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浅谈文化散文的写作(李汉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浅谈文化散文的写作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浅谈文化散文的写作中国当代作家李汉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浅谈文化散文的写作

各位老师、各位文友大家好!

主编让我谈一下文化散文的写作问题,但囿于学识浅陋,只好在这里报告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滥竽充数。

个人认为,文化散文并不是另类散文,它只是散文中的一个品种。自余秋雨先生《山居笔记》首在香港、《文明的碎片》首在大陆发行之后,曾在国内兴盛一时。

那么,何谓文化散文呢?“散文”的前面为何要加上“文化”二字呢?我们说,文化散文当然有“文化”,但有“文化”的散文,却不一定就是文化散文。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怎么理解“文化”二字。过去我们一般都认为,“文化”指的就是知识,识文断字、数理化,都是“文化”。其实很狭义。而广义的“文化”,目前尚无大家都能认可的定义。在微信里,曾经流行过关于“文化”的四句话:“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传说这是梁晓声先生所说。但这四句话,显然是就个人修养而言的,并不是在给“文化”下定义。

那么,究竟什么叫作“文化”呢?不少人都谈过这个问题,钱穆、梁漱溟,都有著述。作为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还专门写了一本书——《何谓文化》,从“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四个方面,对“文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但尽管如此,他还是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这个定义是否准确,能否获得大家的认可,姑且不论,我们这里只强调“文化”对于散文的意义,那就是,文化散文与人文关怀有关,它所讲述的是文化现象,体现出来的则是一种文化精神,并且,它具有文化上一脉相承的明显特征。

正因为文化散文具有这样一些特点,所以,写作文化散文的作者,内心往往都具有一种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在他们笔下,无论是反思历史,还是观照现实,所抒发的,绝不是一己私情,而是站在历史与现实的十字路口上去揆古察今,思考远去的历史和可能的未来。这也就是说,写作文化散文的人,大多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家国情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若没有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兴亡意识,恐怕对文化散文也不会有兴趣。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个人的一种偏好,所谓乐之者也!

那么,具体到文化散文,究竟要怎么写才好呢?个人体会,文化散文除了作文的一般要求之外,还需照顾到它自身的一些特点。

一、写作文化散文,要点在于写出文化 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文化散文,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性和思想性。 所谓知识性,就是要求文章能够传达一定的学识,甚至带有那么一点点学术的意味。如此一来,写作时,即便你是在说柴米油盐酱醋茶,也需要思接千古,言及中外,能够体现出古今中外历来所积累下的研究成果,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缜密的思考,从而给出属于自己的、具有新意的说法。

例如本人的古代文化屑谈之二《禅让揣议》,就是选取了儒家所推崇的一个文化现象,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其基本观点是,禅让只是儒家的政治理想,历史上并非确有其事。试想,禅让一事,尧之前不曾有过,禹之后,也未再存续,并没有构成一种固定的政治制度,这就是说,即便它作为一种政治尝试,也是失败的。禅让不实,前人曾有过论述,今天再来说,怎样才能说出新意呢?我将《史记》与《孟子》两书上的记载,放到了一起来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了之前不曾注意到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为什么在先皇逝去之后,指定的接班人,一定要躲避先皇之子呢?这种政治现象,起码有两点揣测:一,接位前的政治空气一定十分紧张;二,接班人与先皇之子,二人间暗中存在着权位之争——后来,禹指定的伯益没能接上班,也就更加印证了这一点。另一个是,《史记》在介绍禹的功绩时,举出了一些部落首领之子多为纨绔,说禹“流四凶族,迁于四裔”,这是否会成为当时的社会舆论,禹因为有所顾忌,而不让自己的儿子启接班呢?这一点,因未见有人谈及,便只好作为一种揣想提了出来。此文的写作过程,对我触动很大,使我认识到,能够充分利用好、消化好已有的文献,是进行深入思考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新的东西,提出新的论述。

其次,文化散文要有属于自己独立的思想观点。 既然是谈论文化问题,它每篇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思想内涵。这个内涵,作者或是明说,或是暗藏,但却不可缺少。文章的认识价值和生命力也正在于此。我们说,抒情散文以情为主,文化散文以思为纲。但两者并非截然分开,有情未必无思,思虑者更非无情。其实,思虑的本身也是一种情。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文化散文的思想内涵,必须做到深而新。要达到深,与作者的思想高度、精神境界有关,而能做到新,则要看作者学养的厚薄了。一个“深”字,一个“新”字,它们之间虽然有不同,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假如作者没有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思想比较浅陋,那就很难有新颖独到的观点提出来。而一篇文章落笔千言,读者一玩味,发现作者说的,只是一个谁都知道、极其浅显的道理,这样的文章毫无认识价值,还写它干嘛呢?谁还要去读呢?我们说,思想的可贵在于深刻,在于其独立性,跟在别人后头亦步亦趋,人云亦云,是最无价值的。陈寅恪先生曾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当然,深刻有风险,落笔需谨慎,俗世社会历来是只喜欢“过誉和谬赞”的。君不见,鲁迅先生虽已逝去多年,读他的文章,至今仍有人芒刺在背,周身不适。但问题也有另一面,假如你谈了一个很深刻的话题,却硬是要说给荛童灶妾听,当然就不如“今天天气,哈哈哈哈”轻松又喜气了。这固然是说曲高和寡,但其实曲低和也寡——乏味的文章也是没人要看的。

那么,文化散文的“文化”,要从何而来呢?下面报告我的另一点体会。

二、文化散文的写作,作者必须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准

文化水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章的思想深度。 即便是抒情文、叙事文,如果笔墨仅仅停留在浅层次或者集中在表面的描写叙述上,文章缺乏思想内涵,就是写得再华丽,再热闹,这样的文章也不过是件“小玩艺儿”,而好的作者,却能从寻常景物或是普通人物身上,发掘出深刻的思想内涵。比如前段时间我们平台上发表的周树山的《罗锅四舅》,就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在这个小人物身上所做的深入思考,读起来,让人心生感慨,若有所思。鲁迅先生的那些杂文和小说,思想性自不必说,就是《野草》、《朝花夕拾》一类的散文,也无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例如,大家都熟悉的《秋夜》、《风筝》、《猫 狗 鼠》等短篇散文,记述的人物如藤野先生、范爱农、闰土、车夫等等,也都闪现着思想的光芒。没有思想的文章,就像一个人没有魂灵,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所以,我们每写完一篇散文,就应该自己拆解开来,细细想一想,看看其中都传达了哪些意趣和思想,这个意趣是否真的有趣,这个思想到底有没有分量。其实,这也是写作任何文章都应该有的态度。

而要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准,当然就需要进行多方面的、长时间的学习。对于文化散文的写作来说,首先的一条,就是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将历史上的一些事件、一些人物,从文化的角度加以衡量,审视其中所蕴含的、对今天仍具文化意义的现象。 这里我简要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三十多年前,我曾系统学习过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传玺先生编写的《中国通史讲义》。但学完之后,感觉头脑中形成的历史线条还是比较粗,脑袋里也缺少形象记忆。于是,我又读了蔡东藩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和讲述从西汉到民国历史的“晚清民国小说研究丛书”,以使历史在头脑中尽量能够形象化。至于“二十四史”,则是后来才开始选读的。

但光读正史是不够的,诚如鲁迅先生所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阳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但如看野史和杂记,可更容易了然了,因为他们究竟不必太摆史官的架子。”(《忽然想到》之四)所以,当中华书局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出版唐宋、元明、清代三组史料笔记(目前已出150多本)的时候,我视如珍宝,坚持购买,时常翻看,获益很大。讲这些,只是想根据我自己学习的情况,说明历史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没有历史知识的人,依然可以写散文,但一读之下,大约就会看出不同来。远的不说,就说《罗锅四舅》,我们从中便可以看出足迹分明的历史,而没有这个历史的足迹,罗锅四舅这个人物,顿时也就黯然失色了。

要写好文化散文,仅仅有历史知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缕清文脉。 这就涉及到孔孟老庄、韩柳欧苏等等一系列古圣先贤的作品,以及他们的学说和思想脉络。我起初学文学史,是本着褚斌杰先生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和袁行霈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编》两套书。为了深入理解,后来我通过网络注册,进入到上海图书馆,一期不落地收看了鲍鹏山、易中天两位先生的文史讲座。特别是鲍鹏山先生所讲的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墨子等一系列人物和他们的学说,让我产生了很大兴趣,也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把这些讲座刻录下来,结合原著,边听边读,使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在我心中大体有了一个比较概括的脉络。后来再读余秋雨先生的《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中国文脉》、《寻觅中华》,对理清文脉有了进一步的帮助。

大体掌握了历史的沿革、摸清了中国的文脉,便可为文化散文的写作奠定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当然,任何文章的写作者,都要积极投身生活,主动知晓人间世故,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多历事,多阅人,只有这样,方可在提起笔时,古往今来,蜂拥而至。相反,如果远离生活,远离人群,或者高坐云端,笔下就会油尽灯枯。

三、要把读书放在写好文化散文最优先的位置

写作文化散文,本身就是一件“文化事”,所以,根本离不开书本。这是因为,作这类文章,往往要涉及到文学、历史、哲学等一些学科的知识,有时甚至要涉及到古代博物学和考古学的某些知识。当然,我们不必成为这些学科的专门家,但却一定要“略知一二”。这样,确定文章的话题之后,就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去向书本学习,对相应的问题做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可以说,这种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读书是不可或缺的。

那么,写作文化散文,都需要读哪一类的书呢? 前面提到的这些学科的书,自然都要读一点。除此之外,还要尽可能读得博些,决不能安于一科之识。读得博,才能话题广,不然,就会没嗑唠,像个小学生一样,咬着铅笔头,感觉“没啥可写”。另外,那种写小说的只读小说,写诗歌的就读诗,也是不行的。这样读书,可以应付一时,却不能受用一世,而且到后来,非写进死胡同里不可。不信的,自可去试试。但世上的书这么多,穷其一生也读不过来。怎么办呢?其实,书,最基本的或者说打底的,并不是很多,完全读得过来。好比一座宝塔,基座部分,只有地底下那一块,上面五层也好,七层也罢,都是塔身,是后摞上去的。许多书,例如注疏、笺释、译解一类,都是在讲解前人的著作。

我们读书,一定要读的,是塔基那部分,需要延伸和扩展时,再去读上面的部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书是能够读完的。金克木先生曾开列过一份基础书单,归拢如下:《易》、《诗》、《书》、《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史记》、《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文献通考》、《文选》;《圣经》、《古兰经》、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高尔基、《堂·吉诃德》。前一部分是中国的,后面是外国的。我们看看这份书单,不难发现它的共同点:这些书,都是“死人之书”,同时,也都是“无用之书”,高考用不着,职场用不上,即便是搞文学创作的,也未必都读过。但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吃鱼肉蛋奶果蔬长大,与一个人只吃快餐方便面长大,身体素质应该是有区别的,尽管可能他也活着。

这些书怎么读?各人有各人的招数,不可能“天下大统,整齐划一”。我个人体会,倒是有几个难点可能会遇到。 第一,读不懂古文怎么办?这实在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靠多读来解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以选择一套古文读本,然后耐住性子,一篇一篇读下去,在读的过程中,自己慢慢就会读懂了。我在学过《古代汉语》课本之后,选择了一套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由聂石樵等编选的“历代文选”。这套文选起自《先秦文》,迄于《清文》,共有8册。选它来读,有一个好处,它既可以作为古文学习的读本,又有利于掌握一个朝代一个朝代的文风变化,对于理清文体的演变过程也有一定好处。该书自2001年出版后,我便一册一册的去读。怎么读呢?我念书的时候老师教过一个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字字落实”。古汉语是单字词,一个字一个意思,我便捧着字典,生字生词边读边查,把每一个生字都弄明白,一句话的意思大体也就明白了(当然,还要具备一定的古汉语语法知识)。为此,我在书缝间写满了注解,一本书,一半黑一半红,密密麻麻。但随着读的进度,书缝间的注解就变得越来越少了。

第二,怎样积累素材?古代那些典章制度,逸闻趣事,多如牛毛,怎么才能知道呢?怎样才能记住呢?一是平时要积存有关这方面的书籍,以备查找,如《中华掌故类编》(6册)、《掌故大辞典》等,都是很好的工具书,再如前面提到的唐宋、元明、清代三组史料笔记和一套《中华野史》(16册),相关内容也都十分丰富。二是一定要做好笔记。读书过程中,凡遇到感兴趣的东西,要立刻记录下来,慢慢积攒,蔚成大观。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一遍,对记忆总有帮助,用时就会有印象,虽记不住原话,但也能记住大概意思,起码也可知道去哪本书里面找。例如我写《古人如厕拾轶》,我的笔记本上就记载着好几条有关的逸闻趣事,而当刘总编提出这个问题时,我当天就写出了文章。而此事当初能引起我的兴趣,则源于读名物学家扬之水先生的《终朝采蓝》。书中有一篇研究古代厕所的文章,她却给取了一个《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样好听的名字,令人好奇。一读,果然不是干巴巴的考据,实在饶有趣味。

第三,要勤于思考。有了素材,不能机械看待,要灵活运用,让它翻出新意。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肯动脑,善思考,让素材为文章服务,给文章增加光彩。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触,自己费劲说了半天大白话,反不如一句老话儿、一句古语,或者一个典故表述得简捷透彻,所以,文章在恰当的地方用典,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尽管如此,写作文化散文,却绝不是靠引用几条“古人说”,就可以显出“文化”来的,更不能去“吊书袋”,罗列一堆古语典故拉大旗,充门面。对素材的引用,一定要做到“有机”二字,引文不多,不隔,不两层皮。这就要琢磨透已有的素材。说起思考来,小时候老师就教育我们,要随身携带纸笔,把头脑中灵光闪现的思想“小火花”记录下来,不然,它就会稍纵即逝。实践证明,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也很管用,我至今还在照做。

四、写出文化散文的文化味道

莫言有篇文章,题目就叫做《小说的气味》。当年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曾在空白处记下了一段话,现转录于此:“小说的气味并非作家描摹出的某一种物品的气味,而是在作品所描写的时代、地域和人物身上以及故事本身,所体现出来的某种独特的气息。我们在读李锐的《厚土》、莫言的《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苏童的《妻妾成群》和《米》、杨争光的《从两个蛋开始》、《黑风景》,都闻到了作品散发出来的那股浓浓的时代的、地域的、独特的人和事的气息。洋有洋味,土有土味,高阳的历史小说也带着古代人物厚重的书卷之气、官衙之气。”可以说,能够把文章写出味道来,是成熟作家的一个标志,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不出什么“急就篇”来,也不是三天两日所能形成的,需要慢慢修炼,在此,不多谈。

有人说,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可以写出蕴味,而以思辨和论说为主的文化散文,怎样才能写出韵味来呢?其实,任何文章都是可以写出自己独有的味道来的,文化散文自不列外。

我想,作为文化散文,文章首先应该有一种古雅的韵致,阅读这样的文字,会让人产生一种虽远犹近的生动的历史感。 余秋雨那些文化散文,如《道士塔》、《风雨天一阁》、《一个王朝的背影》、《千年庭院》、《抱愧山西》等等,都从某一处历史遗迹说开去,在一种家国情怀之下,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觉遗恨,或是欣赏,或者赞叹,将自己的情感与景物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历史与现实融会贯通,引领读者与之共鸣。

其次,写作文化散文,作为文化的讲述者,要有一种文人的自觉,有知识分子的那份责任感,说古道今,激扬文字,总归要为人间情暖。 这就是笔墨的价值。正因如此,这样的文章里面,往往蕴涵着一股“气”,或是悲天悯人之心,或是大义凛然之气,或者怒发冲冠,总而言之,在文字里,你能够读出他的胸怀。这就排斥那种居高临下的生硬说教,因为,那一来虚假,二来没温度,只能让人敬而远之。

最后一点,就是语言要有文理哲思,要精确明了。 虽然不是论文,但要有论文的精要;不是哲学,但要富于哲思。文字应有一定的深度,不能是那种言尽意穷的“大白话”,白开水不行,一定要有滋有味才行。但同时,也不能古奥难懂,板起面孔,端起架子。板起面孔说话,谁都不爱听。怎样能够把那些冷僻的、深奥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甚至轻松幽默的语言讲明白,这是一种功夫。作家的散文与学者的论文,二者语言上的不同,也许就在这里罢。运用语言上,作家往往更强调“文”,而学者强调的则是“理”,虽然彼此可以相互借鉴,但却不能完全互换,否则,就会搞得文不文,理不理,模样很难看。

以上所说,仅为个人的一点体会,不妥处,还望老师和文友们批评指正!

最后,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谢谢!

作者简介:李汉君,自幼喜书,但读得多,写得少。及长,不过数年知青,数年医生,数年编辑,随波而逐流,漂忽兮不定。转任文吏,缝裁嫁衣,方坐得几年小吉普,转眼又成田舍翁。于是复又埋首书堆,重操楮墨;煮字炼词心缱绻,纸上谈兵意沛然,无他,性本书生。[1]

作者简介

李汉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