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济南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济南,简称“济”,别称泉城,是山东省省会、副省级市、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10个区、2个县,总面积1024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6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46.04万人,城镇人口537.89万人,城镇化率72.1%。
济南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中西部、华北平原东部边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 ,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北连首都经济圈、南接长三角经济圈,东西连山东半岛,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经济轴上的重要交汇点,环渤海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被称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济南八景闻名于世,是拥有“山、泉、湖、河、城”独特风貌的旅游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济南已成功举办亚洲杯、全运会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中国艺术节等多项国际和国家级盛会,2015年举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016年4月举办中国绿公司年会,12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19位 ,并举办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201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支持济南建设国家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 ;2019年1月,进入“亚洲城市50强”,跻身“全球二线城市”。[1]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49年5月,济南市下辖第一至第十一共11个区。 1950年,济南市下辖区改为市区6个、郊区5个。1951年4月17日,撤销直属乡,设立郊六区。1954年合并调整为市、郊各5区。
1987年4月11日,撤销济南市郊区、历城县,设立济南市历城区,以原历城县的行政区域和原郊区的洪家楼镇、华山镇、王舍人镇为历城区的行政区域。将原郊区的北园镇划归天桥区。
2001年6月26日,撤消长清县,设立济南市长清区,辖长清、平安店、归德、孝里、马山、五峰山、万德、张夏、崮山9镇和双泉、武家庄2乡、613个行政村。
2016年12月22日,撤销章丘市,设立济南市章丘区,以原章丘市的行政区划为济南市章丘区的行政区域。
2018年6月19日,撤销济阳县,设立济南市济阳区,以原济阳县的行政区域为济阳区的行政区域。
2019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地级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莱芜区,以原莱芜市莱城区的行政区域为莱芜区的行政区域;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

区划详情

截至2019年2月,济南市共辖12个县级行政区,包括10个市辖区、2个县,分别是市中区、历下区、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区、济阳区、莱芜区、钢城区、平阴县、商河县。济南市人民政府驻历下区龙鼎大道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南依泰山,北跨黄河,背山面水,分别与西南部的聊城、北部的德州和滨州、东部的淄博、南部的泰安交界。
济南市位于北纬36°40′,东经117°00′,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

地形地貌

济南地形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境内主要山峰有长城岭、跑马岭、梯子山、黑牛寨等等。山地丘陵3000多平方千米,平原500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108.4米,最低海拔5米,南北高差1100多米。
济南之所以泉水众多,是因为它的独特地形地质构造。济南处在山东省的心脏地带,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正好把它夹在中间,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高差达500多米,市区的地势自然也就随之南高北低,这种南高北低的地势,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向城区汇集。
济南地下是可溶性灰岩,在漫长地质变迁年代,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和长期溶蚀,形成了大量溶沟、溶孔、溶洞和地下暗河,成了能够储存和输送地下水的地下管网。济南南部山脉大量的地下水,沿着石灰岩地层潜流,纵横交错,一路向北,遇到了北郊组织紧密的岩浆岩的阻挡,如同一面天然设置的石墙,将水脉阻断拦蓄。最终,拦蓄在这里的大量地下水,凭着强大压力,沿地下连接地表的许多裂缝和通道,一股脑的涌出地面,于是就出现了天然涌泉。也正是这样的地质构造,使得济南虽然处在河北平原和鲁北平原地震带上,但地下的震动,却可以被地下水最大限度的有效缓冲。

气候

济南地处中纬度地带,由于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3.8℃,无霜期178天,气温最高42.5℃(1955年7月24日),最低气温零下19.7℃(1953年1月17日)。最高月均温27.2℃(7月),最低月均温-3.2℃(1月)。年平均降水量685毫米。年日照时数1870.9小时(2009年)。
冬季亚洲大陆北部形成了蒙古高压,济南被极地大陆气团所控制,常受来自北方冷空气侵袭,寒冷晴朗,雨雪较少,多偏北风。夏季受热带、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天气炎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多偏南风。春季和秋季是冬季转夏季、夏季转冬季的过渡季节,风向多变。一年之中,在不同季节,济南市处在不同大气环流控制之下,构成了春暖、夏热、秋爽、冬冷四季变化分明的气候。济南冬季长达136~157天,一般在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夏季为105~120天,一般在5月下旬至9月上旬;春、秋季最短,都不足两个月。加之三面环山的地形,令水汽和热空气回流聚集不宜扩散,多于一般北方城市的夏季降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