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油麻地果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油麻地果栏

图片来自epochtimes

油麻地果栏(Yau Ma Tei Wholesale Fruit Market),原名为九龙水果批发市场(Kowloon Wholesale Fruit Market),亦常简称作“果栏”,是香港主要水果批发市场,位于九龙油麻地,北临窝打老道,南抵石龙街,西为渡船街,东为新填地街

历史

果栏的雏形建于1913年,前身是九龙一处传统墟市,“果栏”是珠三角一带对水果批发市场的俗称,经营的商铺初期只以草棚搭成。

直到1920年代至1930年代,香港政府才开始批地让栏商兴建固定楼房,多幢一、二层高的砖石建筑逐渐组成今貌,至今尚可见到不少具战前特色的装潢。最初渡船街窝打老道一带卖鸡、鸭等家禽,东莞街卖菜,而后面是九龙鱼市场,果栏的面积比现在小得多,只占新填地街一带,而果栏并非只卖生果,主要是卖蔬菜,只有如“福和果菜栏”、“秀和栏”和“大益栏”等几个大型的果菜栏,

直到1965年6月1日长沙湾蔬菜批发市场启用及1974年11月1日长沙湾临时家禽批发市场启用鸡栏和菜栏搬迁后,才全部变成果栏。战后建成的石龙街一带果栏,由于当时档主共同聘用同一间建筑公司,所以于1952年建成的16个果栏外观十分相似,地面前端是上落货物区,栏内存放较迟交收的生果,而楼上多数是用作焗蕉的蕉房或雪房,近年才加装升降机方便存放生果。

1990年,果栏被古物谘询委员会列为香港三级历史建筑,于2009年12月18日改列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里面的建筑采用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1],较明显见于屋顶水磨石招牌的设计及窗户上方之悬臂檐篷(eyebrow),而招牌亦使用了旧式立体书法字[2]

油麻地果栏长期以来都是香港和九龙市区的水果批发集散地,现时有二百多户批发商,处理全港近八成的批发水果。栏商以东莞人为主,同乡互相介绍来港工作,早年人数比例高达八成,街道如“东莞街”及“石龙街”(取名自东莞石龙镇)也是因此而命名[3]

另外,外界一直认为果栏是被几个大栏主垄断,但事实上果栏非常开放,最高峰时有足足三百多个栏,而截至2018年亦有二百多个栏[4]

而踏入千禧年后,批发生意愈来愈难做,因此部分批发商改为晚上批发,而日间时段则兼营零售[5]

香港在2019年爆发反送中运动期间,香港警方多次在油麻地果栏周遭发射大量催泪弹,令果栏的水果怀疑受到二𫫇英山埃污染,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回应水果受到催泪弹气体及残留物污染时称,食环署会建议栏贩做好预防措施,陈肇始又称如怀疑食物受到污染或有异样,为审慎起见,便不应进食。

参考文献

  1. 梁以华. “十筑香港”入选建筑(38):油麻地果栏. Diva Channel - 经济通 ET Net. 2014-12-25 [2020-12-05]. 
  2. 李, 健明. 你看港街招牌. 香港: 中华书局. 2019: 104. ISBN 9789888573356. 
  3. 百年果栏变幻时 大胆新口味争宠. 明报. 2017年5月17日 [2017年5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4月15日). 
  4. 生意唔易做 果栏是一个多劳多得的地方?. [2018-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1). 
  5. 果栏卖水果 不为价钱为新鲜. [2018-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