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果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漿果楝 |
中文名:漿果楝 別 名:亞羅椿、 苦亞羅椿、哈皮仿、秧勒 拉丁學名:Cipadessa baccifera (Roth.) Miq.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芸香目 亞 目:芸香亞目 科:楝科 亞 科:楝亞科 族:杜楝族 屬:漿果楝屬 種:漿果楝 帝汶島。 |
漿果楝(jiāng guǒ liàn),學名 Cipadessa baccifera (Roth.) Miq.,俗名:灰毛漿果楝,別 名:亞羅椿、苦亞羅椿、哈皮仿、秧勒,異名:Cipadessa cinerascens Rhus blinii Melia baccifera Cipadessa sinensis Cipadessa fruticosa Cipadessa fruticosa var. cinerascens Cipadessa baccifera var. sinensis ,屬於雙子葉植物綱,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泰國,越南至印度尼西亞(爪哇),帝汶島及菲律賓。 [1]
漿果楝形態特徵
漿果楝是 灌木或小喬木,高1—10米;樹皮淡褐色;小枝幼時被細柔毛,後漸無毛。葉連柄長8—25厘米,葉軸被疏柔毛至無毛,有小葉4—6對;
小葉對生,膜質,長卵圓形至橢圓形,長1.5—8厘米,寬1—3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闊楔形表面無毛或沿中脈有疏柔毛,背面沿中脈和側脈被稀疏、緊貼的長柔毛,側脈8—10對、纖細;
具短柄。圓錐花序長8—13厘米,近無毛。花白色或淡黃色,徑約3毫米;萼5齒裂,裂齒闊三角形,外面被細柔毛,花瓣膜質,長橢圓形,長約2.5毫米,短尖,近無毛;
雄蕊管無毛,花葯卵形,無毛;子房無毛。果紫紅色,徑約4毫米。花期4—6月,果12—2月成熟。
漿果楝生長環境
漿果楝 生長於海拔500—1600 米的常綠闊葉林,鐵刀木林、疏林、灌叢中,常見。
漿果楝分布範圍
產滬西、龍陵、耿馬、思茅、普文及西雙版納。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泰國,越南至印度尼西亞(爪哇),帝汶島及菲律賓。
漿果楝主要價值
根或樹皮治瘧疾、感冒、腹瀉、痢疾、皮膚瘙癢、外傷出血。 漿果楝 【藥 名】:漿果楝 【拼 音】:JIANGGUOLIAN
【來 源】:為楝科植物漿果楝屬漿果楝的根及樹皮。
【功 效】:疏風解表、祛濕止痢、祛風止癢。
【主 治】:治外感風熱、咳嗽、少痰、發熱、濕熱痢疾、皮膚瘙癢。
【性味歸經】:苦,涼。肺、膀胱、小腸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服,9一20克。
【別 名】:亞羅椿、苦亞羅椿、埋皮紡、秧勒(傣族語)、老鴉樹、老鴉飯(雲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我國雲南西部和南部。
【拉丁名】:漿果楝 Cipadessa baecifera Miq
【考 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傣藥】埋皮仿,哈皮仿,秧勒(西傣) :全株治瘧疾,感冒,腹瀉,痢疾,皮膚瘙癢,外傷出血《滇藥錄》。【景頗藥】wangchi;根治鵝口瘡《德宏藥錄》。【佤藥】考米西襪:功用同景頗族《德宏藥錄》。【德昂藥】亞甸椿,買姜謝:功用同景頗族《德宏藥錄》。
根及樹皮:苦,涼。疏風解表,截瘧。用於瘧疾,感冒,泄瀉,痢疾,皮膚瘙癢,外傷出血。
漿果楝野外採集
中文種名 漿果楝 拉丁學名 Cipadessa baccifera (Roth.) Miq. 科名 楝科
採集時間 2010年11月07日 採集地點 雲南麻栗坡縣董干鎮 採集人 王智、楊珺、譚英 採集樣品類型 果實、 引種材料類型 種子、 生活型 旱生、灌木、常綠、陽性
生態環境 山腰、泥土、灌叢、路旁、 群落及主要伴生植物 木荷、紫珠、杉林、紫莖澤蘭 花顏色 淺黃 果實顏色 紫紅 種子顏色 黃褐 莖顏色 灰褐 葉子顏色 綠
花期 3-10 果期 9-11 平均鮮重(kg/m2) 3-5 平均乾重(kg/m2) 1-3 單位面積株數估算(株/ha) 300 分布 普遍、 地區蘊藏量評估 豐富 標本鑑定人 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