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流失的岁月(张永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流失的岁月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流失的岁月》中国当代作家张永勤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流失的岁月

怀揣着梦想,离开了清纯的校园。分配到了离家很远的一所乡村小学教书。我努力地适应着从一个繁华的市区,已习惯了汽车的喇叭声和霓虹灯的闪烁到四野清静、夜晚拿着手电筒茅厕的乡间。

学校坐落在村的东边,铁质的校门锈迹斑斑,四周则是用黄土夯起来的高约2米多高的土墙,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古堡。墙角四周载满了高大的白杨树,给干枯黄土墙增加了一点颜色,让人感觉墙的里面还有生命的存在。校园没有硬化,清一色的黄泥路道呈倒状的“井”字图形,“井”字长长的一竖把全校的教室分隔成了两边,一边是教学区,一边是教师的办公室兼做宿舍。学校只有六教师,他们都是本村子的民办老师,平时放学都回家。

在学校,老师只要谁家有事,大家相互帮衬。彼此之间说话也很随便,想起什么说什么,没有太多的考虑,基本上是口随心至,即便说错了,大家也都不以为错,无非是一笑了之。

平日里因为工作很忙,学校就为我们雇佣了一个本村做饭的大嫂,大嫂为人和善,厨艺不错,一日三餐不用发愁。可是一到周末,就剩下我只能自己筹备饭了。在偌大的校园一隅,我用火炉支起铝锅烧水,自己和面、擀面皮,这从厨师大嫂那里学来的临时排上了用场。刚开始学做面,面和的太稀了,面条煮糊了;有时炉火太大,水漫金山了,只好手忙脚乱把锅干脆端放在地上。为这,校长说了一句至今记忆犹新的哲理: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时间久了,擀面、炒菜不在话下。

学校远离乡镇,买菜和生活用品就得到三十里外的集镇去购买。交通靠自行车,一路上翻山越岭、上山爬洼。老师们笑称,走一趟镇子,先是人骑自行车,再是自行车骑人。一般情况下,除了乡教委开会或有重大事务,大家才轮流去乡镇一趟。

这里人们的生活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粮食、蔬菜自己种。食用油是用一种胡麻在小型作坊压榨的,据说是食用油中做好的。刚开始,我的一切生活用品都是这里的老师给我拼凑的,李老师家的面、汪老师家的菜、袁老师家的油…记得我来学校一月后的一个星期天,我在学校周边的田埂上散步,碰见一个学生,从背篼了拿出一捆葱、,一可乐瓶胡麻油、还有许多土豆。说是他爸爸让送的,并说一个外地人在这里教书不容易。这虽不能算作雪中送炭,但也是一种深情,以后的日子,不断有村民送来菜、之类的日用品

时间久了,我都觉得不好意思,老校长就帮我开辟了一块菜地种菜。说是菜地,其实就是灶房前面的一块空地,从翻地到平整,再把它调整成一畦畦一垅垅小田,忙活了一个下午。老师们把他们家里的南瓜、茄子辣椒、豇豆,小白菜、菠菜之类的种子拿来种上。真可谓“菜地虽小、菜品俱全”。从播下种子的那一刻起,我就对菜园似乎有了一种牵挂,时不时都要到菜地里巡视一番,看着那些由自己亲手播下的种子探头探脑地拱出土面,颇有一份成就感。因为,我在这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这里是黄土高原区,常年干旱少雨,种上菜以后,我一有空闲时间就从水井里打水浇菜。看水慢慢地渗进地里,听水渗在地里发出的“滋滋”的声音。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畅快,有的是一种期盼,也惊叹生命伟大 。放学了,送走了最后一批学生,在寂静的校园里,坐在菜园的田埂边,捧着本书,看着菜园的风景,体味和遐想田园生活,也是别有一番情趣。

现在有时面对纷争复杂的事,常常会产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困惑。种菜这个不算太累的体力活,帮助我舒展筋骨,调节情绪,换换脑子。在种菜过程中,让我享受到一份耕耘一份收益。在与土地交流中,心灵才能找到一份安宁。

那时候种菜,种下的是一个希望,收获的是一份心境。

在这所学校任教的老师多是本地人,而且是一工一农的教师,基本上家里都养着猪。杀年猪是这里黄土高原区汉民村民每年底的一件大喜事,村民每年到立冬交九过后就有杀年猪的风俗习惯,以犒劳辛苦一年的家人,年猪越大代表来年越富裕。 浓浓的乡情和年味便瞬间在大山的农家小院中弥漫开来。过年的感觉提前品味,别有一番情趣。酒不紧不慢地喝着,乡情、亲情、友情随着酒后红通通的脸庞而显得更加地浓烈。

每到年关,老师们相约着杀年猪,这周末你家,下周末我家的海吃海喝,不去的还不行,要被大家制定的土政策处罚。吃肉时,真有点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味道,但酒一般不用劝,能喝多少喝多少,有时不能喝酒的就吃肉,别人喝一口酒,他就吃一片肉。煮瘦肉蘸辣椒醋水的味道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吃喝差不了,放开嗓子吼几声秦腔,此刻一切的不快和烦恼被抛到了脑后。在设备精良的“现代化”KTV里,是永远找不到那种感觉得。

[1]

作者简介

张永勤,男,汉族,大学文化,现任教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二中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