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洵口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洵口镇,是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辖镇,为黎川县东北部重镇,距县城21公里,素有黎川“东大门”之称。辖茶亭居委会,洵口、下寨白沙、石莲、皮边、渠源等6个村委会。镇政府驻茶亭。常住人口8556人(2017年)。洵口镇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著名的“洵口战役”在这打响,黎川县第一个党支部—皮源党支部1937年成立于洵口镇皮边村,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省文物保护单位“寿昌寺”也坐落于洵口镇下寨村。[1]

中文名称: 洵口镇

外文名称: Xunkou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茶亭居委会,洵口等6个村委会

政府驻地: 茶亭

电话区号: 0794

邮政区码: 344600

地理位置: 黎川县东北部

面 积: 118.66平方公里

人 口: 8556人(2017年)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赣F

行政代码: 361022102 

历史沿革

洵口镇位于县城东北,东邻厚村乡,南靠湖坊乡,西连荷源乡,北接资溪乌石乡,面积102平方公里。建国初期,乡境域属二区管辖,1956年设茶亭乡,1958年成立茶亭人民公社,1966年改称洵口公社,1968年与荷源、厚村两公社合并,仍称洵口公社,1974年荷源、厚村公社先后划出。乡人民政府驻地茶亭,距县城20公里,辖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

行政区划

洵口镇辖茶亭居委会,洵口、下寨、白沙、石莲、皮边、渠源等6个村委会。镇政府驻茶亭。76个村小组和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8556人(2017年)。

自然地理

洵口镇地处武夷山下,与资溪县、福建省紧密相连,交通便利,各村均有公路相通,素为县内邻近乡村及闽赣边贸主要集散地。全镇国土面积118.66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11665亩,山林面积146980亩,盛产毛竹、竹笋、藤粟、榛粟、杨梅。黎川是红色故土。曾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赣根据地的中心,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黎川从事革命活动。1933年5月,闽赣省苏维埃政权在黎川县湖坊乡建立。红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誓师大会在黎川举行;揭开第五次反围剿序幕的“洵口战役”、“团村战役”发生在黎川境内。1933年10月上旬,由彭德怀指挥的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在洵口与国民党发生遭遇战,即著名的洵口战斗,歼灭国民党军3个团。洵口镇资源丰富。水能资源充裕。矿产资源以瓷土、花岗岩最为丰富,且品质优良,萤石、钾长石、稀土、钨、金等矿产都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农产品繁多。洵口镇地处江西东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是优质烟叶产区。年均气温17-18℃,无霜期300天以上,平均日照时数1771小时,烟叶成熟期日照率50%以上,适宜烟叶生长;广阔的山地,丰厚的植被,充沛的降雨量和充足的水资源,增强了土壤的有机肥力和湿润度,为烟叶生产提供了天然的环境依托。洵口境内多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1.68万亩耕地,主要种植水稻东北部梯田层迭,山高水冷,日照不足,多种单季稻西南部则以双季稻为主。经济作物则以大蒜著称。山区资源较丰富,林地12.4万庄园,主要植被为松、杉、毛竹,珍稀树种有樟、楠、野生果木有榛栗、猕猴桃等。乡办工业有农机修造、纺织器材等厂。

资源环境

洵口镇资源丰富。水能资源充裕。矿产资源以瓷土、花岗岩最为丰富,且品质优良,萤石、钾长石、稀土、钨、金等矿产都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农产品繁多。洵口镇地处江西东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是优质烟叶产区。年均气温17-18℃,无霜期300天以上,平均日照时数1771小时,烟叶成熟期日照率50%以上,适宜烟叶生长;广阔的山地,丰厚的植被,充沛的降雨量和充足的水资源,增强了土壤的有机肥力和湿润度,为烟叶生产提供了天然的环境依托。洵口境内多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1.68万亩耕地,主要种植水稻东北部梯田层迭,山高水冷,日照不足,多种单季稻西南部则以双季稻为主。经济作物则以大蒜著称。山区资源较丰富,林地12.4万庄园,主要植被为松、杉、毛竹,珍稀树种有樟、楠、野生果木有榛栗、猕猴桃等。乡办工业有农机修造、纺织器材等厂。

地方名人

洵口镇的西面,有一座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祠堂-张槚祠堂,它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已有415年了。张槚(1533-1602)字养之,号心吾,别号淇园居士,江西省新城县洵溪(今黎川县洵口镇)人。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嘉靖四十三年,擢升御史,因上奏《救论严嵩言官疏》触怒明世宗,削职为民。嘉靖四十五年,张槚官复原职。隆庆六年穆宗驾崩,神宗继位。当时神宗皇帝长期不理朝政,张槚上奏《敬保治安疏》。张槚第三次“建言”遭黜,至万历三十年(1602年)七月逝世,享年七十岁。

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洵口镇借助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已形成化工、电力、竹木加工、罐头、食品、养殖业等支柱产业,引进外资创建了木制品厂、黎江水电开发公司、中源电站和圣农鸣亚养鸡场、县工业园区羊毛衫厂及劳保手套厂等,以爆发菇、茶树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壮大,美蛙养殖达400亩,瘦肉型生猪二级扩繁点达6个,且规模大,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不断地促进了洵口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外商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5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0488万元,比2004年增加1485万元;财政总收入203万元,比2004年增加5.3万元;农民人平收入达2227元,比2004年增加102元。2006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7446万元,比2002年增长11112万元,财政收入完成240万元,比2002年增长23.2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2677元,比2002年增长1647元。2009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0146万元,同期增长20%;财政收入完成574万元(其中地税420万元,国税56万元,财政98万元),提前一个月全面完成财政任务,同期增长43.5%;农民人均收入达3573元,同期增长10%。截至2010年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由10488万元增长到36275万元,增长246%;财政收入由203万元增长到894.72万元,增长34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27元增长到4100元,增长234%。2011年全镇总财政收入任务1437万元,截止11月份,已完成财政收入1438万元,占总任务100%(其中:国税80万元,地税1247万元,财政111万元)。

农业

洵口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具有丰富的农副产品,木、竹、水资源丰富,农业产值颇具特色,涌现了食用菌、大蒜、明笋、三元杂交生猪等一批名优农产品。2005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0488万元,比2004年增加1485万元;财政总收入203万元,比2004年增加5.3万元;农民人平收入达2227元,比2004年增加102元。洵口镇有丰富的农副产品,木、竹、水资源丰富,竹笋是当地的特色产品;洵口镇各种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据国家有关部门勘探,花岗岩储量在500万立方米以上,优质的矿泉水和钨、锡等矿物质蕴藏量大,极具开发价值。

工业

以主要领导带头,成立招商引资分队,建立健全招商引资责任考核机制,推行派出去、走进来的形式,实行机关干部全员招商。2006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4193万元、招商引资进资3750万元。五年来,成功引进黎江、中源、皮边等五家小水电站;引资创办了兴业木制品厂、竹业加工厂、罐头加工厂、圣农鸣亚养鸡场等落户于洵口;引进仁华物流公司;引进正利针织服装有限公司、雄光实业有限公司落户于工业园区;引进总部经济2个;工业园区日上化工厂经过资产重组,加大技改力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产品升级换代,为镇政府增加了税收。全镇工业已形成化工、小水电、出口型农林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外商的引进,极大地解决了本镇农村富余劳力的就业问题,大大地促进了洵口的经济快速增长。

特色产品

洵口镇地处江西东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是优质烟叶产区。年均气温17-18℃,无霜期300天以上,平均日照时数1771小时,烟叶成熟期日照率50%以上,适宜烟叶生长;广阔的山地,丰厚的植被,充沛的降雨量和充足的水资源,增强了土壤的有机肥力和湿润度,为烟叶生产提供了天然的环境依托。黎川以江西“第二瓷都”名声远扬。到过黎川县的外乡人都不忘带些当地的杯杯碟碟回去。这里的日用瓷不仅洁白光亮,器形优美,且品种花色特多,中档茶杯的数量更是占了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杯碟大批出口欧美和中东。茶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无公害,是优良的食药兼用绿色食品,国外将其视为蔬菜常年食用,被视为菇中之王,属天然绿色营养佳品,其风味独特,香馥可口,并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等成份。有滋阴、补肾、润肺、活血、健脑、养颜等功能,经常食用,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茶树菇产业是洵口镇农业优势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食用菌生产遍布全县所有乡镇,参与生产的农户达1万余户,已形成多个食用菌专业村,成立了黎川县食用菌协会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江西利康绿色农业有限公司为省级农业产业化企业,公司建立了“公司+农户”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2007年生产2.0亿袋,实现产值2.4亿元,农民人均来自食用菌产业的纯收入达730元。茶树菇单个品种产量居中国之首。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已形成。由于食用菌生产规模大、效益好,对农民增收贡献大,黎川县因发展食用菌产业被评为2006年度全省高效经济作物发展先进县,2007年被评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先进县。

社会事业

镇区范围内有中学二所,小学5所,设有一个中心卫生院,派出所、地税分局、工商分局、信用社、电信所、邮政所、供电所等20多个单位。按照省、市、县委关于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要求,经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我镇共完成造林3000亩。在新村点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种植樟树、杨树、桂花树等树林600多颗,在做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的同时,加强了春冬两季森林火灾高发期的防火工作,健全了镇村两级森林防火指挥体系,完善了森林防火工作机制,组建了一支防火突击队,划分森林防火责任区,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镇、村、组逐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在重点防火期全面禁止一切野外用火,有效地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一是加强了垃圾无公害处理,为06年至08年新村点完善硬件建设,在每个试点村建垃圾池1个,配备板车1部,保洁服1套等保洁用具,并在洵口含口亭建设一个300平米的垃圾填埋场和焚烧点,全面实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到人员落实到位、经费保障到位、监督检查到位。二是落实“三清三改”。投入资金40万元,对94户农户实行污水处理,改厕户数90户,增设垃圾堆放点3个、垃圾箱(池)48只,美化、绿化面积1500平方米已全部用上了水冲厕,喝上了自来水。

文物古迹

寿昌禅寺位于黎川县的东北角,座落于洵口镇香炉山村附近,交通便利,距县城21公里。这里,远近青山环立,阡陌纵横,风景十分优美。寿昌禅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省文物保护单位。千百年来,寿昌禅寺高僧辈出,成佛作祖者甚多。始建于唐建中年间(780-783)的福州鼓山涌泉寺到明代曾一度衰落,寿昌寺僧无明经祖之徒元贤禅师便至此重新开山,使之中兴。涌泉寺还存有“寿昌堂”,并存有《寿昌语录记经板》一百多块、二百余页。据说,现今所存佛门曹洞宗派系,大都由寿昌禅寺诞生。寿昌禅寺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毋庸置疑。

视频

洵口镇等单位巡查永城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