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流花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流花街道,全称: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街道,位于越秀区北部,东到环市中路广州电视塔,流花街道与洪桥街和天河区相邻;南到人民北路流花湖公园东门与东风街相交;西至环市西路广州市103中学门前,与荔湾区相连;越秀区流花街道北至解放北路的桂花岗,与白云区相接。流花街面积1.81平方公里,越秀区流花街道辖6个社区,55个居民小组,有17253人(2010年),居民中有汉、回、壮、满、侗、蒙、苗、布依、朝鲜、瑶、白、黎、畲、纳西等14个民族以及中国籍的外国人。[1]

中文名: 流花街道

行政区类别: 街道

所属地区: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地理位置: 越秀区北部

面 积: 1.81 km²

下辖地区: 桂花岗、桂花苑、火车站、流花桥

人口数量: 17253人(2010年)

行政区划

流花街道:辖桂花岗、桂花苑、火车站、流花桥、兰圃、花果山6个社区。

第一社区(桂花岗社区)

属以单位宿舍为主的类型,属地缘型社区。该位于桂花岗,北至桂花路(与白云区接壤),南至铁路边,东至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围墙边,西至解放北路,辖内面积0.152平方公里。该社区内有市公安局、市汽车公司、市文化局、省基础公司、流花宾馆等单位的宿舍,还有部分房管站的房屋。这个社区范围内有居民1961户,居民人口6230人,常住人口3842人,流动人口1087人;广州粤剧团、省基础公司等机团单位,共有干部、职工600人。

第二社区(广大桂花社区)

以文化教育为主,属单元型社区。该社区以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包括位于其内的广铁一公司为地域范围,面积0.05平方公里。其内有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广铁一公司二个单位。这个社区范围内有居民426户,居民人口3952人,常住人口4046人,流动人口100 人。

第三社区(花果山社区)

以单位宿舍为主,属地缘型社区。该社区位于花果山,北至飞鹅岭山顶,南至环市中路、东至飞鹅岭分水线(与天河区接壤),西至解放北路,辖内面积0.259平方公里。该社区内有市体委宿舍和工商银行宿舍,该社区总计有居民户694户,居民人口1316人,但因市园林局有一片临建房在此,内有常住人口1338人;另有广州电视台、广州电台、市射击俱乐部等机团单位的职工、干部6200人;该社区内还有新建的花果山庄住宅小区和待建的亚哥园林花园,预计全部入住后将增加1000户左右,所以今后实有人口665户,居民人口2476人。加之该社区地域广、地形复杂(山地占近半)、治安形势严峻。

第四社区(火车站广场社区)

属以交通、居住、商业、旅游、文体等综合为主的类型。该社区以广州火车站为中心,北至火车站铁路,南至站南路,东至解放北路,西至省汽车站(与荔湾区接壤),辖内面积0.519平方公里。该社区内有广州市建筑设计院、长途汽车运输公司、广铁电务工程公司的单位宿舍,共有居民352户,居民人口1782人;还有在此地租房的常住人口1777人。但因辖内有广州火车站、省汽车站、市汽车客运站、流花车站、市二汽公司及金轮汽车集团公司等,成为了广州市的交通枢纽,每天仅在此地中转和过往的流动人口平均达10万人;还有白马商场、天马大厦、流花服装商场、红棉步步高商场等几个大型的服装批发商场,据统计,这些商场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又达23150人。除此之外,辖内还有流花宾馆、红棉大酒店、旅游大厦等宾馆、酒店;机团单位有市公用事业局、市旅游服务局、市邮区中心局、流花公安分局等,以上的职工、干部达17568人。

第五社区(流花桥社区)

属以单位宿舍为主,属单位型社区。该社区以广州部队总医院为中心,北至站南路,南至流花路,东至人民北路,西至站前路(与荔湾区接壤),辖内面积0.386平方公里。该社区有广州部队总医院、市旅游服务局、东方宾馆宿舍,共有居民1125户,居民人口3305人(未包括军人在内);还有在各大服装批发商场经商而在此地租房居住的常住人口6421人;该社区辖内还有新大地宾馆、招商宾馆及康乐大厦和广控大厦、新大地三个服装批发商场,当中的流动人口达28000人。

第六社区(兰圃社区)

属以居住、商旅、文体等综合为主的类型。该社区地域北至环市西路,南至东方宾馆、东至解放北路以太广场,西至人民北路,辖内面积0.5平方公里,该社区内只有居民户47户,居民人口1292人(其中7户是集体户,人口936人)。辖内有东方宾馆、中国大酒店、交易会、友谊剧院、以太广场等集餐饮、旅业、商贸、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设施,还有兰圃公园、伊斯兰教先贤古墓和在建的体育大厦,其流动人口达17634人。

名称由来

这块风水宝地因南汉流花古桥而得名。越秀区人民政府流花街道办事处是根据广州市委决定于1974年5月筹建,同年9月建立的。当时的名称是流花街革命委员会。最早参加筹建的有王洽时、刘仕苏、钟楼、陈天庄等人。办公室设在省汽车站两侧入口处,借用一间小房子作办公室,没有办公桌椅(向区借的),后为了方便群众办事,把办公室搬到桂花岗3街11号。1980年新办公大楼建成,才搬到站前路84号(1~3楼)办公。2000年又迁至所在地:广州市解放北路桂花岗南街8号。

越秀区流花街道辖区在民国初期,只是一些村庄、菜地、沼泽和山岗,山上荒冢累累。建国初期这一带避静、冷清。1955年,象山岗旁的流花桥一带建了中苏友好大厦——一个广州人认识外部世界的窗口。随着广州火车站、省客运站的建成和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从海珠广场迁至原中苏友好大厦,流花地区就成为广州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流花街道新建了中国大酒店、流花宾馆、扩建了东方宾馆,以及白马、天马、流花等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出现,使这里成为都市的“金三角”。然而在日客流量最少20万,最多达几百万的人流里,也混杂了从事贩毒、吸毒、走私、骗子甚至杀人犯等社会渣滓,又使这个地区蒙上“黑三角”的阴影。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后,流花地区的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环境建设焕然一新,那种一谈到火车站、省汽车客运站就如同谈“土匪”窝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在2001年,越秀区流花街道街党工委、办事处街以迎“九运”为动力,加强城区管理,坚决清拆“两违”建筑,进行综合整治和“穿衣戴帽”,全面完成“中变”任务。2001年共整治防盗网面积47348平方米,3683户;清拆违章建筑148宗,6673平方米,增复绿面积3600平方米,种植树木384棵;,桂花岗已于94年被评为“广州市安全文明小区”,在“小变”“中变”成为区的闪光点和亮点。它建起了全区第一个绿化养护喷淋设施,修街铺路15500平方米,小区的“穿衣戴帽”整饰工作已完成92幢大楼。新建的绿化长廊是桂花岗小区的亮丽景点,处处道路整洁,绿草如茵,是居民群众安居乐业之所。

视频

流花街道举行党建创新竞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