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果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漿果莧,別名:地苓莧、地靈莧、野莧菜藤,拉丁文名:Cladostachys frutescens D. Don. 莧科、漿果莧屬攀援灌木;莖長2-6米,多下垂分枝,幼時有貼生柔毛,後變無毛。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少數心狀卵形,頂端漸尖或尾尖,基部寬楔形、圓形或近截形,常不對稱,兩面疏生長柔毛,後變無毛;漿果近球形,直徑4-7毫米,紅色,有3條縱溝,下面具宿存花被。種子1-6,扁壓狀腎形,黑色,光亮。花果期10月至次年3月。[1]
全株供藥用,祛風除濕、通經活絡,治風濕性關節炎,風濕腰腿痛等,燉豬肉吃,治夜盲。[2]
僳僳藥
俄神莫:全草治關節炎,風濕《怒江藥》。
壯藥
菜欽茄,長生扣:根、莖、葉用於風濕關節炎,腰骨痛《桂藥編》。
全株:淡,平。祛風利濕。用於風濕關節痛,泄瀉,痢疾。
形態特徵
攀援灌木;莖長2-6米,多下垂分枝,幼時有貼生柔毛,後變無毛。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少數心狀卵形,長4-15厘米,寬2-8厘米,頂端漸尖或尾尖,基部寬楔形、圓形或近截形,常不對稱,兩面疏生長柔毛,後變無毛;葉柄長1-4厘米,無毛。總狀花序腋生及頂生,再形成多分枝的圓錐花序;花軸及分枝有貼生柔毛;苞片窄三角形,長約1.5毫米;小苞片卵形,長約1毫米;花梗長約1毫米;花直徑2-3毫米,有惡臭;花被片橢圓形,長1.5-2.5毫米,淡綠色或帶黃色,果時帶紅色,在花期後開展或反折,頂端圓鈍,無毛;雄蕊花絲上端離生,基部連合成極短的杯狀;柱頭3,長1-1.5毫米,圓柱狀,果時反折。漿果近球形,直徑4-7毫米,紅色,有3條縱溝,下面具宿存花被。種子1-6,扁壓狀腎形,黑色,光亮。花果期10月至次年3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2200米山坡林下或灌叢中。
分布範圍
產四川、雲南、西藏、貴州、廣西、廣東、台灣。印度、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及大洋洲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