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清孝陵是清东陵的主体建筑。位于昌瑞山的主峰下,是清世祖顺治皇帝、孝献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陵墓。

陵园前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汉白玉制成的。上面浮雕着"云龙戏珠"、"双狮滚球"和各种旋子大点金彩绘饰纹,刀法精湛,气势雄伟,成为清代石雕艺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紧靠石牌坊是大红门。大红门是孝陵也是整个清东陵的门户,红墙迤俪,肃穆典雅。门前有"官员人等到此下马"的石碑。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清孝陵

著名景点

大红门

大碑楼

石像生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河北省唐山市

简介

清孝陵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的陵寝,位于昌瑞山主峰南麓,背后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区主轴线上。后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体会了"居中为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观念。孝陵的陵址是由顺治皇帝生前择定的。但由于定鼎之初,战事不断,国库空虚,加之顺治帝正当英年,并未急于兴建。直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崩逝后才开始兴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体工程告峻。

主要景点

清孝陵共建有石牌坊下马牌版房大红门风水墙更衣店华表圣德神功碑亭、望柱、石像生、神路桥、下马牌、三路三孔桥、神道碑亭、神厨、神库、省牲亭、朝房、茶膳房、饽饽房、值房、隆恩门、燎炉、隆恩殿、东西配殿、陵寝门、二柱门、台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地宫等建筑物。地宫未开放,其他景点均可参观。祭陵大典表演也在孝陵举行。

石牌坊

位于陵区最前方,是陵园的标志,采用木结构的形式,完全用石料构筑而成,面阔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国内已不多见。

大红门

不仅是孝陵的门户,也是整个清东陵的总门户,建筑形式为单檐庑殿顶。清朝统治时期,在大红门两侧还环绕近40华里宽厚高大的风水墙,把整个陵区圈占起来。不过现在仅存半华里。

具服殿

也称更衣殿,是专门为帝后到东陵谒陵时更换衣服进行休息的地方,它位于大红门内神道左侧,是一个单独的院落。

大碑楼

即神功圣德碑楼,采用重檐歇山顶,亭外广场四角各竖玲珑剔透华表一根。碑亭内的龙趺上竖碑一统,用满、汉两种文字记录顺治皇帝一生的丰功伟绩。[1]

石像生

孝陵石像生是清陵中规模最大的一组,全长870米,共有18对,其中文臣、武将各3对,马、麒麟、象、骆驼、獬豸、狮子站、卧各一对,每座石雕均用整块石料雕成。它们犹如两列威武雄壮的仪仗队排列神道两侧,使皇家陵园更加威严、神圣、肃穆。

安葬人物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2]

孝献皇后董鄂氏(董鄂妃)(1639年-1660年9月23日)真实名不详。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费扬古大将军之姊,世祖顺治帝贞妃族姐

康章皇后佟佳氏(1640年-1663年3月20日)康熙生母

参考1928年出版清史稿资料

只有骨灰的皇帝陵

顺治皇帝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他生前特别喜欢佛教。他常常把和尚召进皇宫,和他们研讨佛门理论。顺治皇帝迷信佛教的灵魂升天说,生前多次指示他死后必须实行火葬。[3]

顺治十八年,这位佛门天子病死,后代和大臣们不敢违背其遗旨,破例为他举行了火葬。按照佛门惯例,教徒死后,功德高者要筑宝塔以为墓室。但是,这个佛门惯例对这位"痴道人"来说,有点行不通,因为他毕竟是一位皇帝。大臣们经过认真讨论,决定仍然按照皇家礼制为他兴建大型的陵墓。陵墓建制均同于其它皇陵,所不同的是陵墓中不是一个完整的"龙体",而是一个盛着皇帝遗体骨灰的骨灰罐。

顺治皇帝的陵墓坐落在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即清孝陵。这是清东陵中的第一座帝陵,也是我国唯一的一座只有皇帝遗体骨灰的皇帝陵。

陵墓结构

陵墓优点

该陵是清朝统治者在关内修建的第一座陵寝,规模宏大,气势恢弘。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开始,向北集资布置着下马牌、大红门、具服殿、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一孔桥、七孔桥、五孔桥、下马牌、三路三孔拱桥及东平桥、神功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燎炉、东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门、二柱门、祭台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这大大小小的几十座建筑,用一条长约6公里的神路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序列。这些建筑的配置与组合均以风水学中的"形势理论"为指导,其大小、高低、远近、疏密皆以"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尺度进行视觉控制。并将山川形胜纳于景框之中,作为建筑的对景、底景和衬景,实现了"驻远势以环形,聚巧形而展势"的目的,给人以"高而不险、低而不卑、疏而不旷,密而不逼"和"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良好的视觉印象和强烈和艺术感受。由于该陵的营建准备不足,加之顺治皇帝停灵待葬,工程急迫,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内的一些明代建筑的材料和构件。

陵墓缺点

顺治帝死后,后妃董鄂氏(不同于董鄂妃)殉葬,因此,其被赐号贞妃。孝献皇后有30余名太监宫女殉葬,后来,康熙帝废除殉葬制度。

孝陵仅用时一年半便完工,当地有"拆了明陵建清陵"的说法。经考证,孝陵确实拆了明代建筑修建孝陵,但其拆的是明嘉靖年间的清馥殿(嘉靖皇帝烧香地点)

近代状况

孝陵在清代皇家陵寝中比较特殊,其中所埋葬的清世祖及其两位皇后全部采用的是火葬,所以在地宫中仅留有三个骨灰坛,而且清世祖生前明确表示不要厚葬,加之地宫的防御严密,这使得清孝陵成为在民国时期清东陵唯一一个保存完好的皇陵。

该陵始建于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历时三百三十多年,在自然力及人力的破坏下已经相当残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批准,于1991年至1993年进行了全面的维修,从而又以健康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关视频

清孝陵为何300年无人敢盗,原因竟是康熙曾刻下15个诡异汉

仅耗时两年的豆腐渣清孝陵 四次遭盗贼盗墓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