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浮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浮脉是指手指轻按即得,重按稍弱的脉象。摸到浮脉表示病人有外感,其病轻浅,外邪刚进入人体,人体的正气尚强,与外邪相争斗,将脉气鼓动于外,所以脉象显浮而有力。

脉象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的部位表浅、浮在皮肤上,手指轻按即可摸到搏动,重按稍减,但不空泛无力。

机理分析

浮脉的形成,多因外邪侵袭肌表,体内卫阳之气抵抗外邪则正气外充,阳气浮越,鼓于表而致脉浮。如《诊宗三昧》所载:“浮为经络肌表之应,良由邪袭三阳经中,鼓搏脉气于外,所以应指浮满。”这表示机体对疾病抵抗力的增加。若里虚血脱,气浮于外,则脉气不能内潜,有如浮荡精败,浮散神消。正如《诊宗三昧》所载:“病久而脉反浮者,此中气亏乏,不能内守。”故脉呈浮大而无力之象,表示机体衰弱,抵抗力低下,心脏极度衰弱,是[[]]阳气外脱的先兆。

主病 主表证,表实证或表虚证;亦见于虚阳浮越证

浮脉主表,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部位,邪袭肌腠,卫阳奋起抵抗,其病轻浅,外邪刚进入人体,人体的正气尚强,脉气鼓动于外,脉应指而浮,故浮而有力。如果表证脉见浮而无力,说明患者平时体虚、卫气弱,为表虚证的表现。若内伤久病体虚,阳气不能潜藏而浮越于外,亦有见浮脉者,必浮大而无力,是阳气浮越、病情危重的表现。

相兼脉主病

表浮脉相兼脉常见类型及主病

相兼脉

主病

浮紧脉

多见于外感寒邪之表寒证,或风寒痹病疼痛。

浮缓脉

多见于风邪伤卫,营卫不和的太阳中风证

浮数脉

多见于风热袭表的表热证。

浮滑脉

多见于表证夹痰,常见于素体多痰湿而又感受外邪者。[1]

鉴别诊断

洪脉与浮脉在浮取时脉体均清晰,其区别是洪脉应指力量常大于浮脉,在中取时脉力并不减弱,反较浮取时增强;而浮脉轻取有力,稍重按(中、沉取)则脉力减弱。

濡脉以细软无力,轻取即得,稍按脉力微弱为特点,实际上是浮、细、虚三种脉象的复合脉,主病以湿、虚为多,可见于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等。[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