力等。這些心理特質能促使量變不斷發生變化,直至質變,不會產生功虧一簣的現象。
在學校中這種沸騰效應經常發生,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學校教師要積極地促使沸騰效應的積極作用發生。盡力避免和克服其消極作用與危害性。
首先,學校教師要努力提升關鍵的 1 ℃。如何快速有效地提升關鍵的 1 ℃呢?學校教師對學生而言關鍵的是要信任、理解、鼓勵、支持;對自己而言重要的是要自信、自強、自勵、自力;對學校而言本質的是要有育人質量。因此,教師如能抓住這些關鍵點就能促進沸騰效應的產生,就能進入到另一新的境界之中。
其次,學校教師要咬住目標不放鬆。目標具有激勵作用,只有咬住目標不放鬆,才不會老停留在「 99 ℃」,才不會功虧一簣。因此,教師工作不能沒有目標,也不能游離目標,更不要在目標下位停留,甘居中游。學校教師要想盡辦法促進目標導向行動,使學生的積極性為實現學習目標而努力。如果學校教師自己都目標不明,經常游離,那麼,沸騰效應的產生就不可能,其教師工作績效也可想而知。
第三,學校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具有定力、毅力、願景力、自信力、成功力等良好的心理特質。而且也要有意識地把這些心理特質致用於沸騰效應,同時還要有目的地培養學生也要有這些心理特質。
第四,學校教師還要學會「質變」的能力。要學會質變的能力,首先還要學會量變的能力。也就是與時俱進,不要嫌棄一點點的新的量變,否則,要想持變就有困難。這裡講一個小男孩飼養小牛犢的故事。有位父親送給兒子一頭小牛犢。小男孩精心飼養,每天給小牛犢擦身,每天還把小牛犢舉起一次。小牛犢伴隨着小男孩一天天長大,男孩每天都能舉起比昨天重一磅的小牛犢,長久堅持,到 15 歲時,他竟然能舉起一頭壯實的大公牛。可見,這裡的關鍵在於每天堅持。因此,質變的能力就在於長期的與時俱進。學校教師不要夢想於學生一下子就能發生質變,只有不斷努力,才會發生煥然一新的面貌。
參考文獻
- ↑ 中國人中國字|看中國人專屬的浪漫和智慧!,搜狐,2022-10-12
- ↑ 了不起的中華文明:漢字發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危機,搜狐,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