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埠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涂埠镇是永修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商业、交通中心。
涂埠镇位于九江市南部,永修县东南部,修河、潦河交汇处,修河自西向东横穿全境,将镇区分为南北两部分。京九铁路自北向南贯穿镇区;福银高速、316国道、昌九高速公路、昌九城际铁路穿境而过。县属白莲湖水产场在境内,镇西有革命烈士纪念塔。
全镇总面积为43平方公里,全镇户籍人口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万人,由涂埠镇和原永兴乡合并而成。下辖同心、新兴、康乐、富民4个社区涂埠、南洲、永北、兴杨4个行政村;东岸、杨师2个养殖场,镇政府驻蓝天大道。
江西省城一江两岸(赣江新区)的开发,使涂埠镇成为赣府新郊,是昌九工业走廊中段的重要城镇之一。是国家重点镇和江西百强乡镇。县属白莲湖水产场在境内,镇西有革命烈士纪念塔。[1]
历史沿革
明代万历年前,涂埠镇就已形成街市,相传有涂氏从九合圩涂家油榨来此摆摊营业,并在张爷殿(今农贸市场)至竹林港河段之间,设一摆渡埠头,故曰涂家埠。建国前夕称涂埠镇公所,建国初属一区。
清代康熙后,涂家埠车水马龙,帆楼林立。修水、武宁、奉新、靖安、安义各县独轮车、木帆船常汇集于此,商务日趋繁荣。
涂家埠旧街共9条,即上街头、下街头、正街、横街、河街、桥南街、王家街、蔡家街、杜家街。街道狭窄,最宽不过4米,路面均铺麻石。
永修县政府于1949年9月由艾城迁此。1951年称涂埠镇。1958年改涂埠公社,1981年复称涂埠镇。1997年,面积27平方千米,人口3.8万,辖上街头、下街头、涂山、山下渡、桥头、高山岗、内江、南津路、站前路、白莲10个居委会。2003年原永兴乡并入涂埠镇。
人民路原为县城的主要街道,全长3千米。上世纪80年代以后,县政府搬迁至新城。新世纪后,狭窄的人民路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政府在人民路北部100米处重建了一条平行的新街,为蓝天大道,代替原老街的功能。新的蓝天大道街道宽阔,居民稠密,层楼广舍,鳞次栉比,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涂埠镇东岸畜牧养殖场,面积0.90平方千米,人口1100人。建国前夕属一区仙井乡,1972年为永兴公社东岸大队。2003年由东岸村更名为现名,以辖区东岸嘴地片得名。
附:永兴乡位于九江市永修县东南部,距县城0.5千米。虬(津)永(修)公路、京九铁路穿境。县棉花生产基地之一。1950年属一区一乡,1958年改淳湖公社,1969年并入涂埠公社为永忠大队,1972年改称永兴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1.2万,辖永忠、洲上、老基、钩璜、南圩、仙洲、东岸、杨师、杨柳津、永兴10个行政村。
行政区划
全镇总面积为28.5平方公里,全镇户籍人口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万人,由涂埠镇和原永兴乡合并而成。镇与永丰、马口、立新、艾城、九合、三角等六个乡镇场为邻,镇辖富民、康乐、同心、新兴共4个社区,计158个居民小区;辖涂埠、南洲、永北、兴杨4个行政村;东岸、杨师2个养殖场,计63个自然村、78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蓝天大道。
全镇由自东向西流淌的修河分为南北两部分:修河南面是县城新城区和县委县政府所在地,以白莲湖为核心,又可分为建成区湖西区和快速扩展的湖东区以及新兴的城南工业区;修河北面为修河及其支流杨柳津河四面环绕的仿锤状的永北圩区,由镇政府所在地的县城老城区和城郊的6个行政村组成。城区依山傍水,一河两岸,一湖三区,加上以电子、服装、机械加工为特色产业的城南工业区和城郊型农业发达的北郊区。使我镇日渐成为京九线上昌九工业走廊中的快速发展的宜居、宜游、宜业的新型城市。
地理环境
涂埠镇位于修、潦河交汇处,东北隔杨柳津河与九合乡隔河相望,西滨修河与立新相邻,北杨柳津河绕过与艾城相邻,南与永丰相接。全镇总面积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948亩,林地面积1035亩,养殖水面3000亩。全镇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低丘岗地,北部系圩区平原。南部新城最高点海拔49。4米,北部涂埠最低点海拔17。5米,北部河圩平原东、西、北三面环河,西北偏高,东南略低,海拔多在19—24米之间,全镇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毫米。雨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主要为洪涝灾害。1954年与1955年连续两年发生历史上罕见水灾,县城一片汪洋泽国,县委县政府由此修筑了永北圩;1998年与1999年又遇百年大水,县委县政府又争取项目按百年一遇的标准加高加固永北圩,并在老城段修筑了防洪墙,从此老城区基本杜绝水患。全镇无霜期达260天,最高气温为七月的39。7度,最低气温为零下5度,一般气温21度。年平均气温16。9度。[2]
经济发展
涂埠镇距离九江市区约80公里,距离省会南昌市区约40公里,省城一江两岸(赣江新区)的开发,使涂埠镇成为赣府新郊,是昌九工业走廊中段的重要城镇之一。
全镇共有耕地面积6725亩,大力发展城郊农业,发展蔬菜种植业、畜禽养殖、水生有机蔬菜,产品远销南昌、九江、武汉三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乡镇个私经济占了全县2/3,现镇城内个私经济业主达1700家,2005年完成城方财政收入853万元,荣获江西省“百强乡镇”的佳誉,是全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小城镇之一。
城镇建设主动策应县委、县政府打造省会城市卫星城,融入环鄱湖城市群战略部署。着力打造永修“一河两岸、一湖三区”城市大建设格局,以白莲广场、建昌广场为中心,以社区建设为窗口,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展示了日新月异的永修人的精神文明风貌。修河两岸,以老城蓝天改造和新城的大建设,市民素质提高、精神文化日趋丰富,成为适宜人居和各界人士投资兴业的热土。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农业强镇,工业富镇,商留活镇,科技兴镇”的构思,积极实施“稳粮棉、扩蔬菜、兴水产、强企业、壮非企”的发展战略,抓重点,调结构,求突破,促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以粮食、水产、蔬菜、养殖等四大主导产业为支柱的城郊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迅猛发展;县城工业园区全面启动,以纺织、服装、建材、包装、加工、服务等为重点,一批能耗低,保护城市环境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和商留物流项目落户园区,个体私营企业大军蓬勃崛起,成为镇经济的一大支柱;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6年实现GDP16453万元,财政收入1827.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17元。涂埠镇综合目标考评中,获得综合奖第一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招商引资,宣传工作三个单项奖第二名,党建工作、财政收入单项奖第二名的好成绩,2006被评为江西省“百强乡镇”,2007年在全省“和平与崛起”活动中,评为江西省“魅力乡镇二十强”。
2009年,全镇完成地方生产总值5.46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实现财政总收入835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712.11万元,完成招商引资额5000万元;实现人均纯收入6978 元;境内现有注册企业3610家,新增民营企业280户;城镇化率达到78%,比上年增长3.5个百分点。郊区农村经济发展方兴未了艾,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全镇农村郊区全部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户户通自来水。产业基地——蔬菜种植基地、棉花种植等产业基地如雨后涌现。全镇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工农业生产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全镇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事业进步,呈现出健康、有序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
该镇以结构调整为目标,以创建“星级社区”为契机,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工商业非公有化,服务三产社会化,城镇建设现代化,迅速融入南昌经济圈,大力发展以城市大建设配套的房地产业和商贸服务业,以新农村建设为机,推进农村“一村一品”和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3]
城镇建设
近年来,涂埠镇村镇建设以“大城建” 战略为指导,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精心建设,严细管理,全力打造“南昌后花园”第一平台,突出“南拓东扩”,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框架进一步拓展,“一湖三区”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近四年来,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55亿元,新增道路35万平方米、新增绿地8万平方米、新装路灯770盏、改造管网14万米,城区建设、老城改造及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是启动了湖东新区开发。对湖东新区做了高标准详细控制性规划,3.5公里湖东大道及10公里区内主干道已顺利完工通车,新区框架基本形成;启动了白莲湖环湖景观公园工程,该工程是该县继白莲公园后打造的第二个亮点公园, 工程总投资1500万元,公园总面积为16万平方米,北起滨湖路至环湖路、沿职高北边、开发大道、会展路至白莲景观桥,将按照“江南宜居城市、南昌后花园”的发展定位,依托白莲湖周边景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地域特色,划分为广场休闲区、滨水休闲区、休闲散步区、娱乐活动区、湿地科教区等活动区,打造成一个集生态、休闲、教育融合多元文化及功能一体的地标性水景开放空间,将使我镇城区形成水在城中、城在水边、城水相映成趣的独特魅力,进一步美化了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
其次是完善湖西区。重点抓好“三条路网、三个小区”等重大工程,以“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为契机,加大对湖西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先后改造人民路、开发大道、西一路、西二路、农民街、创业路、环城路等主干道和高速公路永修入口处的景观工程,形成了“三纵三横”的网格化道路交通格局。并按照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全部配套了排水系统,铺设了人行道板,安装了路灯,重新设置了交通标志线,栽植了绿化苗木,绿化、亮化率达到100%。全面启动了二级环卫工作,清除垃圾死角200多处,清运垃圾20000多车,修建围墙10000余米,绿化美化空地2500亩,投入资金1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厂,现已完成一期工程。整治了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吐、乱扔等不良现象。
2008年,开通了城市公交,在主干道设立高标准候车亭12个,结束了我镇无公交的历史,使湖西区城市功能不断得到完善。同时,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家园”活动,加大了城区绿化投资,采取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立体绿化等措施,新增绿地面积6600平方米,补植行道树800余株,栽植各类苗木7000余株,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再次是改造老城区。2004年以来,共投入改造资金2亿元,拆迁房屋800余栋,完成拆迁面积达140000余平方米,新修建了老城主干道蓝天大道,并完成了蓝天大道两侧的配套设施建设,完成移民安置500余户,新建水果蔬菜批发市场和摩托车市场,新兴街市颇具规模。2009年,以“创建卫生县城”为契机,投入改造资金1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老城沿河路、铁山路和跃进路的改造工程,整治了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吐、乱扔等不良现象,有效地改变了老城脏、乱、差的现象,老城面貌焕然一新,老城区的居住生活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