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心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清心堂是一所位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的基督教堂。它是美北长老会在上海建立的第一个教堂,原名为上海长老会第一会堂。1860年在南市陆家浜娄理仁牧师家中成立。后来相当长时期内,信徒主要是清心中学和清心女中的学生。1919年到1923年迁出清心书院,在大南门外的大佛厂(今大昌街)建成大教堂。教堂建筑外形如折扇,两翼伸展较长,当年参加礼拜的男、女学生可从大门两旁的露天扶梯分别进入两侧厢楼,分坐一厢。1958年成为南市区唯一保留的基督教新教教堂。1966年关闭,1979年重新开放。

清心堂列为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1]。2014年,清心堂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1860年3月(咸丰十年),范约翰和妻子范玛利从美国到达上海,在大南门外陆家浜创办上海长老会第一会堂(清心堂的前身)和清心男塾(Lowrie Institute,译名娄离华学堂,今上海市市南中学),次年又创办清心女塾(the Mary Farnham Girls' School,今上海市第八中学)。教堂长期设在清心书院内的思鲍堂,信徒也大多是清心书院的师生,这些学生多是太平天国战乱避难来沪的难民儿童。1919年由李恒春牧师发起在附近的大佛厂街(今大昌街30号)建造清心堂,礼拜堂才从学校迁出,1923年元旦落成开堂,使用至今。教堂建筑平面呈独特的“人”字形,圣堂楼下,自正门至圣台间距离较短,而两翼呈直角又如形向左右延伸较长,早期为男女分开做礼拜。楼上楼下无一根柱子,平顶高悬,地面自边门至圣台略呈波形,在建筑上颇具特色。

据2005年11月16日《新民晚报》报道,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刚刚故去的著名漫画家丁聪[2]、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和高凤池都毕业于清心中学。夏瑞芳、高凤池和鲍氏兄弟在清心中学就读时已是好友,1897年2月他们在上海江西路德昌里创办了商务印书馆,英文名字“Commercial Press”,商标就是英文字母C和P中间一个“商”字,可以说商务印书馆是从清心中学里“出来”的。上海的闸北堂也与北长老会和商务印书馆有较深的血脉渊源,后文再叙。

清心女校也给后世留下不少掌故,其中一条很有意思。2008年2月1日《文汇报》的一篇回忆短文中,提到当年的清心女校对聘请教师规定很严,一定要是基督徒,而且是不结婚的,一旦结了婚,就要辞退。令人感兴趣的是,这种将“贤妻良母”与职业分离的选择,为何竟然出自受西方影响最深的女校?

除了清心男塾和清心女塾,清心堂还办有普益社和圣经学院。普益社的原址就在今天的南市区卫生学校,其活动类似基督教青年会,主要工作是开展社区服务,服务项目有诊所、儿童义务学校、成人夜校、英文夜校、戏剧团,以及各种职业训练,在南市共服务了约30年。圣经学院1880年翻译出版了新约中文圣经,是比和合本更早期的新约。

这些年,清心堂周围区域变化很大,很多老房子被拆迁,建成了现在的超大型居住小区“明日星城”,往日的街景地貌都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了这座清心堂,见证着曾经的历史

视频

清心堂 相关视频

李政道_物理的挑战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