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洪水 (军事将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洪水 (军事将领)

中文名 :洪水 (军事将领)

洪水(1908.10.1-1956.10.21),原名武元博,曾用名鸿秀、阮山、李英嗣等,越南河内人,中国和越南双料少将。1926年入黄埔军校,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广州起义。土地革命时期,任广东省东江游击队连政治委员,红军学校工农剧社社长。并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在山西、河北等地开展抗日工作。1945年应越南劳动党之邀赴越南参加抗法战争,任第四、五战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1年回中国,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

1956年因胃癌回国休养。1956年10月21日,在河内逝世[1]

生平

洪水生于越南河内一个地主家庭,原名武元博。早年赴法国留学,与胡志明相识。1924年,洪水响应胡志明的号召,前往中国广州,加入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1926年,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越南共产党。

1927年12月11日,洪水参加了广州暴动,失败后随聂荣臻、叶剑英逃往香港,后又前往泰国追随胡志明。1928年,洪水受胡志明指派,回到中国,在东江游击队任职。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改名洪水,意思是像洪水那样在革命的河道里一直奔腾向前。并说"敌人不是骂我们'洪水猛兽'吗?我就叫'洪水'!"

1930年4月,洪水调往红十二军。1932年10月,洪水被调到江西瑞金,在红军学校担任宣传科长兼政治、文化教员,并创办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剧社"工农剧社",任社长。

1934年,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洪水以京族身份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不久,因追随毛泽东,与博古等发生矛盾,被开除出党。

长征开始后,洪水作为陈赓干部团成员参加。遵义会议后,恢复党籍。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洪水随中共中央军委被派往张国焘控制的左路军。由于洪水反对张国焘的南下主张,再次被开除党籍。1936年初,洪水所在部队溃散,他只身一人历尽艰险抵达延安。

抗日战争爆发后,洪水初期在山西负责发动民众,后调往晋察冀边区任《抗敌报》第一任社长。

1945年,胡志明在越南发动八月革命,洪水回国支援,任第四、五战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8年,洪水以阮山之名获得少将军衔(当时越南军队的最高军衔)。不久,由于他的中国背景,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胡志明不得不将其于1950年秘密送回中国。回到中国的洪水任中央统战部越南科负责人。后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中央军委条令局副局长、《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兼总编。

1955年,洪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1956年,因患有胃癌,回国休养。同年10月21日,在河内病逝,终年48岁。

评价

人民解放军于20世纪50年代授衔的一千多名将军中,只有一名外籍人。这位在中国名叫洪水的将军,兼有越南人民军少将衔,是世界少有的两国将军之一。毛泽东曾评价说:"洪水的性格是执着、透明的。这样的干部使用得好,是驰骋千里的骏马,否则就是爱尥蹶子的马。"这段话,最好地概括了他光辉而又曲折的战斗一生。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