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浮浪幼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重定向自浮浪幼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浮浪幼虫(学名:Planulozoa)亦称浮浪幼体或实囊幼虫,为海产腔肠动物的幼虫;一型可自由游泳或爬行的幼虫,常见于腔肠动物门(水母珊瑚、海葵等属之)中的许多种。体或多或少呈圆柱形或卵形,并长有众多用来移行的纤毛(微小的毛状突出物)。

是副同源异形基因动物的一个演化支,不同学者对其定义有所差异,现在多被用以指称包含刺胞动物门与两侧对称动物的演化支,为扁盘动物门的姊妹群,但其原始定义将扁盘动物门也包含其中,即将浮浪幼虫样动物视为副同源异形基因动物的异名(senior synonym)。

副同源异形基因动物(扁盘动物、刺胞动物与两侧对称动物)皆具有Zic基因,但浮浪幼虫样动物(刺胞动物与两侧对称动物)的Zi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具有Zoc与ZF-NC这两个结构域,扁盘动物的Zic基因则阙如。

生物形态

刺胞动物体的两种基本形态。

水螅体(polyp;柄状附著型成体)与水母体(medusa钟状或伞状自由游泳型成体)皆可产生之[1]

外形特征

有腔肠动物所共有的幼虫形态,体呈长椭圆形,外胚层细胞排成一层,形成囊胚壁,内腔(囊胚腔)的全部或一部分充有内胚层细胞。外胚层细胞具有纤毛,用以在中游泳。

生活环境

十字水母类的浮浪幼虫因缺少纤毛,不能进行游泳,而藉细胞的变形运动作匍匐活动。从囊胚到浮浪幼虫的形成是通过内陷、移入、层裂等方式进行的。浮浪幼虫游泳以后,固着于其他物体上,生出口和触手等而发育成小型螅形体,即水螅幼虫,继而向水螅体发展。

生长繁殖

外浮浪幼虫虽然一般都是由受精卵卵裂经过囊胚而形成的,但是在钩手水母(Gonionema)等,则是由水螅体的体壁直接出芽生出浮浪幼虫。栉水母类一般均无浮浪幼虫[2],但寄生栉水母(Gastrodes)则有浮浪幼虫。

视频

如何喂食珊瑚、海葵和贝类

肉食水母被几百只海葵瞬间吞食

参考文献

  1. 刺胞动物门,道客巴巴,2015-1-21
  2. 栉水母动物门,个人图书馆,20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