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泰山刻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泰山刻石》是中国的一个名词术语。

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一种是方块文字,如汉字[1]、日文和韩文,还有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西夏文[2]、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种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名词解释

又称《封泰山碑》。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东巡登泰山而立,传李斯书。据淸王昶《金石萃编》记:“石高四尺五寸,广一尺四寸。”小篆。四面刻,三面为始皇诏,一面为二世元年(公元前209)诏与从臣姓名。共二十二行,行十二字。石原在岳顶玉女池上,后移置碧霞元君祠。明初只存二十九字。淸乾隆五年(1740)遭火厄。嘉庆二十年(1815)蒋因培又访得时,只存十字。移置山下岱庙,宣统时已只存九字。石今仍在山东泰安岱庙。传世拓本以明无锡安国藏北宋拓本为最,存百三十六字。人民美术出版社《秦汉石刻的篆书》、上海书画出版社《篆隶》(上)均影印收入。《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收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