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油气勘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油气勘探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油气勘探

性质;探、采矿术语

内容;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等

原理;"地震地层学""数值模拟技术"

方法;"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等

代表;中国油气勘探技术

油气勘探,是指为了识别勘探区域,探明油气储量而进行的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及相关活动,是油气开采的第一个关键环节。运用的原理包括“地震地层学”、“数值模拟技术”等,采取的方法有“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等。新中国的油气勘探技术堪称世界一流,在发达国家视为畏途的地方,找到了很多大型油气田。[1]

简介

油气勘探是指为了识别勘探区域或探明油气储量而进行的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活动。油气勘探是油气开采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它是油气开采工程的基础,其目的是为了寻找和查明油气资源,利用各种勘探手段了解地下的地质状况,认识生油、储油、油气运移、聚集、保存等条件,综合评价含油气远景,确定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找到储油气的圈闭,并探明油气田面积,搞清油气层情况和产出能力的过程。

地震地层学是把地层学和沉积学特别是岩性、岩相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地震解释工作中,把地震资料中蕴藏的地层和沉积特征的信息充分利用起来,做出系统解释的方法。

地震层序

地震层序是沉积层序在地震剖面图上的反映。在地震剖面图上找出两个相邻的反映地层不整合接触的界面,则两个界面之间的地层叫做一个地震层序。但因为受不整合面影响,其间的地层即地震层序是不完整的,沿不整合面追踪到地层变成整合的之后,这个地震层序才是完整的。

层序地层学

层序地层学是在地震地层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新学科,是综合地质、地震资料,详细划分并确立地下地层的层序,从而研究其构造活动、沉积环境的变化、岩相分布等。

地震相

地震相是指沉积物(岩层)在地震剖面图上所反映的主要特征的总和。地震相标志分为:内部反射结构;反射连续性;反射振幅;反射频率;外部几何形态及其伴生关系。

合成地震记录

合成地震记录是用声波测井或垂直地震剖面资料经过人工合成转换成的地震记录(地震道)。它是地震模型技术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也是层位标定、油藏描述等工作的基础,是把地质模型转化为地震信息的中间媒介。

数值模拟技术

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技术主要是从盆地石油地质成因机制出发,将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合为一体,充分研究各种地质参数,建立数字化动态模型,并形成一维~三维的计算机软件,全方位的描述一个盆地的油气资源形成及地质演化过程。

多次覆盖

多次覆盖是指采用一定的观测系统获得对地下每个反射点多次重复观测的采集地震波讯号的方法。它可以消除一些局部的干扰,有利于求得较准确的讯号。

水平叠加剖面

在用多次覆盖方法采集的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把共同反射点的许多道的记录经动校正以后叠加起来,以提高讯噪比(高讯号与噪声的比例),压制干扰,用这种方法处理所得到的地震剖面叫水平叠加剖面。

叠加偏移剖面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在水平叠加的基础上,实现反射层的空间自动归位,用这种方法处理得到的地震剖面,就是叠加偏移剖面。

垂直地震剖面

地震源放置于地面,接收的检波器置于深井中,地面激发震动后由不同深度的检波器接收地震波讯号,这种方法获得的地震波讯号是单程的,而不是反射或折射回来的,对分析和认识地下地质构造情况更为准确。

地震资料解释

地震资料解释是把经过处理的地震信息变成地质成果的过程,包括运用波动理论和地质知识,综合地质、钻井、测井等各项资料,做出构造解释、地层解释,岩性和烃类检测解释及综合解释,绘出有关的成果图件,对测区作出含油气评价,提出钻井位置等。

油气检测技术

油气检测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烃类存在的多种地震特性参数(速度、频率、振幅、相位等)来确定油气富集带的方法。这类技术有许多种,目前常用的有亮点技术和AVO技术等。

储集层预测技术

储集层预测技术是综合应用地震、地质、钻井、测井等各项资料对地下储集层的分布、厚度及岩性和物理性质变化进行追踪和预测的一项先进技术。

地震横波勘探

地震波(弹性波)的传播有纵波与横波两种,纵波质点位移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横波的质点位移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现在通用的地震勘探方法采集的是纵波的讯号,采集横波讯号的称做地震横波勘探。横波在判断岩性、裂缝和含油气性方面有其固有的优点。此种勘探方法在我国正处于研究和实验阶段。

重力勘探

重力勘探是获取地质信息的重要技术之一,可分为野外采集和室内资料整理两部分。野外资料采集是根据地质要求布置重力测线,按要求测量的网点在野外测取各个网点的重力值,记录到数据表上。室内资料整理是对测取的重力值进行必要的校正,消除与地下岩石密度变化无关的干扰因素的影响。各种岩石和矿物的密度(质量)是不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其引力也不相同。椐此研究出重力测量仪器,测量地面上各个部位的地球引力(即重力),排除区域性引力(重力场)的影响,就可得出局部的重力差值,发现异常区,这被称为“重力异常校正”。经过校正而得出的重力值,就是与地下岩石密度变化有关的地质信息。它就是利用岩石和矿物的密度与重力场值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研究地下的地质构造。

磁力勘探

磁力勘探技术利用组成地壳的岩石的不同磁性并由此产生的各不相同的磁场,使地球磁场在局部地区发生变化形成磁异常的原理,利用仪器测定岩石的磁异常。各种岩石和矿物的磁性是不同的,测定地面上各部位的磁力强弱以研究地下岩石矿物的分布和地质构造,称做磁力勘探。研究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根据磁异常特征作出关于地质构造及矿产分布的预测。由于地球本身就是个大磁体,所以对磁力的预测值应进行校正,求出只与岩石矿物磁性有关的磁力异常。一般铁磁性矿物含量愈高,磁性愈强。在油气田区,由于烃类向地面渗漏而形成还原环境,可把岩石或土壤中的氧化铁还原成磁铁矿,用高精度的磁力仪可以测出这种磁异常,从而与其它勘探手段配合,发现油气田。

电法勘探

电法勘探是根据不同岩层具有不同的导电性的特点,来研究地下构造形态的方法,是对电流在地球中的充分妙用,其实质是利用岩石和矿物(包括其中的流体)的电阻率不同,在地面测量地下不同深度地层介质电性差异,用以研究各层地质构造的方法,对高电阻率岩层如石灰岩等效果明显。电法勘探种类较多,我国目前石油电法勘探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大地电流法,是通过测定地球内部的天然电流大小来研究地下构造;二是较常用的垂向探测法,即人工向地下通入电流(即人工电场),再在地面上测定人工电场的电位变化。由于这些电位变化与岩层的性质、岩层的构造有关,因而可以通过其来研究地质构造。电法勘探的电法勘探一般用直流电测深、大地电磁测深、可控源声频大地电磁测深等方法,近期又发展了差分标定电法、大地电场岩性探测法等新方法。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指从远距离、高空或外层空间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器,通过摄影、扫描,对电辐射(包括发射、反射、吸收和透射)能量的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目标物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系统技术。通过遥感技术能够将地形和各种岩石分布、地质形象、构造现象等记录下来,因此该技术能够适用于险恶地形、高寒缺氧地带等生命禁区的地质勘探

地质录井技术

野外地质调查、地震、重力、磁力、电法、遥感等勘探技术主要应用于寻找可能含有石油、天然气的地质圈闭,而钻井则是用于探明地质圈闭是否含有石油、天然气。在探井钻探过程中,需要通过小心谨慎的地质录井以及时捕捉住油气层,地质录井主要包括岩屑录井钻时录井泥浆录井气测录井岩心录井等。了解地层岩性和钻探地区有无生油层、储层、盖层等,以及了解含油气情况(油气性质、油气压力、含油气丰度等)是地质录井的两项任务。

地球化学勘探

简称油气化探技术,根据大多数油气藏的上方都存在着烃类扩散的“蚀变晕”的特点,用化学的方法寻找这类异常区,对岩层、土壤、气体和水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地下油气扩散所引起的各种化学变化,分析地下油气存在与分布的情况,从而发现油气田,就是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方法的种类比较多,常用的是土壤烃气体测量、土壤硫酸盐法、稳定碳同位素法、汞和碘测量法等,还有地下水化学法及井下地球化学勘探法,寻找油气矿产资源的勘探方法,包括气测法、沥青法、水化学法等。

地球物理测井

地球物理测井简称测井,是在钻孔中使用测量电、声、热、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仪器,以辨别地下岩石和流体性质的方法,是勘探和开发油气田的重要手段。井下地层由各类岩石组成,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地球物理测井则是利用测井仪器测量井深,以得出这些井下地层各种物化性质、地层结构及井深几何特性等各种信息的技术,是获取石油天然气勘探、油田开发数据和资料的重要手段。测井的井场作业由测井地面仪器、绞车和电缆组成,具体测量方法是通过电缆把下井仪器放到井底,在提升电缆过程中进行测量。

测井系列

不同的测井仪器有不同的性能和作用,在某种地质条件和钻孔条件下,根据一定的地质或工程目的,采用多种有针对性的测井仪器组合起来进行测井,称为达到这种目的的测井系列。

电阻率测井

是在钻孔中采用布置在不同部位的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来测定岩石(包括其中的流体)电阻率的方法。通常所用的三电阻率测井系列是:深侧向、浅侧向和微侧向电阻率测井。

声速测井

声速测井是利用不同的岩石和流体对声波传播速度不同的特性进行的一种测井方法。通过在井中放置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记录声波从发射探头经地层传播到接收探头的时间差值,所以声速测井也叫时差测井。用时差测井曲线可以求出储集层的孔隙度,相应地辨别岩性,特别是易于识别含气的储集层。

放射性测井

放射性测井即是在钻孔中测量放射性的方法,一般有两大类:中子测井与自然伽马测井。中子测井是用中子源向地层中发射连续的快中子流,这些中子与地层中的原子核碰撞而损失一部分能量,用深测器(计数器)测定这些能量用以计算地层的孔隙度并辨别其中流体性质。自然伽马测井是测量地层和流体中不稳定元素的自然放射性发出的伽马射线,用以判断岩石性质,特别是泥质和粘土岩。

井温测井

井温测井又称热测井,它可以进行地温梯度的测量;可以在产液井中寻找产液的井段,在注入井中寻找注入的井段;对热力采油井,可以通过邻井的井温测量检查注蒸汽的效果;可以评价压裂酸化施工的效果等。

地层倾角测井

地层倾角测井是在钻孔中测量地层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的方法。根据测得的数据,可以研究地质构造与沉积环境,从而追踪地下油气的分布情况。

井径测井

井径测井仪是用来测量钻孔直径的。在未下套管的井中可以测量井径不规则程度,提供下套管固井施工所需要的水泥用量参数;还可根据钻孔的不规则形态,分析判断地下岩层裂缝的发育程度和裂缝的方向。在套管受损坏的井中,可以测量套管损坏的位置和变形情况。

自然伽马射能谱测井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是测量地层中放射性元素铀、钍和钾40的伽马射线强度谱,从而确定它们在地层中的含量,用于分析岩石及流体性质。

声波变密度测井

补偿声波测量的是接收到的声波波列的首波达到时间,用于测定地层的声波传播速度,源距较短,其资料用来计算地层孔隙度和确定气层。全波列声波测井记录的是接收到的声波全部波列,可测定岩层的弹性模量,其源距较长,用于求解岩层强度、检查压裂效果及固井质量等,在求解地层孔隙度及判断气层方面比补偿声波更为准确。

三孔隙度测井

指补偿中子、补偿密度及补偿声波测井。

测井解释的“四性”

“四性”是指地层的岩性、储集性(孔隙度、渗透率)、含油性和物理性


参考来源

我国油气勘探开采取得多项突破 页岩气勘探开发能力大幅度提升

参考资料

  1. 油气勘探开发简介,360文库 , 2019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