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瀘西縣建設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瀘西縣建設小學是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學校,2019年獲得「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優秀實施學校」稱號。

所獲榮譽:

2019年,學校獲得「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優秀實施學校」稱號。

2021年1月,入選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名單。

校園諮詢

瀘西建小——紅色基因塑良好品格 紅色文化育時代新人

近年來,瀘西縣建設小學堅持「紅色基因塑良好品格紅色文化育時代新人」工作思路,以「阿廬紅燭耀校園黨旗紅」為主線,聚焦「政治啟蒙、價值觀塑造、組織意識培育」目標,探索「紅色基因[1]植入」教育模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提升校園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學校圍繞「文化自信」,堅持黨建文化引領校園文化建設,着力鍛造優良的校風學風,引導師生自覺涵養堅定和充沛的文化自信,精準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將紅色基因置於傳統經典文化,全面抓好「三個融合」,即把黨建文化與校園文化[2]、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班級文化與團隊文化有機融合起來,圍繞「禮儀、誠信、進取、仁愛」四個主題打造走廊文化,圍繞「文學、藝術、科學、體育」四個類別打造樓梯文化,建立「黨史國史+紅色文化+文學藝術」走廊10餘處,建立「禮儀和修養、學習和初心、成長和夢想」手抄報展示廊40餘處,領會學校「向上向善」校訓,讓「一花一草」會說話,每學期開展以師生手抄報、繪畫等為主題內容的「校園文化+班級文化牆」建設,展示學生作品2600餘幅,學校班級文化堅持「六個一」:即亮出一句口號,確定一句班訓、打造一種班風、圍繞一個主題、建成一面文化牆、形成一個班級特色,讓每一堵牆說話,讓每一處景都有育人的文化氛圍,形成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催人奮進的「正能量」「強磁場」,教育引導少年兒童愛黨、愛國、愛家鄉、愛校園、愛班級。

加強儀式教育——強化立德樹人

儀式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儀式活動是圍繞特定主題開展的教育活動。一次有意義的、有規範化程序的儀式教育可以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燃燒起生命之火,綻放出生命之花。學校將培育愛黨愛國愛人民的「紅色基因」與知識傳授、精神傳承融為一體,以黨建帶隊建為紐帶,將支部主題黨日與少先隊主題隊日、紅色傳承與學生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利用周一升旗儀式、晨會、隊會、少先隊活動課開展儀式教育活動,升旗儀式後,各班輔導員帶領本班少先隊員就學校的「紅色文化走廊」「黨的光輝歷程」等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進行講解學習,少先隊大隊部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組織誦革命英雄小傳、唱紅歌、講紅色故事等紅色文化植根活動,各中隊集中開展「新時代、新氣象、新生活」「實現中國夢少先隊員在行動」等主題隊會活動,創新性地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三進三推動」活動,讓少先隊員們產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奮讀書的遠大志向,培育崇德向善好少年。

立足特色活動——彰顯個性發展

文化有溫度,教育有靈魂。學校將文化育人滲透於活動之中,定期開展校園小歌星比賽、校園小舞星比賽、演講比賽、作文比賽、電腦繪畫大賽、紅色歌曲我來唱、紅色故事我來講等競賽活動,積極開展「我愛閱讀紅色書籍」「尋訪紅色記憶」「歌頌革命英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知道」「習爺爺教導記心間」等主題活動。將紅色文化教育滲透於學科教學中,在語文、音樂、美術、道德與法治等學科目教學中發掘紅色資源和文化內涵,潛移默化地用文化浸潤少先隊員的心靈,豐富的校園活動具有獨特的魅力和吸引力,讓學生校園生活更加美麗多彩,校園文化更加濃郁醇厚,校園風氣更加文明和諧,使瀘西縣建設小學紅色文化教育變得看得見、摸得着、說得出、做得到,讓每一位學生在活動中認識自我,發展自我,成長自我。

據悉,瀘西縣建設小學創辦於1913年,現兩個校區占地37.5畝(一校區7.5畝、二校區30畝),校舍建築面積16902平方米;現有教職工201名、教學班85個、在校學生4210名。學校致力於紅色文化的創建、傾力於紅色基因的植入,將紅色文化作為引領校園文化建設、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載體和有效途徑。學校的黨組織建設、教育教學、教育科研、校園文化、德育教育、少先隊活動等各方面管理一直走在全縣乃至全州前列,先後榮獲「全國紅旗大隊」「雲南省規範化建設示範黨支部」「雲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