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油梨 ,别名鳄梨落叶乔木,高10-15米,胸径达1-1.5米;
树冠开展,分枝多而密,茎枝粗壮,多节瘤,常有弯曲现象;
树皮厚,不规则开裂,具乳汁。
叶长圆形,先端圆或钝,基部圆或钝,幼时上面被锈色柔毛,后两面均无毛,中脉在上面呈凹槽,下面浑圆且十分凸起,侧脉30对以上,相互平行,两面稍凸起,网脉细;叶柄圆形。
花梗被锈色柔毛;花萼裂片披针形,外面被毛;花有香甜味,花冠裂片卵形,全缘。
浆果球形,直径3-4厘米,可食,味如柿子;
种子卵圆形,黄褐色,具光泽,疤痕侧生,长圆形。花期6月,果期10月。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 鳄梨 | 拉丁学名 | Persea americana Mill. | 别称 | 油梨、樟梨、酪梨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毛茛目 |
亚目 | 樟目 | 科 | 樟科 | 亚科 | 樟亚科 | 属 | 鳄梨属 |
族 | 鳄梨族 | 二名法 | Persea americana | 分布区域 | 中美洲、中国的广东、福建、台湾、云南及四川等地均有少量栽培。 |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耐阴植物。高约10米,树皮灰绿色 ,纵裂。
叶互生,长椭圆形、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长8-20厘米,宽5-12厘米,先端极尖,基部楔形、极尖至近圆形,革质,上面绿色,下面通常稍苍白色。
幼时上面疏被下面极密被黄褐色短柔毛,老时上面变无毛下面疏被微柔毛。
羽状脉,中脉在上面下部凹陷上部平坦,下面明显凸出,侧脉每边5-7条。
上面微隆起,下面却十分凸出,横脉及细脉在上面明显下面凸出;叶柄长2-5厘米。
腹面略具沟槽,略被短柔毛。聚伞状圆锥花序长8-14厘米,多数生于小枝的下部。
具梗,总梗长4.5-7厘米,与各级序轴被黄褐色短柔毛;苞片及小苞片线形,长约2毫米,密被黄褐色短柔毛。
花淡绿带黄色,长5-6毫米,花梗长达6毫米,密被黄褐色短柔毛。
生长习性
鳄梨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仅个别品种可忍受短期0度低温。
在世界上40°S~40°N有栽培,适宜年均温度20~25℃,抗寒力因品种不同而异 ,抗寒品种可耐-6℃低温,抗寒力低的品种遇0℃低温则干枯。
需要年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根浅,枝条脆弱,不能耐强风,大风影响可导致减产,对土壤适应性较强。
地理分布
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后在加利福尼亚州被普遍种植,因此加利福尼亚州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牛油果生产地。
在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均有种植,但以美国南部、危地马拉、墨西哥及古巴栽培最多,并形成了墨西哥系(M)、危地马拉系(G)、西印度系(W)三大种群。
中国的广东(广州、汕头)、海南(海口)、福建(福州、漳州)、广西(南宁)、台湾、云南(西双版纳)及四川(西昌)等地都有少量栽培。
栽培技术
每年常规应用氮肥4次以上,通常是撤施,或是经由灌溉系统施。
成年树幼果期施有机肥每株50公斤,复合肥50克,采收后再施一次,数量加倍。
当叶片分析指明磷、钾含量低时施用磷、钾肥。在某些类型土壤上,可以通过施用含锌的肥料或叶面喷施锌。
当春天新叶开展时喷施最有效。[1]
当作物生长在钙质土或氧含量低的土壤上,最有效的方法是将螫合铁溶液注入根区。
当某些土壤和灌溉水中有氮时,用氮量应降低;
当树上很少见到有新叶生长并且叶色灰白,或结果多时,则要增施氮肥。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鳄梨果实为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含多种维生素、丰富的脂肪酸和蛋白质,钠、钾、镁、钙等含量也高,营养价值与奶油相当,有"森林奶油"的美誉。
除作生果食用外也可作菜肴和罐头。
鳄梨还富含钾、叶酸以及丰富的维生素B6,也含有多种矿质元素(钾、钙、铁、镁、磷、钠、锌、铜、锰、硒等)、食用植物纤维。每100克生鳄梨中,水分占74.3%,含蛋白质2克、脂肪15.3克和碳水化合物7.4克,能提供673.9千焦的热量,是一种高能低糖水果。
鳄梨脂肪含量很高,其含有大量的酶,有健胃清肠的作用,并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血脂,保护心血管和肝脏系统等重要生理功能。
视频---牛油果储存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