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南华侨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海南华侨中学(Hainan Overseas Chinese Middle School),简称侨中,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是海南省一级中学,海南省重点中学.

海南华侨中学创办于1938年,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华侨中学。1992年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中国名校”。[1] 校址原在云南保山,后迁往贵州清镇,再迁至四川江津,1946年搬迁到现址。学校先后荣获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等荣誉。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分高中部、初中部、美丽沙三个校区,占地450多亩,现有约150个教学班,7000余名学生,有近600名专任教师。 [1]

中文名;海南华侨中学

外文名;Hainan Overseas Chinese Middle School

简 称;侨中

创办时间;1938年

类 别;公办高中

属 性;海南省教育厅直属中学

主管部门;海南省教育厅

现任领导;汪娟(校长)

校 训;崇德尚学,远志笃行

地 址;初中部:海南省海口市蓝城大道18号

高中部:海南省海口市海秀路59号

主要奖项;海口市属省重点中学

海南省一级甲等学校

知名校友;陈艺林刘仁伍陈蔚文张海国

历史沿革

海南华侨中学的前身,曾先后名为昆明私立育侨中学、国立第一华侨中学、国立第二华侨中学、国立第一侨民中学,是中国最早的华侨中学。

抗日战争初期,由于香港和东南亚各国相继沦陷,侨胞纷纷送子女回国求学。1938年创立了昆明私立育侨中学。

1939年11月28日,国民党行政院召开第440次会议,由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先生批准筹建国立华侨中学。

1940年5月24日,国立华侨中学在云南省保山县落成,校长由曾在法国里昂大学留学的刘石心先生担任。

1941年,将1938年创立的昆明育侨中学并入,同年,国立华侨中学改称为国立第一华侨中学。

1942年,因突遭日军飞机轰炸,校址迁到贵州省清镇县五里侨乡。

1944年9月,国民党教育部决定将国立第一华侨中学与国立第二华侨中学合并,校址迁往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五福场。

抗战胜利后,为了便利侨胞子弟入学,于1946年搬迁到海南岛海口市现址,校长为卢宗敏先生。次年5月,改名为国立第一侨民中学。

1950年4月,海南岛解放,国立第一侨民中学更名为广东海南华侨中学。

文革”期间,改称为海南人民中学,继又改为海口市第五中学。

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恢复校名为广东海南华侨中学。

1988年海南建省,校名定为海南华侨中学,属海南省重点中学。 [2]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学校教学区建有高中综合教学楼、初中行政教学楼、科学馆、电教馆、图书馆、教育培训中心、体育馆、体育场、小礼堂。高中综合教学楼8层,有行政办公室20间、教师办公室13间,中小型会议室5间,教室按53个教学班级设计。初中行政教学楼6层,有行政办公室12间、教师办公室10间、500平方米的舞蹈排练厅1间、音乐教室1间,教室按40个教学班级设计。科学馆建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学生服务部、心理驿站工作室等。电教馆建有美术室2间、心理多媒体教室1间、音乐室2间、通用技术活动教室2间、学生机房2间,舞蹈室1间。图书馆建有1个可容500人的多媒体教室,藏书室2间、教师学生阅览室3间、共藏书近7万册。教育培训中心建有2400平方米,15间教室。室内体育馆11000平方米,建有羽毛球场、排球场,可容纳1500人。体育场建有400米跑道的标准塑胶运动场、15个篮球场、7个排球场。小礼堂可容纳500人座。生活区建有6栋6层学生公寓楼,内设2个食堂和2间超市。2个学生食堂分别是3000平方米和2000平方米。 [3]

办学规模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分高中部、初中部、美丽沙三个校区,占地450多亩,现有约150个教学班,7000余名学生。 [1]

师资力量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近600名专任教师中,中高级职称接近八成,其中正高级教师6人,特级教师6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的2人,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近200人;有卓越教师工作室3个、特级教师工作室6个、青年骨干教师助推站7个、名师工作坊5个。 [1]

==办学成果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2010年海南华侨中学高考一本率80.86%,一、二本率98.13%,连续四年蝉联海南省第一;800分以上47人,700分以上425人,共有37名同学总分进入海南省高考前100名,有4名同学高考综合分进入理科前10名,其中有6名同学考上清华或北大。从单科成绩上看,林果、张珽舰两位同学分别获得语文、物理科海南省第一名的好成绩。此外,海南华侨中学学科竞赛也取得喜人成绩,6名同学生物奥赛进入海南省前10名; 3名同学获海南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有多名同学在英语联赛中获海南省一等奖。

2010年,中考满分率、优秀率、合格率名列海南省第一;研究性学习创新成果、科技小发明和特长生在国家、省、市学科学艺比赛中名列前茅,共获得奖项近500人次;同时,海南华侨中学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各项教学教研活动成绩斐然:共获10多项全国一等奖和20多项省一等奖。

2013年海南高考成绩25日出炉,海南文理科状元双双花落海南华侨中学。该校高三(2)班学生何中华以总分938分(综合分900分+会考分38分)获得海南省理科最高分;高三(34)班的李虹洁以总分930(综合分891分+会考分39分)获得海南省文科最高分。 [4]

2007年、2008年海南华侨中学获全国“多威杯”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冠军;2009年6月代表中国参赛的学校男子田径队出征在爱沙尼亚举行的世界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获4金、1银、1铜,名列团体总分第5名;2010年8月获全国中学生暨体育运动学校田径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11月获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第一名,12月获省中学生广播体操比赛一等奖;学生合唱团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各民族少儿合唱比赛及电视汇演活动”银奖,殷力甫老师获全国唯一的“指挥奖”,2011年1月获合唱比赛全国最高奖——“小百灵”奖。

教师成绩

海南华侨中学93%以上教师参与了课题研究,每年在各级报刊发表论文在100篇以上,多项课题成果获国家、省、市级奖励。由吴建东校长主持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形成以及学生选课指导手册》被国家教育部课改中心选为全国课改培训教材中的案例;学校团委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该校教师和学生的论文分别获得APEC国际科技论文一、二等奖。为此,中央电视台与省市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与省市报纸多次报道学校教育教学的丰硕成果。由于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英才,由于在教学方面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学校在国内外,尤其在东南亚一带享有很高的声誉。 [5]

所获荣誉

截止到2013年学校荣获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普通高中课改实验学校”、“国家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科学教育基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海南省一级甲等学校”、“海南省人才建设成果显著单位”等荣誉称号。 [6] 2007年,学校成为国家汉办设立在海南唯一的“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 2009年被海南省教育厅确认为“俄罗斯学生交流基地”。

2019年2月,获评首批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 [7]

2020年7月,被教育部确认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 [8]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名

校名由民革主要创始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香凝女士题写。 [1]

校徽

蔚蓝色的大海上,一轮朝阳喷薄而出、振飞的雇翅,比翼高翔。

校徽简洁明快的构图、主题鲜明地展示出海南华侨中学,正以她簇新的教育理念、深厚的人文涵养,托起祖国的太阳、让青少年如维度展翅在理想的天空。

图中的红色的圆球,不仅仅象征中学生像朝阳蒸蒸日上;其下端的一弯蓝色的弧线,又完如托起太阳的张开的双臂;还因它半托着圆球,形似一架地球仪,因而又象征海南华侨中学面向东南亚面向世界的高度开放性的办学特色。旭日中的一对翅膀,健美而刚动,极具动感、象征了侨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起飞的平台,构图简洁而寓意深远。

校徽色彩只取红与蓝两种颜色、意在明快简约,突出以大海衬托红日、以朝阳映照鹰翅、寓含学校的育人育才之教育与学生的成人成才之成长,正互相辉映,色彩对比鲜明,内涵层次清晰,形象地揭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1]

精神文化

校训

崇德尚学,远志笃行

“崇德”,以“德”为尊,鲜明地体现了学校“育人为本”的办学指导思想。其“德”既是“德智体美”之“德”,是指导学生的一面旗帜,也是“德高为范”之“德”,是引领老师提升的一道标杆。

“尚学”,是尊重知识,喜爱学习,乐于学问。在当今信息密集,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唯有广取博学,才能深厚其学识,开阔其视野,并在求知中磨练其意志。

“远志”,就是要胸怀理想,志向远大。“志不远大,虽学不成”,“人无善志,虽勇必伤”。当今中华能起,欣逢盛世,然市场经济,多有诱惑。志不远,则易陷于近利;志不大,则常矜于小成。崇高的理想,是 辉煌的太阳,是火红的路标,引领侨中师生迎接挑战,勇攀高峰。

“笃行”,就是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地躬行实践。只有对事业对学习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知行合一,才能真正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用一行行酒满汗水的探索求真的脚印,走出一条为祖国服务的人生之路。 崇德尚学,远志笃行,八字核训,勉励海南侨中师生从悠久的传统中,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1]

校歌

《国立第二华侨中学校歌》

陈树人;词

张定和;曲

绵绵华胄,浩浩寰瀛,

海外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祖国是我们的第二家庭。

归来, 展望河山带砺沐,受 五千余载文明,

我们经过时代烘炉的锻炼,一堂亲爱精诚。

归来 ,展望河山带砺沐,受 五千余载文明,我们经过时代烘炉的锻炼,一堂亲爱精诚。

努力学业,勇往迈进,为祖国贡献力量。

努力学业,勇往迈进,为侨胞争光荣。 [1]

校风

博学笃志,切问深思

学风

自主好学,勤于实践

教风

严谨求实,敢于创新 [1]

社团文化

海南华侨中学学生联合会 海南华侨中学国际部学生联合会 海南华侨中学社团联盟

海南华侨中学校园之声广播站 海南华侨中学国旗队 海南华侨中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海南华侨中学辩论协会 海南华侨中学又一戈戏剧社 海南华侨中学摄氏度影像社

海南华侨中学科技社 海南华侨中学光-吉他社 海南华侨中学热土文学社

海南华侨中学阳光英语社 海南华侨中学图思画鸣动漫社 海南华侨中学Restyle韩语社

海南华侨中学和风日语社 棋兵团象棋社 海南华侨中学翼次元羽毛球社

海南华侨中学心理社 海南华侨中学环保社 海南华侨中学武术社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 职务 姓名
  • 海口市教育局党组书记、海南华侨中学校长 汪娟
  • 党委书记 刘志力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阳
  • 副校长陈阳王千学、朱世军 [9]

历任领导

  • 时期 姓名 任期
  • 海南华侨中学 王继源 2012年-2014年
  • 曾纪宁 2007年-2012年
  • 吴建东 2002年-2007年
  • 林天麒 1995年-2002年-2007年
  • 广东海南华侨中学,海南华侨中学 陈家农 1984年-1995年
  • 东海南人民中学、海口市第五中学、广东海南华侨中学 陈修发 1963年-1984年
  • 广东海南华侨中学 林鸿泰 1961年-1963年
  • 林茂森 1961年-1961年
  • 冯立奇 1957年-1960年
  • 孙松君 1956年-1957年
  • 林道廉 1954年-1956年
  • 陈世旻 1952年-1954年
  • 曹文崇(代理校长) 1951年-1952年-1954年
  • 冯裕孚 1951年
  • 国立第一侨民中学、广东海南华侨中学 黄琴 1950年-1951年
  • 国立第一侨民中学、广东海南华侨中学冯维仁 1949年-1950年
  • 何志湖 1948年-1949年
  • 国立第二华侨中学、国立第一侨民中学、广东海南华侨中学卢宗敏 1945年-1948年
  • 国立第二华侨中学、国立第一侨民中学、广东海南华侨中学卢宗敏李次温 1944年-1945年
  • 国立华侨中学第二校、国立第二华侨中学、国立第一侨民中学、广东海南华侨中学卢宗敏王德玺 1941年-1944年
  • 国立第一华侨中学、国立第二华侨中学、国立第一侨民中学,是中国最早的华侨中学。刘石心 1940年-1944年
  • 私立育侨中学、国立华侨中学杨少任卢蔚民 1941年
  • 私立育侨中学、国立华侨中学杨少任 1941年
  • 林超 1938年-1941年 [10]

知名校友

陈艺林,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30年生,中国海南省海口市人。《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分类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植物志》、《太原植物志》学术顾问,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理事和该会科技委员会委员。

刘仁伍 ,海南侨中1972届校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管理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海南大学兼职教授。曾任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行长,现任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 陈蔚文,学历研究生(法国巴黎第七大学Xavier一Bichat医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台盟中央常委、广东省委会主委,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所长。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

陈英华,1985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当时为广州中医学院)医疗专业,在学生科任科员,1990年10月起历任学生科副科长、学工部代理副部长、教务处代理副处长,1993年10月任党委组织部副部长,1996年6月任党委组织部部长,1998年10月任人事处处长,1999年7月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首席教授。 [11]

陈川熙,海军工程大学副校长。海南侨中高中1968届校友,1969年2月入伍,1969年6月入党。历任解放军某师某团排长,副连长司令部参谋,副科长,某营营长;1999年6月任海军工程大学副校长。2001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伍业刚,博士,美国生态学家。海南侨中67届校友。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1987年赴美留学,1991年获博士学位,1990年到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2009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客座教授研究员。现为美国生态工程公司主任生态学家。

李本钧,历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广东省揭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国侨联副主席。现任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副部级)。

王光兴,椰树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第八、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海南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海口市第十、十一、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中国首届创业企业家等荣誉。 [12]

姚小芹,海南侨中高中1956届校友,国家级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资深委员。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一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多年从事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及部件研究,船用内燃机设计、研究、制造。

张海国 ,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男,1950年11月生,汉族,海南海口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1973年11月参加工作,197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四届海南省委委员,省政协副主席。 [13]

陈冰,中国流行乐女歌手、影视演员,1990年5月1日生于吉林省延吉市,2014年,参加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的比赛,获得那英组亚军、全国8强 [14] 。

吴宣仪,中国流行乐女歌手、影视演员,1995年1月26日出生于海南省海口市,女子演唱组合宇宙少女、火箭少女101成员 [15]

视频

海南华侨中学唯美校园风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