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史稿·李永芳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清史稿·李永芳傳出自《清史稿》,此書是中華民國初年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記載了清朝歷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書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傳為中心。所記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1912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1]

原文

李永芳,遼東鐵嶺人。在明官撫順所游擊。太祖克烏喇,烏喇貝勒布占泰走葉赫。太祖伐葉赫,葉赫愬於明。明使告太祖,誡毋侵葉赫、太祖以書與明,言葉赫渝盟悔婚,復匿布占泰,不得已而用兵,躬詣撫順所,永芳迎三里外、導入教場,太祖出書畀永芳,乃引師還。

後三歲為天命元年,又三歲,始用兵於明,師至撫順所,遂合圍,使持書諭永芳曰:「明發兵疆外衛葉赫,我乃以師至。汝一游擊耳,戰亦豈能勝?汝多才智,識時務,我國方求才,況如汝者,有不加以寵榮與我一等大臣同列者乎?汝若欲戰,我矢豈能識汝?若我師入城,男婦老弱必且驚潰。勿謂我恫喝,汝思區區一城且不能下,安用興師?」

永芳得書,立城南門上請降,而仍令軍士備守具。上命樹雲梯以攻,不移時,師登陴,斬守備王命印等。永芳冠帶乘馬出降,匍匐謁上,上於馬上以禮答之,傳諭勿殺城中人。明日,命隳其城,編降民千戶,遷之赫圖阿喇。命依明制設大小官屬,授永芳三等副將,以上第七子貝勒阿巴泰女妻焉。太祖伐明取邊城,自撫順始;明邊將降太祖,亦自永芳始。

六年,下遼、沈。永芳皆從,以功授三等總兵官。明巡撫王化貞及諸邊將屢遣諜招永芳,永芳輒執奏,上嘉獎,敕免死三次。 太宗即位,以朝鮮與明將毛文龍相應援,命貝勒阿敏等帥師討之,永芳從。上諭阿敏等曰:「朝鮮理當討,然非必欲取之。凡事相機度義而行。」克義州,分兵攻鐵山,擊走文龍:進下定州、安州,次平壤,遂渡大同江。

朝鮮毛李倧使齎書迎師諸貝勒答書歷數其罪許以遣大臣蒞萌當班師使既行師復進次黃州倧使馳告遣大臣蒞盟。阿敏欲遂攻其都城,永芳進曰:「前與朝鮮書,許以遣大臣蒞盟當班師,今食言不義。盍暫駐待之?」諸貝勒皆是其言,阿敏怒,叱永芳曰:「爾蠻奴,何多言!我豈不能殺爾耶?」師再進,次平山,倧所遣大臣至師,卒如永芳議,遣劉興祚、庫爾纏如倧所,蒞盟而還。

八年,永芳卒。

(選自《清史稿·列傳十八》)

譯文

李永芳,是遼東鐵嶺人。曾經擔任明朝撫順千戶所游擊。太祖努爾哈赤攻克烏喇部,鳥喇部貝勒布占泰逃往葉赫。太祖又征討葉赫,葉赫部向明朝求援。明朝遣使告誡努爾哈赤,不許他侵犯葉赫。努爾哈赤修書給明朝.表示葉赫背棄盟約,撕毀婚書,又藏匿布占泰,自己是不得已而用兵,並親自前往撫順千戶所。李永芳出迎三里,將努爾哈赤引入教場。努爾哈赤將回復的書信交給李永芳,才率軍返回。

過了三年,是後金天命元年,又過了三年,努爾哈赤入侵明朝,軍隊到達了撫順所,將撫順圍困起來,派使者送書信給李永芳道:「明朝發兵幫助葉赫,我才率軍來攻,你只是一個游擊,能夠戰勝我嗎?你很有才智,識時務,我們的國家正需人才,像你這種人才,怎能不和我們的一等大臣一樣加以重用呢?你要是想開戰的話,我軍弓箭可不認識你。如果我的軍隊攻入城中,城中的百姓定將受到驚嚇而潰逃。你不要以為我在嚇唬你,你想我如果連這區區一座小城都打不下,還出什麼兵?」

李永芳看完書信後,馬上登上南門請降,但仍命士卒準備防禦戰具。太祖命令軍隊用雲梯攻城,不多時,便就登上城池,斬殺守備王命印等人。李永芳穿戴整齊騎馬出城投降,並匍匐在地,拜見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在馬上答禮,命士卒勿殺城中百姓。次日,努爾哈赤下令摧毀撫順城,將城中百姓編為千戶,遷到赫圖阿喇。按照明朝官制設置大小官屬,李永芳被任命為三等副將,把太祖第七子貝勒阿巴泰之女許配給他為妻。太祖攻打明朝邊城,撫順是第一個;明朝投降的邊將,也是從李永芳開始的。 後金六年,太祖攻打遼陽、瀋陽,李永芳都眼隨太祖,憑藉軍功被授予三等總兵官。明朝遼東巡撫王化貞和邊城的各將領多次派人招降他,他都上奏太祖,太祖嘉獎他,賜他「免死三次」的特權。

皇太極繼位,因為朝鮮與明朝將領毛文龍和互聲援,便派貝勒阿敏等人牟領軍隊征討朝鮮,李永芳也隨軍出征。皇太極告訴阿敏等人說;「朝鮮理應徵討,但不是一定要攻取,凡事一定要查看機會,權衡義理。」軍隊攻克了義州,分兵攻打鐵山,擊敗毛文龍;又接連攻下寵州、安州,駐紮在平壤,於是渡過大同江。

朝鮮王李倧遣使送佰請和,諸見勒回復書信歷數他的罪行,答應他只要朝鮮派大臣會盟,便班師回國。朝鮮使者走後,軍隊繼續進軍,駐兵黃州,李倧又派人疾馳告知已派大使前來。這時,阿敏要攻打朝鮮的都城,李永芳道:」我們此前曾說朝鮮會盟便即班師,如今卻要食言,是為不義。何不暫且駐兵等待朝鮮會盟的大臣到來?諸貝勒都贊同李永芳的意見,阿敏大怒,斥責他道:「你這個蠻奴,怎麼這麼多話!難道我不敢殺你嗎?」率軍繼續攻打,駐紮在平山。李倧派遣大臣到軍中,最終阿敏採納李永芳的建議,命劉興祚、庫爾纏前去面見李信,締結盟約後撤軍。

天聰八年,李永芳病逝。[2]

作者簡介

趙爾巽(1844年-1927年),字公鑲,號次珊,又號無補,清末漢軍正藍旗人,祖籍奉天鐵嶺。清代同治年間(1862年-1874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安徽、陝西各省按察使,又任甘肅、新疆、山西布政使,後又調任湖南巡撫、戶部尚書、盛京將軍、湖廣總督、四川總督等職,宣統三年(1911年)任東三省總督。武昌起義後在奉天(今遼寧)成立保安會,阻止革命。民國成立,任奉天都督,旋辭職。1914年任清史館總裁,主編《清史館》,為「二十六史」之一。[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