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洽舍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洽舍乡地处于黄山南麓,徽州区西北部,属山区库区乡,东与富溪乡交界,南与呈坎镇接壤,西与休宁县毗邻,北与杨村乡相连。辖3个行政村,26个村民组,1755人(2017),区域面积约31.52平方千米。乡政府所在地洽舍,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岩寺至汤口的中部,距区政府所在地和黄山风景区均20余公里,S103省道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捷。乡域位于丰乐湖上游,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极佳,为休闲、养生、写生旅游的首选地。[1]

产业结构

2000年来,洽舍乡党委、政府始终以"乡小立大志,勇于争一流"激励广大干群,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 摇,凝心聚力,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为创建"平安、富裕、文明、生态新洽舍"奠定了坚实基础。2008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3600万元,同比增长20%以上;财政收入560万元,同比增长115%,连续三年保持了70%以上的增长速度;农民人均纯收入4010元,年均净增加800元,农村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快速发展。

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逐步 形成了茶叶、油茶、毛竹、菊花、高山土鸡、土猪野猪等六大特色农业产业。成立了汪四坑高山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洪通茶叶专业合作社、国平茶菊专业合作社和洽舍茶叶协会及张村养猪协会,洪通茶厂、汪四坑高山土鸡合作社、康贝(茶油)食品公司、之味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徽商茶厂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壮大。洪通、汪四坑、山之味、康贝、徽商等一批品牌的市场美誉度不断提高。

坚持"工业强乡"不动摇,充分利用"异地办厂、原地纳税"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先后引进了金辉服饰公司、世成防水纺织品公司、永佳三利科技公司、三力贸易公司、娟娟物流公司、宏源水电开发公司、嘉博瑞科技公司、天源纺织公司、瑞发汽贸公司、立昌实业公司、路平建设公司、弘鑫服饰公司等一批项目,洽舍企业团队不断壮大,实力洽舍进一步显现,农民非农化步伐日益加快,乡级财政实力显著增强。

依托丰乐湖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山区优美的自然风光,积极营造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服务环境,大力发展休闲、养生、写生于一体的农家乐旅游,入境游客逐年增加,旅游收入不断提升。 总人口1755人(2017)。[2]

经济发展

2000年来,洽舍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坚持"稳茶、攻竹、抓养殖、兴工,活旅、茂山场"的发展思路,以大力招商引资兴办工业企业为主线,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拓宽发展思路,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抢抓区委、区政府加快经济发展所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在岩寺城区创办企业。金辉服饰、立昌实业、世成防水、森野食品等工业企业入户城北工业园区,三力化工等工业企业入户城东工业园区,形成洽舍企业团队,实现城区兴办企业新的跨越。二、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徽商、洪通等茶厂通过或正在开展有机茶认证,向中高档精制茶延伸,成为茶业的龙头;汪四坑养殖基地生产的土鸡和土鸡蛋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发挥区域内资源优势办企业。依托洽舍粮站资产,兴办了太阳鸟衣业有限公司;利用山区水资源,兴办了宏源水电站项目;利用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产品。

倡导能人返乡,大力发展个私企业。个私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行业遍及茶叶加工销售、茶机具加工、油料加工、机械维修、家具加工等,形成欣欣向荣的景象。

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兴办竹业、油茶、菊花,调整林业结构,大力发展山区特种养殖业和中药材种植业,打破农民群众收入单一的局面,促使农民收入结构由单一茶叶型向多元型发展。

洽舍乡决心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优化项目服务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全面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10年,完成财政收入413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790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500万元,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1.1万元,外贸进出口300万美元。

2011年,完成财政收入413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790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500万元,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1.1万元,外贸进出口300万美元。

2012年,完成财政收入413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790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500万元,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1.1万元,外贸进出口300万美元。

2013年,全乡财政收入完成4302万元,占全年任务数的107.6%,同比增长16.1%;实现人均财政收入1.35万元,再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市前列。

2014年,完成财政收入413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790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500万元,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1.1万元,外贸进出口300万美元。

2016年,财政收入达到4531.7万元,年均递增23.1%,是"十一五"末的2.83倍,实现人均财政收入全市排名前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发展到6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了2.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6.9亿元,是"十一五"累计数的1.44倍;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9918万元,年均递增14.77%;农民人均纯收入12477元,年均递增15.96%,是"十一五"末的2.1倍。

2017年,2017年实现财政收入5120万元,完成率101.19%;固定资产投资3.05亿元,完成率122%;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98万元,完成率109.6%;外贸进出口总额710万美元,完成率101%。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到位资金1.5亿元,完成率125%。

农业概括

整个经济主要以茶叶收入为主。林业面积占全乡土地面积70、4%,木材蓄积量为68000立方米。我乡围绕世行贷款,国家、省级拔款组建国家投资农户投山投劳,利益分成多种形式的股份制林场发展林业生产,在管理上有集体林场和个体林场两种经营模式。99年以后区委、区政府结合山区实际,提出了实施"万亩竹海"工程。鼓励农户结合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三园"改造等大力栽植发展竹业致富工程。今后全乡将加大力度,在原有3400亩基础上,新造毛竹10000亩。

随着市场的变化,毛峰茶生产越来越多,在制作上也由手工制为主转变为机制作为主。全乡拥有名化茶机械26套(台),已消灭名优茶机械空白村。98年后茶叶特产税一道环节征收,经营全部放开,顺市活流,促进了茶叶的发展。在茶园管理上,利用重修,轻修相结合,改造低产茶园。

文教卫生

洽舍乡文革时期有中学两所:洽舍中学和张村农业中学。洽中创办于1969年,后因分乡(光明、长坞两村划归富溪乡),生源减少,于1999年并入潜口中学;农中创于1968年,1981年撤并入洽中;洽舍小学创于40年代,前称为"爱文小学",解放后改称"洽舍小学",1979年库区移民迁址重建,现又在改建(尚未竣工)。全乡现仅洽舍一所中心小学。该校被评为区花园式学校、市文明学校和区文明单位。洽小下辖4个村小、9个教学点。在校生283人,教职工23人。设乡教委管理教学任务,属区乡双层领导体制。2001年9月,上划区统一管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师生获省级以上奖达21人次,市级奖24人次。为各级专业学校输送了大量合格生源,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

全乡程控电话于1996年开通,村村通电话,2001年移动手机塔建成,1999年洽舍、长潭安装有线电视,电视机普及家家户户。

党建纪实

洽舍乡多措并举,着力在站点规范化、管理员队伍知识化和站点实用化上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升远程教育应用管理水平。

健全制度,提升服务水平。坚持从基础工作入手,进一步完善了远程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将远程教育工作的规章制度、站点设备设施、管理员个人信息、收看记录、点名册等方面的内容编制成册。同时建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的洽舍乡远程教育领导督查组,规范对远程教育站点的管理使用,加大监查力度,使管理工作更加正规有序,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强化培训,强服务本领。始终把管理员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着力选配骨干力量。在村级站点配备上,结合去年"两委"换届选举,对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的管理员进行了调换,将新选配的大学生村官、新当选年轻村"两委"干部充实到管理员队伍中来。针对新上任的村级站点管理员工作经验不足,洽舍乡采取集中授课和举办专题培训班等形式,对管理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站点管理知识、管理员工作职责、设备维护等等。通过培训,使管理员明确了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提升了管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创新载体,拓展服务范围。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中农村实用技术类课件资源丰富的优势,将远教工作渗入到专业合作组织、农村致富能人、农村群众当中,有针对性地将农村实用技术、农村致富信息送传遍到他们手中,帮助党员群众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推进农村产业健康发展。同时,还将远程教育平台"大众化"、"平民化",按照群众的不同需求,在乡政府篮球场和阳光政务广场等公共场所建立"远教广场"站点,利用远程教育设备播放红色经典电影、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典型事迹专题片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等节目,进一步拓展远程教育的服务功能,丰富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全乡5个专业合作组织共收看实用技术类课件10余场次,通过远教学习,5个专业合作社的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社员人均纯收入7000元以上。

四是夯实基础,发挥服务效益。针对远程教育站点设备老化、损坏情况较为严重的实际,洽舍乡及时建立了乡、村二级设备故障报告制度、修理维护全程代理制度等,保持设备正常运转,确保每个站点都能顺畅登录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同时,多方筹措资金,对站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极大地增强了远程教育站点的实用性,为广大党员群众的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段媒体报道

洽舍乡地处徽州区西北部,距城区20余公里,既不占区位优势又缺乏能快速开发的富饶资源。总人口3300余人,是全区最小的乡。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乡,近几年来硬是咬定"发展"不放松,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借巢引凤,借势发展,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100万元发展到2009年的1008万元,比2005年番10倍,按人口计算,人均财政收入超过3000元,将跻身全市乡镇人均财政收入的前列;按增速计算,财政收入比上年将增长200%以上。如此快速的发展,其奥秘在哪儿!

营造暖春

能给的给到位,能帮的帮到位,能办的办到位,给企业一片温暖的阳光。一方面做好"加法",帮企业开足马力。开展银企合作,积极帮助规模企业融资;按政策及时返还引资企业税收,鼓励企业扩大再生产,提高了政府信用度。一方面做好"减法",让企业高速行驶。为企业代办理各种证件,减少企业办证程序,同时建立重点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乡主要领导联系重点企业、乡直各有关部门对口帮扶企业、三分之一干部驻点企业,及时解决企业困难。同时做好"乘法",助企业弯道超车。引导企业重组,使企业顺利度过冬眠期。09年,该乡招商企业黄山市景升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并购了黄山市金牛汽车有限公司进行重组,投资兴建知名品牌轿车展厅、维修配套服务中心等项目,年利税可达50万元以上。

保护生态

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大力发展小规模分散式特色养殖业。该乡以汪四坑高山土鸡养殖基地为基础,成立了全区首家高山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合作社已经发展会员23人,拥有覆盖本乡及周边5个乡镇的养殖基地15个,年可出栏土鸡5万羽,鸡蛋15万枚,产品远销上海、杭州、合肥、芜湖等地。土鸡养殖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其他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在该乡张村还建有两处以饲养土猪为主业的农业发展基地,每到年终,外地客商慕名而来,产品最远销到了浙江绍兴。该乡以黄山洪通茶叶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发展生态茶园,至2009年底生态茶园面积达到1000亩,同时还与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签订了共建协议,双方就组织实施生态茶园建设、开展调查研究、申报茶叶技改项目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特色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不仅富裕了农民,还带来了人们观念的变革,合作社的建立,又为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增添了新的活力。

促进创业

该乡积极鼓励能人回乡创业、党员带头创业、劳民工返乡就业。及时建立农民工信息库,搭建就业沟通平台,通过调查摸底了解全乡农民工情况,努力引导他们到城区企业就业,全乡在城区各企业务工人员达300多人,基本实现一户有一人在企业务工目标。同时该乡从2007年起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共安排了近4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扶持发展创业带头人,还积极为他们协调解决土地、技术等困难,引导他们以工业的理念来发展现代农业。2008年,长期在外经商的俞胜华带着资金回到故乡张村,创办了该乡第一家规模化土猪养殖基地-黄山之味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当年即出栏土猪500余头。为切实发挥创业能人的带头作用,该乡将一批群众信得过、有经济头脑、公道正派的科技能人推上村级领导班子,全乡上下初步形成了"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农村人才效应,为加快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步伐,给社会增添了新的活力。

机制创新

洽舍的发展离不开一支坚强的干部队伍,为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该乡采取不同的方式来锻炼干部。几年来,乡党委先后派出7名干部分别到机关、企业挂职锻炼,让干部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学会游泳、拓展知识面、提高发展技能。该乡号召全体乡村干部大力弘扬铁军精神,组织开展了"人人争当招商能手,一人就是一户企业"竞赛活动,做到人人有激情,个个挑重担,更好地激发全体乡村干部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力争2010年财政收入增长40%以上,招商引资增长10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以上,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大突破、大发展、大建设。[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