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泉掌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泉掌镇位于新绛县城西北部15公里处,东连三泉镇、北依北张镇、西邻稷山县、南接古交镇,地势平坦。面积29.22平方千米,2007年小麦总产5068吨,秋粮总产5803吨,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14329人(2017),镇政府驻泉掌村。 侯禹高速公路穿镇而过,泽古线、北古线等县道、乡道纵横交错,交通便利。

泉掌镇周朝时叫桃源镇,西汉时为侯国,汉高祖封杜恬为长修平侯,后设长修县,属河东郡。东汉废。北周时叫长秋镇。明清时,因村东南有五眼泉,村当中有泉一眼,布状似掌,故取名泉掌。晋国灵公台即建于此,遗址尚存。泉掌建镇史有2500年以上。1956年3月设泉掌乡,1962年新绛县与侯马市分设,新绛县恢复建制,称泉掌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9月改称泉掌镇。

泉掌镇,历史悠久。有唐朝开元年间重修的白台寺。古绛"景记"版画传人景福盛。王守宫灯古朴典雅,雕刻细腻。 文物古迹还有泉掌的灵公台遗址和朝阳庄的春秋战国墓群遗址等。[1]

基本镇情

泉掌镇位于新绛县西北部,东连三泉镇,北依北张镇,西邻稷山县境,南接古交镇,地势平坦, 西北略高,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物资集散中心。[1]西北部国土面积29.22平方千米,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14329人(2017),[2]西北部国土耕地31131亩。泽古线横穿东西,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是传统优质粮、菜生产基地。

历史沿革

泉掌镇周朝时叫桃源镇。

西汉时为侯国。

汉高祖封杜恬为长修平侯,后设长修县,属河东郡。

东汉废。北周时叫长秋镇。

明清时,因村东南有五眼泉,村当中有泉一眼,布状似掌,故取名泉掌。

晋国灵公台即建于此,遗址尚存。泉掌建镇史有2500年以上。

1956年3月设泉掌乡。

1962年新绛县与侯马市分设,新绛县恢复建制,称泉掌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9月改称泉掌镇。[2]

经济实力

2003年以来,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0%,以年均21%速度持续增长,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确保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亿元,以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3134元,比上年净增232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00万元,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产业结构

经过几年努力,全镇形成了温室蔬菜、畜牧养殖、轻纺加工三大主导产业。新建了武平、王守、朝阳南张四

大温室蔬菜示范园区,全镇累计新建日光温室1100个,达到户均1.2个,年产销量达9000万斤,每年为农户增收8000万元,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与此配套的刘建、王守、南张等产地市场建设,农民经济人队伍的培育壮大,也为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做强做大创造了必需的发展条件;畜牧养殖产业在西片区泉掌、西韩、武平、梁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养殖小区,投资400余万元组建了桃园牧业有限公司;轻纺加工业以投资2000余万元的大益纺纱为龙头,轻纺针织户达40余家,从业人员1000余人,产品远销五省三市,年产值4600余万元,为财政创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农村建设

去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确定了全镇新农村建设六项原则,镇村两级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立足当前,各村相继制定了《村规民约》、《卫生公约》》,镇上印发了《倡议书》,各村与村民签订了《卫生协议书》,初步建立起了环境卫生长效机制。与此同时,园林村建设、卫生村建设、蓝天碧水工程、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农村群众业余文化队伍建设等都有了良好的开端。为全镇今后的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组织和制度基础。

基础设施

先后投资140余万元,新建了东韩、武平、朝阳、光马四座教学楼,从而彻底结束了全镇师生在危房中授课学习的局面;开通了刘建村一新乡路5.5公里的道路,并进行了铺油硬化,实现了泉掌人民期盼已久的直通县城道路的夙愿;全镇巷道硬化总里程达到46公里,14个村的主巷道全部实现了硬化,8个村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投资170万元,打深井14眼,保证了人畜吃水和生产用水的要求,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投资12万元,扩建10KV线路一条,解决了全镇电力供应不足的矛盾。

社会局面

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村镇建设,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重点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难点问题,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全镇的稳定,为全镇经济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全镇由过去受全县关注的不稳定区域,逐步转变成为得到县委政府信任的平安乡镇。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倍受全县人民关注的恢复泉掌镇建制工作,在上级部门的全力支持下,省政府已正式批复通过;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农业税费全面取消;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启动,参合率达90%以上;严格执行了国家粮食补贴政策;健全了土地保护网络,落实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五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人口、素质逐步提高;认真贯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使这一惠农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