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涂岭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涂岭镇,自古是泉州府晋江县、惠安县与兴化府仙游县交界处的生态要镇,暨今泉州市洛江区、泉港区与仙游县交界处的生态重镇。涂岭镇位于泉州市泉港区西部,她东连泉港区界山镇、南埔镇、前黄镇,西靠洛江区马甲镇、河市镇,南接惠安县螺城镇、紫山镇、辋川镇,北承仙游县枫亭镇、园庄镇。涂岭镇,下辖21个行政村、1个社区。[1]

涂岭地方内324国道、沈海高速、福厦高铁全境贯穿,设有驿坂、龙头岭两个高速公路互通口,被誉为“天然大氧吧”。拥有陈田、菱溪等中小型水库10余座,虎岩寺、笔架山等区级以上文物14处,规模以上企业13家,中小企业95家。辖区内建有一所按照三级医院标准建设的非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泉港第二医院,。拥有国家级3A旅游景区红星生态园,福建省乡村旅游3A景点绿笛山庄,中国最美古村落樟脚村。地方特产吴辉木牌红茶、樟脚古民居红茶、绿笛无公害农产品入选泉州市第三批伴手礼名录,涂岭红茶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涂岭镇2010年被列为泉州市第一批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2016年被列为泉港区全域旅游示范试点镇,是泉州北翼重要生态旅游区,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级石化基地泉港区的“后花园”,生态、宜居、宜商的理想之地。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镇、福建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福建省级安全社区、泉州市级“文明镇”和“双拥模范镇”等荣誉称号。

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13384公顷,常住人口45719人。

中文名: 涂岭镇

外文名: TuLing Town

别 名: 桃岭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泉州市泉港区

地理位置: 泉港区西部

面 积: 13384 公顷

下辖地区: 1个社区居委会,21个村委会

政府驻地: 泉港区涂岭镇涂岭村涂岭街237号

电话区号: 0595

邮政区码: 362803

气候条件: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45719人(2017年)

著名景点: 红星生态园、闽林始祖陵、樟脚古民居、金钟潭、虎岩寺、笔架山

机 场: 晋江机场

火车站: 仙游火车站、肖厝站

车牌代码: 车牌注册代码:闽C

方 言: 涂岭话、枫亭话、南埔话

党委书记: 刘昭暄

镇 长: 连溥恩

历史沿革

涂岭古称“桃岭”,早在商周时代就有古闽越人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宋属城山乡。元属忠恕乡待贤里、德音里、归化里。明、清属三、四、十一都之锦溪、驿坂、东坪、樟市铺及六都承天、鳌塘铺、十一都添奇铺、十七都黄田铺一部分。民国设为涂岭乡。1949年冬起先后设为第七、八、十区。1955年划出义路、岭北、东坪3个乡归属仙游县。1956年改属驿坂区。1958年属超先公社,置土岭管理区。1961年拆分成立涂岭公社。1984年改设为涂岭乡。1996年撤销肖厝镇,设立涂岭镇。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泉港区,涂岭镇成为泉港区唯一一个山区镇。

涂岭镇与仙游县枫亭镇山水相连,北部、东北部和枫亭镇、界山镇相连接的地方通行以莆仙方言枫亭话,中部使用涂岭话(介于仙游话与惠安话之间),南部使用泉州方言惠安话,这其中的历史缘由,至今鲜为人知。

涂岭镇前身为兴化府仙游县连江里(今枫亭镇)部分和惠安县惠北部分融合而成,界山镇前身属兴化府仙游县连江里(今枫亭镇),唐武德二年(619年)设“枫亭馆”,属丰州南安县。唐武德五年(622年),正式析南安县地再置莆田县,属丰州(今泉州)。唐圣历二年(699年)改丰州别置武荣州(今泉州),划莆田县西部、南安县东北部分设清源县,直属武荣州。

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设立惠安县,直属泉州。

明朝万历以前,今界山镇和涂岭镇秀溪、黄田、寨后、樟脚、白潼等几个村,这些地方一直隶属于兴化府仙游县下区连江里(即今枫亭镇),讲的是以兴化方言的枫亭话,流行的是以莆仙习俗的枫亭习俗,保留有莆仙戏——至今,这些村落的婚丧节庆的诸多繁文褥节,还保留着浓厚的莆仙色彩。但由于地理位置邻近惠北,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曾任湖广按察副使的惠安县籍的李恺,以今界山镇一带连同本来也在枫亭境内的岑兜、秀溪、黄田、寨后、樟脚、白潼等几个村(今划给涂岭镇)与惠北地缘邻近为由,提议把这些村从仙游县划给惠安县,从兴化府划给泉州府。

尔后,李恺出面筹得一笔资金,把这些村买下,这七个村落计有一万多亩土地、几万多人,便在清代道光年间实际划给惠安县,并把原先位于兴化府仙游县涂岭白水坑的惠仙两县界碑北移几公里到界山镇北部,并把本来属于兴化府的界山村的界碑新址 改名为界山村交界塘。

清代官修著《乾隆兴化府仙游县志》卷二疆:“仙游县在(福建)布政司西南三百二十里,东西宽九十里,南北长二百五十里。东抵俞潭铺四十里莆田界, 西抵白隔岭六十里永春州界, 南抵白水坑七十五里惠安县界, 北抵小沽山一百五十里永福县界。

东南抵长岭五十里莆田县界,西南抵白塔岭北三十五里南安县界,东北抵后门一百里莆田县界,西北抵磨头寨一百里德化县界。”

宋理宗年间,莆田洋埕一林氏任广东广州增城县尉,晚年退居于此地太白峰东南麓前端的海滩地,因他思念故乡莆田,此地地处莆田南边,莆田南部,故谐音称此地为南莆,后谐音逐渐改为南浦、南埔。 后界山划入南埔镇1999年从南埔镇分出设立界山镇。

据旧版《莆田县志》、《枫亭志》载,那时上述的界山一带的全部村和秀溪、黄田、寨后、樟脚、白潼等几个村虽划归惠安管辖,但这些地方的税粮等在1950年前仍由仙游枫亭负责。

南宋理宗年间,莆田洋埕一林氏任广东广州增城县尉,晚年退居于惠安县北太白峰东南麓前端的海滩地,因他思念故乡莆田,此地地处莆田南边,故谐音称此地为南莆,后谐音逐渐改为南浦、南埔。后界山镇范围一带划入南埔镇,1999年从南埔镇分出独立设置界山镇。

据旧版《莆田县志》、《枫亭志》载,那时上述七个村落虽划归惠安管辖,但这些村税粮在解放前仍然为枫亭负责,界山镇、涂岭镇等镇,特别是邻近枫亭的镇的语言则仍然保留是莆仙腔还没有被惠安话完全同化——人称“顶路话”,由于两种方言片区的交叉和同化程度不同,附近其它的镇的后龙、峰尾、南埔三镇的方言则融合惠安话与莆仙语支,由于两种语支的交叉渗透融汇,融合惠安话与莆仙话而形成独特的“头北话”或称“下路话”,部分莆仙话被惠安话同化而有惠安话话的词汇,泉港东南部一带由于惠安话与莆仙话的融和和莆仙话被惠安话的不同的同化程度而形成一些与泉州南部话有些不同的方言。

由于泉港一带和莆仙山海相接,交流频繁,不像泉州或漳州的其它地方不与莆仙相接或离莆仙很远,部分莆仙话得以保留还没有被惠安话完全同化或部分被惠安话同化而有惠安话话的词汇。2000年泉港区成立,从惠安划入泉港。

莆仙戏是福建地域文化的积淀与结晶之一,素以“宋元南戏活化石”和“南戏遗响”著称。剧目历史非常悠久,莆仙戏原名兴化戏,现有传统的保留剧目5000多个,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古老剧目。音乐曲牌丰富,现有曲牌一千多个。

音乐歌舞“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采宫廷教坊之荟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调”。音乐唱腔,风格独特;表演艺术具有古朴典雅、绚丽多彩的特色,表演基本功科目五花八门,千姿百态,个性鲜明。表演程式揉合杂剧和民间木偶戏,行当脚色承袭南戏规制,其生、旦、净、末、丑、贴、外等七个行当,尤其“靓妆”一角,其源极古。

我国著名文学家、戏剧家老舍先生1962年曾赞誉:“可爱莆仙戏,风流世代传。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莆仙戏自唐代形成至今已有超过千年的历史,因泉港许多村民的先祖,于明清之前就隶属仙游县和自莆田、仙游一带迁徙而来,披荆斩棘,繁衍成村,莆仙戏也由此引入,并生根发展。 建国初期后龙镇涂坑村、界山镇潘南盐场、山腰镇锦联村、锦山村、锦塔村等曾保留办有莆仙戏剧团。

其中潘南莆仙戏剧团曾排演新编历史剧《慧眼考官》参加福建省首届农村职业剧团创作会演。

莆仙戏仍是界山、南埔、后龙、峰尾镇等地民间欢庆的重要节目,每逢重大民俗节日,甚至老人庆寿,孩子考上大学,都请来莆仙戏剧团。

最为隆重是演“文武台”,即请来两个莆仙戏班,在村里各搭一处戏台同时演出,莆仙戏的引入,也带来了古朴典雅的莆仙音乐,丰富了生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