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青(鄭其)
作品欣賞
清明踏青
在中國的古代,近游成為國人特別是下層群眾旅遊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形式和風俗。此外,由於交通不便,近游成了人們走出深宅大院出外改換環境一吐鬱氣的最佳方式。這既不違背安土重遷的觀念,又能得到遊樂的快感。清明踏青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唐代詩人孟浩然在《大堤曲》中曾描述了人們踏青的風俗,謂:「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宋代詞人張先對吳興寒食節時的清明踏青景象及風俗作了描繪,在《木蘭花》一詞中寫道:「芳洲撿翠莫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柳永在《西平樂》一詞中寫道:「嘉景清明漸近,時節輕寒乍暖,天氣才晴又雨。煙光澹蕩,妝點平蕪遠樹。」著名文學家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風俗記》中記述了洛陽的春遊風俗:「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花開時,士庶競為游遨。」他還在《阮郎歸》一詞中描述了他在春遊時的見聞:「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鞦韆慵困解羅衣,畫壁雙燕棲。」宋代詞人張炎有一首詞:《慶春宮·都下寒食,遊人甚盛,水邊花外,多麗環集,各以柳圈祓楔而去,亦京洛舊事也》,細緻地寫出了洛陽清明踏青的盛況:「波盪蘭觴,鄰分杏酪,晝輝冉冉烘晴。繩索飛仙,戲船移景,薄游也自喜人。短橋虛市,聽隔柳,誰家賣餳?月題爭系,油壁相連,笑語逢迎。」宋代詩人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是這樣描寫村民的踏青情形的:「桃杏滿村春似錦,踏歌樵鼓過清明。」元代詩人馬祖常有一首《楊花宛轉曲》:「清明艷陽三月天,帝里煙花匝酒船。石橋橫直人家好,小海白魚跳碧藻。」寫出了平頭百姓雖無「煙花匝酒船」的奢華財力,也自有「白魚跳碧藻」的生活情趣。
明清兩代的首都北京的下層百姓,喜歡在清明日到西山和什剎海春遊和踏青。在男權社會,婦女出遊是不可能的事,唯有在清明、元宵這些傳統節日有「松禁」的例俗。廣西太平府的左州,壯族瑤族婦女「婚嫁唱歌踏青為媒」,使踏青更增添了一種民俗意蘊,清代便有一首《浣溪紗·踏青》,專門描寫當時的婦女是「春深閨閣弄妝遲,弓鞋羅襪踏青時。」
總而言之,無論官員還是百姓,在清明都樂踏青而不疲。尤其是對於無錢作遠距離長游的普通農民和市民,踏青確是他們開春之後走出冬天緊閉的家門、吐故納新、舒暢心情的極好機會。
作者簡介
鄭其,必讀社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