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瞥(哈永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深圳一瞥》是中国当代作家哈永江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深圳一瞥
入夜,与几位青年才俊相聚,他们不嫌我老套,也不顾忌我的感觉,就敛财、情爱为题,侃侃而谈起来。
李昊毕业于哈工大化学专业,十年前来深圳创业,开始时做家庭教师,后跳槽到商品流通领域,五年前从事芯片贸易,如今因一笔业务在香港被坑骗正在反思,他说:“真是防不胜防,我算了又算,预案做得够细的,为了降低风险,特意选择了银行'延时转账24小时到账’的方式,没想到支票到户才二十小时,却被全额转出了……”
“多少钱呀?”邻座的张宇有点吃惊的问道。
“共计一百五十万元。”
“香港也是法制社会吗!这类事也会发生?”
“稀松平常,如果支票从内陆转入,或欧美国家转入都有挽回的办法,差就差在是香港本地转入的……”
坐在对面的陈明与李昊是同乡,他俩一同来深圳创业,听了李昊的话有些不解,于是问:“能说得具体些吗?”
“无法具体,全是潜规则,这件事发生后,我曾求助于一位老前辈,他告诉我,如果是国内和欧美国家转入的支票,通过法律渠道很快就能解决,唯独香港本地转入的支票,打起官司来周期很长,如果你真想追回这笔款项,没有三、五年的时间,是不会成事的,三、五年呀!谁能靠得起,那得浪费多少时间,如果把精力全用在这上边,就不用干别的啦!”
“嗯,看来这坑骗也讲究技巧,“坐在对面的张宇插话道,“就说这一百五十万元吧!对你来讲也就是一、两月的收入,他知道你不会太费精力处理这事,所以才挖空心思,专找你这'尴尬的临界点’来骗你……”
李昊点头道:“你说得没错,他是在钻我的空子,知道我不会怎么样,不过这一百五十万元也不是小数,要说疫情前还行,现在这芯片很难销,由其是美企的芯片,销售量少的可怜,我现在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在艰难度日呀!……”
陈明见李昊遇到了难处,就慷慨地说:“如果资金周转不开,我先给你转去一百万怎么样?”
“不用了,你也不宽裕,“李昊看眼陈明,说,“对了,你近期红酒销量如何?”
“直线下落,还不如疫情期间呢!”
没等李昊回话,张宇却开口问道:“那,凤姐现在还和你在一起吗?”
张宇与陈明是大学同学,在深圳打拼时一同认识一位凤姐。这位凤姐天姿秀美,善于经营品牌业务,于三年前和陈明同居,此时张宇听老同学说效益不好,自然想到了凤姐。
“怎么说呢!我和凤姐情投意合,她事事都关心我,你是知道的,“陈明品了一口茶,继续说道,“现在红酒业普遍低迷,深圳销量虽比二线城市强,但从城市自身情况看,一年的销量,还不如过去半年的光景,凤姐理解我,虽然不忍心离开我,可是为了生存,她还是去了一家新能源汽车行……”
“这么说你和她不在一起住了?”
“还在一起,只是这家新能源汽车行在东莞,她天天跑不起,时不时想我了就回来一趟……”
“时不时是什么概念?” 张宇斜视陈明一眼,笑着问道。
“你说什么概念?” 陈明一本正经地说,“这得看心情,高兴了天天回来,不高兴了十天半个月也不回来一次。”
“你指的可是凤姐?”
“也不完全是,她主要还是看我,她对我真好,一看我不高兴了,就没有底线的跑回来哄我,与她在一起,少了许多烦心事。”
“你今年都三十五岁了,也差不多了,赶快结婚吧!”李昊说。
“她不想生,我也没办法。”
“可以搞'有偿代孕’吗!” 张宇插话说。
“凤姐想的和你一样,完了再说吧!”陈明说着话题一转,问李昊:“你怎样?听说这次去福州收获很大。”
“是的,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位李总,因为与我同姓,所以他对我很亲。”
“他多大年龄啦?”
“属鼠,七十六岁,整好大我四十岁。”
“噢,你们这不成了望年交啦!”
“嗯,是望年交,他一口闽南话,称呼我为'囝仔’(kin a)我问他什么意思,他哈哈大笑地说,是儿子的意思,我又问父亲怎么说,他说父亲叫'郎罢’,我一听这'郎罢’,一下子就想到了'狼狈’二字,这狼狈、狼狈,听起来太那个啦!”
陈明噗哧一声笑了,调侃道:“这老爷子够幽默的,怎么样?对你可有帮助?”
“他是富商,现在还在理财。“
“实力怎样?”
“厦门、深圳都有公司,他走了九十多个国家,我问他那里最好玩,他说南极和北极,他还说明年带我一起去呢!”
“你呀!玩心还是那么重,关键是效益……”
“顺其自然吧!商机不是强求的,而是玩出来的……”
我茫然的看着三位年轻人,突然感到,这深圳真的不属于我们这一代,如果用《老人与海》作为“记忆点”,应该说“深圳有海,但没有老人”,这里需要的是“激情”,讲究的是“最拼”,没有天花板,也没有终点线……[1]
作者简介
哈永江,现为中国室内设计专委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华语文学》签约作家·国家注册高级室内设计师、景观策划师、国家一级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