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淞沪会战」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Tra對話 | 貢獻
行 19: 行 19:
 
====数次会议====
 
====数次会议====
 
 从卢沟桥事变后,统帅部为了应付“七七事变”后的复杂形式,召开了数次会议,讨论初期的战略政略和各方面准备情况。
 
 从卢沟桥事变后,统帅部为了应付“七七事变”后的复杂形式,召开了数次会议,讨论初期的战略政略和各方面准备情况。
====“七七事变”后统帅部会议==== 
+
===“七七事变”后统帅部会议===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

於 2019年8月11日 (日) 13:48 的修訂

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的戰役。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鬥,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自己統計死傷30萬人。 [1]

淞滬會戰中日軍因遭到國民黨的頑強抵抗而損失慘重,這場戰役對於中國而言,標誌兩國之間不宣而戰、全面戰爭的真正開始,盧溝橋事變後的地區性衝突升級為全面戰爭,並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 [2]

戰爭背景

時代背景

一戰後,日本在華擴張受到了英美列強的遏制,中國的北伐戰爭使日本在華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調整對華政策,加快吞併中國東北地區的步伐;20世紀30年代初,世界經濟危機發生,日本經濟遭受沉重打擊,陷入極端困境,並導致政治危機,在內外交困情況下,日本法西斯勢力決意衝破華盛頓體系對日本的束縛,趁英美忙於應付危機,蔣介石大規模「剿共」之際,奪取東北,以擺脫困境,並圖謀爭霸世界。 [3]

中國背景

自衛抗戰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製造盧溝橋事變,企圖在華北製造第二個滿洲國。為確保首都安全,中國統帥部遵照國防計劃甲案,陸軍集中兵力準備殲滅上海的三千日軍海軍陸戰隊,海軍堵塞江陰全殲日軍長江艦隊。

後機密泄露,日本長江艦隊倉皇逃出長江口。1937年8月9日,日本海軍中尉大山勇夫等兩人駕車闖入上海虹橋機場挑釁,被駐軍保安隊擊斃。 [4]

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動下,國民政府第二天發表了《自衛抗戰聲明書》,宣告「中國決不放棄領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實行天賦之自衛權以應之。」開始總攻,中國空軍也到上海協同作戰,並於8月13日奉令向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虹口基地發起圍攻 [4] ,試圖趕敵下海。「八一三」淞滬抗戰由此展開 [4] 。

數次會議

從盧溝橋事變後,統帥部為了應付「七七事變」後的複雜形式,召開了數次會議,討論初期的戰略政略和各方面準備情況。 ===「七七事變」後統帥部會議=== 

7.11 軍實先行籌備,準備將一部分德機械化師調往北方作戰,檢討彈藥糧秣儲備情況和新武器分發情況;優先補充韓復榘的部隊,安撫韓復榘,穩定山東局勢;通信兵向北推進,切實掌握好北方情況。 戰火儲備夠二十個德械師三個月用,糧秣儲備有50萬人,10萬匹馬一個月份,正在購辦兩個月份的儲備。黃河以北無儲備,首要任務是將以上糧彈儲備一部推進至黃河以北儲備。
7.12 計劃派遣熊斌至保定,並向二十九軍承諾,如果需要子彈和軍實,中央將源源補充。 害怕二十九軍擅自妥協,華北進一步特殊化
7.13 增撥第2師補充旅(後更名為獨立第20旅)一個團秘密進駐上海市區戰略要點(虹橋機場等);95師北上填防。 南方開始注意守好後門,並陸續調兵北上。
7.14 十一日宋簽字認可日方條件,國民政府對北方可能喪失極度擔憂,同時覺得平漢、津浦路空隙過大,需要調兵北上;但不應全用德機械化師,應夾雜其它稍差部隊『北方如不能堅守,長江封鎖就需要切實進行,開始撤除長江之燈塔、航標;海軍設立封鎖線,鞏固吳淞口陣地,江陰要塞強化,原定裝海州的88毫米炮,移裝江陰。
7.15 廬山的十門20毫米炮調南京,37毫米炮若干門部署在太原,武漢分配37毫米炮4門,石家莊20毫米炮4門,保定20毫米炮3個連,開往北方的高射炮兵統一開往彰德,由第10師控制;航空兵基地擬設立於太原,空軍主力北上。
7.16 戰爭局部化和全面化的不同應對方法。 如果是局部化,就不能絕交宣戰;如果日軍有在青島、海州登陸的意圖,就必須在上海先動手;如果全面化,則是絕交宣戰的局面,則最忌憚的是日軍沿長江口而上,在長江腹地到處開炮。委座已要求炮兵第7團必須馬上北開。
7.17 長江要塞炮位重新劃定,總體向下游推進;88毫米炮四門仍裝海州,要塞工事未完成前,先放置滁州;長江航標燈從速撤除,由各要塞司令,各警備司令切實負責;日方警告民航客機不得飛赴北平,否則將予以擊落,歐亞、中航飛機仍飛北平無誤;通信兵團需要充實,各行營電話排調回;仍繼續討論全面化與局部化問題;
7.18 部隊向北方機動時的防空問題;戰時費用必須節省。 中國政府對日軍克制態度所抱的幻想漸漸破滅。可以看出國民政府漸漸有了做最壞準備的打算。
7.19 對喜多,表示積極和平,其實是為了掩蔽企圖;對國民政府自身內部,軍隊質量和訓練,現有武器尚不夠之擔憂。二十日上午何應欽派員(程潛、徐永昌)赴廬山向蔣匯報這幾天討論的軍略政略辦法。
7.20 蔣介石返寧,37毫米炮和20毫米炮進入陣地;海琛等艦連日在下關與日艦實彈對峙,請示辦法。
7.21 蔣百里向蔣介石提出了自己的戰略意見(即著名的凇滬開戰並擴大之,引誘日軍沿江而上),但蔣予以批駁,並調整戰鬥序列,中央軍第10師、17師、25師、83師二次北上。 熊式輝提出三點抗戰主張: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移民清物,堅壁清野;避實擊虛,晝伏夜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