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采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海洋采矿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汉字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2]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名词解释
海洋采矿是一项涉及诸多学科的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海洋采矿涉及海洋资源的勘探、采矿、选矿与冶炼方面的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海洋资源的勘探必须使用最先进的勘察手段,查明海底资源的分布及品位、资源数量、资源环境,显然这绝非易事。深达五六千米的海底,水的静压可达五六百个大气压。如果要算海底最深的马利亚纳海沟(深达11036 m),压力将达到1100 多个大气压,因此,海洋采矿技术难度大,必须借助仿生学研究潜人深海底的耐高压的采掘设备和机器人。制造这种水下设备和机器人的技术难度完全可与进入宇宙空间的技术相比拟。就水下机器人来说,它是载体系统、电控系统、声学系统、水声通信、图像压缩与处理、计算机体系结构、人工智能、高效能源、流体力学、深潜技术、水面收放技术等多项高技术的集成。美、日等国虽有可潜入4000~6000 m深的海底潜水器,我国也已研究出可潜入6000 m 深处的水下机器人,但要达到采掘生产的实用阶段,还要走很长一段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都在研究深海底锰结核的采集与扬升技术。至于深海钴壳矿床与热液矿床,因为是坚硬的固体矿床,比锰结核的开采难度要大,还需研究深海的水下破碎技术。
矿产资源
海洋占整个地球面积的71%,约3.6亿平方公里。调查结果表明,陆地上的许多金属和非金属矿在海洋中都已发现,而且有些矿藏的储量巨大。海底矿产资源主要分为海水中溶解的矿物、海底表层矿床和海底基岩矿床。
海水中溶解的矿物。世界海洋中约有13.7亿立方公里海水,其中含有80多种元素,人们较为熟悉的有60多种。
海底表层矿床。海底表层矿床大都呈散粒状或结核状,存在于海底各类松散沉积层中,可以用采矿船进行开采。这种矿床根据所处位置又分为大陆架资源、大陆坡大陆裙底资源和深海底资源三种。在大陆架上的海底表层矿床中,非金属矿物如贝壳或砂砾的数量占矿床总体积的50%以上。重矿物如钛铁矿和锡石数量仅占矿床总体积的10%以下。稀有和贵重金属如金刚石或金只占矿床体积的百万分之几。在深度范围为200~3500m的大陆斜坡上有两种重要的自生矿物资源,呈砂粒状、结壳状或结核状的磷钙土以及呈软泥状或块状的热液矿床。在3500~6000m的深海,最重要的矿物资源是遍布各处的锰结核,在洋底呈不连续分布,有的密集,有的稀疏,北太平洋被认为是密集区。其它深海的软泥中含有不同数量的二氧化硅、碳酸钙、铜和锌。
海底基岩矿床。海底基岩矿包括非固态的石油、天然气和固态的硫磺、岩盐、钾盐、煤、铁、铜、镍、锡和重晶石等。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分布范围最广,石油可采储量估计为1350亿吨。海底煤矿分布广储量丰富。
现状
我国大陆海岸线总长18000多公里,海域面积约有300万平方公里。从海底地貌上看,我国的四个海区中,不仅有大陆架区,而且有大陆坡和大洋底区,地貌类型齐全,但绝大部分海域是在大陆架范围内。我国大陆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宽的地区之一。我国大陆及海洋岛屿的海岸线总长约32000多公里,海岸线迂回曲折,为砂矿的富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勘探表明,我国的海洋矿资源蕴藏丰富,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初步勘探已发现面积100万平方公里的七个大型含油气沉积盆地,已探明的储量构造400多个,原油储量90~140亿吨之间,海滨砂矿探明储量达数亿吨,矿种60多种。
我国深海采矿技术的研究开发起步较晚,但已于1991年启动了为期15年的研究开发规划,经过,“八五”期间的攻关,已在开采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了一批阶段成果,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八五”期间,在中国大洋协会、冶金部和有色总公司的组织和支持下,长沙矿冶研究院和长沙矿山研究院作为深海采矿技术研究开发的两个主要承担单位,已研制出水力式和复合式两种模型集矿机,在剪切强度≤5 kPa的模拟沉积物上进行水下集矿,采集率达到85 %~95%;在30 m高的实验系统上完成了矿浆泵、清水泵、射流泵的水力提升和气力提升试验。
特点
由于海洋是一个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决定了海洋矿产开发具有与陆地资源开发所不同的特点。
(1)海洋环境条件恶劣,矿产开采必然拌有狂风、巨浪、海冰、高压、腐蚀等恶劣条件,开采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属于“三高”(高投资、高风险、高技术)工程。但是,为了在开发和占有海洋的竞争中取得主动,一些发达的国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用于海洋高技术的开发研究,并已获得了许多技术上的成就和经济上的利益,即使是人均占有资源居世界第一的俄罗斯,尽管国内经济一直低迷,也从没有放弃过对海洋高技术的研究。
(2)海洋采矿是涉及诸多行业和学科的高技术密集型的系统工程,如地学、机械、电子、通讯、冶金、化工、物理、化学、流体力学等学科和造船业、远洋运输业等行业支持海洋矿产的开发。同样,海洋采矿的发展势必促进这些行业和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这就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海洋采矿中应注意与其它海洋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此外在开采中还要注意保护海洋环境,避免污染和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即注意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所以需要精细的管理,以求获得最佳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4)国外实践表明,海洋(深海)矿产开采新技术,从开始研制到投入实际应用,通常需要10~20年的时间,周期较长。如日本从1975~1997年投资10亿美元,研究锰结核的勘探和技术开发,进入试采阶段;美国与日本几乎同期开始进行大洋矿区的勘探和采矿技术的研究,累计投资15亿美元;印度、英国、意大利等国也经过了长期的研究。可见各发达国家这种长期的投入研究不仅仅是解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主要是面向未来,是对未来的研究和投资。
(5)海洋矿产开发具有国际性的特点。海底矿产资源可能是跨国界或共享的,涉及各有关国家之间的利益,需要国际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参考文献
- ↑ 云端超市•第407期┃“说文解字,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篆书研究 主讲人:倪文东,搜狐,2022-10-28
- ↑ 为什么中国人会发明象形文字?,搜狐,20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