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質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海洋地質學是大陸地質學在海洋中的發展,採用航磁、海洋重磁、遙感[1]、深潛、深海鑽探、深海電視和照相、水聲、激光及計算機等技術,從地球物理、構造地質地貌、地層及沉積學、地球化學等方面,開展海洋調查及研究工作。
簡介
海洋地質學是研究地殼被海水淹沒部分的物質組成、地質構造和演化規律的學科。研究內容涉及海岸與海底的地形、海洋沉積物、洋底岩石、海底構造、大洋地質歷史和海底礦產資源。它是地質學的一部分,又與海洋學有密切聯繫,是地質學與海洋學的邊緣科學。
研究意義
海洋覆蓋面積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它是全球地質構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沉積作用的天然實驗室。海底蘊藏着豐富的礦產資源,是人類未來的重要資源基地。海洋環境地質和災害地質直接關係到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海洋地質調查還是海港建設、海底工程和海底資源開發的基礎。因此,海洋地質學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發展簡史
1872~1876年英國「挑戰者」號進行環球海洋調查,第一次取得深海樣品,發現了深海軟泥和錳結核。1891年由英國的默里和比利時的勒納爾將這次凋查成果編製成第一幅世界大洋沉積分布圖及寫成《海洋沉積》一書,標誌着近代海洋地質研究的開始。
「挑戰者」號之後的幾十年間,海洋地質的研究進展甚微。1925~1927年,德國「流星」號調查船遠航南大西洋,首次採用電子回聲測深技術揭示了深洋底崎嶇不平的地形,發現了縱貫整個大西洋的中央海嶺;又用柱狀取樣管取樣,進行樣品的岩石學和礦物學研究,並首次推算了深海區的沉積速率。
20~30年代,荷蘭地球物理學家芬寧·梅因納斯等使用潛艇在爪哇海溝和波多黎各海溝進行海洋重力測量,發現了與海溝有關的顯著的重力負異常。這對海底構造,乃至全球構造理論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1936年,美籍加拿大地質學家戴利用濁流解釋海底峽谷的成因,推動了海底地貌學和沉積學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海上戰爭的需要,許多國家致力于海底地形研究,繪製了一批詳細的海底地形圖;並大力開展聲在水中傳播規律的研究,為發展海洋地震勘探技術打下了基礎。戰後,由于海底油田開發的需要,海洋地質調查蓬勃發展。1947~1948年,瑞典國立海洋研究所所長彼得松率領瑞典「信天翁」號作環球深海考察,採用真空式活塞取樣管取得長達23米的柱狀樣,研究了大洋沉積物的結構、厚度和沉積速率,並採用人工地震法研究海底構造。
相關院校
共有8所,分別是:浙江大學[2],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武漢)、南京大學、同濟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也有此類專業。
視頻
海洋地質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遙感是什麼意思 ,搜狐,2019-11-19
- ↑ 浙江大學到底有多難考? ,搜狐,201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