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泰伯」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File:泰拍.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5%90%B4%E5%A4%AA%E4%BC%AF/8907630/0/ac6eddc451da81cb67efd8e05f66d01609243195?fr=lemma&ct=single#aid=0&pic=ac6eddc451da81cb67efd8e05f66d01609243195 原图链接]]]
 
[[File:泰拍.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5%90%B4%E5%A4%AA%E4%BC%AF/8907630/0/ac6eddc451da81cb67efd8e05f66d01609243195?fr=lemma&ct=single#aid=0&pic=ac6eddc451da81cb67efd8e05f66d01609243195 原图链接]]]
  
'''泰伯'''
+
'''泰伯''' 吴太伯,又称泰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宗祖。姬姓,父亲为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让,迁居江东,建国勾吴。
  
 
   中文名称: 泰伯
 
   中文名称: 泰伯
行 13: 行 13:
 
   生平简介
 
   生平简介
 
    
 
    
  吴太伯,又称泰伯,吴国第一代君主, 吴文化的宗祖。姬姓,父亲为周部落首领古 亶父,兄弟 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仲雍 季历。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让,迁居江东,建 勾吴。
+
出生地 岐山(今陕西省宝鸡市 北)
 +
 
 +
出生时间 公元前1285年3月8日(正月初九)
 +
 
 +
去世时间  元前1194年4月15日(三月初
 +
 
 +
主要成就 开发江南 成就周天下
 
    
 
    
     孔子称他为“至德”,司马迁在《史记》里把他列为“世家”第一。
+
 孔子称他为“至德”,司马迁在《史记》里把他列为“世家”第一。
 
    
 
    
     相传,泰伯、仲雍二人是亲兄弟,生父即周朝太王古公父。本来,泰伯兄弟在古公父去世后应该依次继承王位。但是他们看到父亲特别喜欢第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况且姬昌的确有超人的才能,因此决定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季历。然后由季历传给姬昌。后来,古公父等人接二连三地要他们继承王位,他们都坚辞不受。
+
 相传,泰伯、仲雍二人是亲兄弟,生父即周朝太王古公父。本来,泰伯兄弟在古公父去世后应该依次继承王位。但是他们看到父亲特别喜欢第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况且姬昌的确有超人的才能,因此决定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季历。然后由季历传给姬昌。后来,古公父等人接二连三地要他们继承王位,他们都坚辞不受。
 
    
 
    
 
 为了断绝别人拥立他们的念头,泰伯、仲雍便出逃至远荒之裔的东吴荆蛮地区,断发纹身,遵行当地落后民族的习惯。周部族的人们见他俩意志坚决,就只好拥立季历和姬昌。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泰伯让王"的故事。
 
 为了断绝别人拥立他们的念头,泰伯、仲雍便出逃至远荒之裔的东吴荆蛮地区,断发纹身,遵行当地落后民族的习惯。周部族的人们见他俩意志坚决,就只好拥立季历和姬昌。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泰伯让王"的故事。
 
    
 
    
     泰伯到了荆蛮后,荆蛮人为他把家业传给幼弟的义举而感动,纷纷前来投靠、跟随。在他和仲雍的带动下,由开始的一千多家,逐渐发展壮大,进而建立了吴国,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
+
 泰伯到了荆蛮后,荆蛮人为他把家业传给幼弟的义举而感动,纷纷前来投靠、跟随。在他和仲雍的带动下,由开始的一千多家,逐渐发展壮大,进而建立了吴国,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
 
    
 
    
     跑到荆蛮之后的泰伯,自号为“句吴”,他的义气感动了许多荆蛮的人,于是有一千多家自动地跟随了他,而逐渐发展成为吴国。
+
 跑到荆蛮之后的泰伯,自号为“句吴”,他的义气感动了许多荆蛮的人,于是有一千多家自动地跟随了他,而逐渐发展成为吴国。
 
    
 
    
    泰伯墓: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高2米,直径3米,墓顶填黄土,墓碑四方形,正面刻“泰伯墓”,墓前矗立两根高大华表,华表上雕威武雄狮,墓前建有供祭祀的享堂,建于1818年,享堂门旁石上镂有齐彦槐书的对联“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同天辟一抔万古江南”;泰伯庙:又名至德寺,为纪念在梅里的居所改为祠庙,大殿前有明代石牌坊,上书“至德名邦”,唐代诗人陆龟蒙《和泰伯庙》一诗“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
+
泰伯墓: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高2米,直径3米,墓顶填黄土,墓碑四方形,正面刻“泰伯墓”,墓前矗立两根高大华表,华表上雕威武雄狮,墓前建有供祭祀的享堂,建于1818年,享堂门旁石上镂有齐彦槐书的对联“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同天辟一抔万古江南”;泰伯庙:又名至德寺,为纪念在梅里的居所改为祠庙,大殿前有明代石牌坊,上书“至德名邦”,唐代诗人陆龟蒙《和泰伯庙》一诗“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
 
      
 
      
    公元前1123年,太王有意传位给季历之子昌,太伯携弟仲雍逃到荆蛮句吴,建立吴国。
+
公元前1123年,太王有意传位给季历之子昌,太伯携弟仲雍逃到荆蛮句吴,建立吴国。

於 2019年2月23日 (六) 13:56 的修訂

泰伯吳太伯,又稱泰伯,吳國第一代君主,東吳文化的宗祖。姬姓,父親為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兩個弟弟仲雍和季歷。父親傳位於季歷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讓,遷居江東,建國勾吳。

  中文名稱: 泰伯

  又  名: 自號為「句吳」

  性  別: 男

  所屬年代: 西周時代

  生平簡介

出生地 岐山(今陝西省寶雞市東北)

出生時間 公元前1285年3月8日(正月初九)

去世時間 公元前1194年4月15日(三月初三)

主要成就 開發江南,成就周天下和吳國

孔子稱他為「至德」,司馬遷在《史記》里把他列為「世家」第一。

相傳,泰伯、仲雍二人是親兄弟,生父即周朝太王古公父。本來,泰伯兄弟在古公父去世後應該依次繼承王位。但是他們看到父親特別喜歡第三子季歷的兒子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況且姬昌的確有超人的才能,因此決定主動把繼承權讓給季歷。然後由季歷傳給姬昌。後來,古公父等人接二連三地要他們繼承王位,他們都堅辭不受。

為了斷絕別人擁立他們的念頭,泰伯、仲雍便出逃至遠荒之裔的東吳荊蠻地區,斷髮紋身,遵行當地落後民族的習慣。周部族的人們見他倆意志堅決,就只好擁立季歷和姬昌。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泰伯讓王"的故事。

泰伯到了荊蠻後,荊蠻人為他把家業傳給幼弟的義舉而感動,紛紛前來投靠、跟隨。在他和仲雍的帶動下,由開始的一千多家,逐漸發展壯大,進而建立了吳國,建都於吳(今江蘇蘇州)。

跑到荊蠻之後的泰伯,自號為「句吳」,他的義氣感動了許多荊蠻的人,於是有一千多家自動地跟隨了他,而逐漸發展成為吳國。

泰伯墓: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高2米,直徑3米,墓頂填黃土,墓碑四方形,正面刻「泰伯墓」,墓前矗立兩根高大華表,華表上雕威武雄獅,墓前建有供祭祀的享堂,建於1818年,享堂門旁石上鏤有齊彥槐書的對聯「誌異征誅三讓兩家天下,同天辟一抔萬古江南」;泰伯廟:又名至德寺,為紀念在梅里的居所改為祠廟,大殿前有明代石牌坊,上書「至德名邦」,唐代詩人陸龜蒙《和泰伯廟》一詩「故國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尊濕中堂。邇來父子爭天下,不信人間有讓王。」

公元前1123年,太王有意傳位給季歷之子昌,太伯攜弟仲雍逃到荊蠻句吳,建立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