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渔溪镇(福建省福清市渔溪镇)

渔溪镇(福建省福清市渔溪镇)福建省福清市辖镇,渔溪古称虞阳,位于福清市西部,和莆田市相接,正南和西南为兴化湾。现辖2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4493户,总人口48926人。全镇共有35个基层党支部,党员1214名。全镇总面积11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591亩,林地104588亩。现辖2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4493户,总人口50667人。全镇共有35个基层党支部,党员1214名。渔溪镇地处福清市西南,福厦线两侧,北临东流入海的渔溪下游,东南距海约5公里,四周地形开阔,是福建省主要交通干线——福厦公路上重要集镇。距县城15公里,去福州市区65公里, 通过福厦公路到莆田市区44公里,相当于仙游县到莆田市区的距离,该镇到莆田市涵江区仅十几公里,交通极为方便。渔溪是一个古老集镇。历史悠久,迄今有1050多年历史,是福清的“老五镇”之一。[1]

[]

目录

企业主要产品

福建省福清活力手袋有限公司,位于福清市渔溪镇长桥头2号,公司前身是福建省福清市皮塑厂,创立于1986年,2004年更名为福清活力手袋有限公司。公司是一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生产厂家,主要产品有:登山包、背包、学生包、旅行包、购物袋、钓鱼袋、冰袋等系列。产品全部出口外销,主要销往英国、德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墨西哥、芬兰、巴西等国家地区。

公司现有员工360人,各类包袋专业生产设备280台,公司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150万件。多年来,企业重视内部管理配套改革,狠抓产品生产的技术改造和工业创新,优化企业管理,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控制,生产能力不断扩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生产各类包袋的进出口生产外向型企业。

公司与许多来自西欧、美国、韩国的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稳定的熟练工作队伍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使我公司有能力向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合理的价格。

介绍

渔溪镇是福清市辖镇,位于福清市西部,和莆田市相接,正南和西南为兴化湾,面积115.3平方千米,户籍人口50007人(2012年末)。辖2个居委会、20个行政村。西接莆田市涵江区, 通过324国道往南十几公里到莆田市涵江区南部,镇政府驻渔溪。福厦铁路、G15沈海高速、324国道福厦公路过境。古迹有建于唐贞元五年(789年)的黄檗山万福寺。

沿革

原为莆田县文秀乡苏田里部分,安香里,至少自唐朝起即属于莆田县,1949年后改以驻地渔溪村为名。是福清五大古镇之一。1956年置渔溪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9月改渔溪镇。1996年,面积115平方千米,人口4.6万人,辖渔溪、上郑、南前亭、水头、后岐、后朋、南屿、柳厝、下里、红山、苏田、南升、双墩、建新、钟前东漈、上张、联华、步上、侨丰20个行政村和渔溪居委会。2010年常住人口50667人(六普)。

原来的莆田县文秀乡苏田里,安香里,明朝时割给福清县,是今福清市渔溪镇中西部 (和莆田市江口镇和萩芦镇、新县镇相接)、东张镇中西部( 和莆田市萩芦镇、新县镇和大洋乡相接)。

莆田县界东北,千年以来一直至少以莆田县新厝镇北边蒜岭与福清交界,新厝一带在自从莆田县成立时就隶属莆田县,自古就居住着几万莆田人,该地自古就使用莆田话[4],是莆田话区的一部分。和莆田市江口镇区相接的新厝镇在1949年后因为福清要发展工业而被划给福清。新厝镇仅有蒜岭北边的棉亭村、东楼村被福清话同化。情况相同的还有一都镇,自古就隶属永泰县,在1958年也因为福清发展工农业而划给福清。莆田县江口镇有蒜溪和福清户籍的莆仙民系人群和莆田县人、仙游县人合建的福莆仙东岳观。

该镇不少村、自然村使用莆田话,该镇北部的镇也有使用莆田话的,该镇使用莆田话的有东漈村、联华村梧瑞自然村、红山村(下姚、半岭、赤岐)、水头村部分、建新村部分、苏田村部分、钟前村马头崎自然村、柳厝村石塘顶自然村、南升村部分、双墩村新厝一部分等;

该镇北部的镇也有使用莆田话的:比如

东张镇崔后村、岭下村、金芝村、双溪村部分、芦岭村、漈山村部分、玉林村部分等;

一都镇后溪村、善山村(松山、吴斜、菜林底、田万)、罗汉自然村以及鸟囝山等(和莆田市新县镇和大洋乡相接;

镜洋镇墩头、东风、梨洋玉埔下施、浮山、长征村部分、镜阳村部分、北张村部分、前张村部分等——和东张镇和一都镇相接;

音西街道云中村岭口自然村——和镜洋镇相接;

和新厝镇相接的江阴镇小麦村、下石村等

因为这些地方外围地处福清话为主的地方,因此还有地方在长期历史过程中 被当地的周围的闽南语和闽县话、福清话同化了,前述地方 语音情况较复杂,加上那时语言普查交通不便,普查时间仓促短,不少居民点漏了统计。 此外除了前述莆田话分布地方还有莆田话未被其它语言同化而混合的地方,比如莆田话和闽县话混合区域,比如镜洋镇的琯口村、东张镇的泗洲村等,莆田话和福清话混合地方:比如一都镇的王坑村部分 。

1956年4月,撤江阴,归渔溪区管辖;

1958年9月,江阴属渔溪人民公社;

1961年7月,江阴从渔溪人民公社分析出,成立江阴人民公社;

1984年9月6日,改公社为乡;1990年10月11日,江阴乡改名江阴镇。

南为兴化湾,本来和江阴镇隔海相望,1970年江阴公社在西北角梨头山筑海堤接渔溪镇后朋村陆地;江阴公社1978年在东北隅筑堤与江镜柯屿、墨山村相接;1995年在西南隅又筑海堤连接新厝镇双屿村,至此从岛变为半岛。

【邮编】350307【20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350181113:~002 121渔江居委会 ~003 121虞阳居委会 ~201 220侨丰村 ~202 220南升村 ~203 122前亭村 ~204 220钟前村 ~205 220步上村 ~206 220东际村 ~207 220建新村 ~208 220柳厝村 ~209 220后岐村 ~210 220南屿村 ~211 220红山村 ~212 220苏田村 ~213 220上张村 ~214 122双墩村 ~215 220联华村 ~216 220水头村 ~217 220上郑村 ~218 220后朋村 ~219 220下里村 ~220 121渔溪村

历史文化

渔溪是一个古老集镇。历史悠久,迄今已有1050多年历史,是福清的“老五镇”之一。渔溪是一个商贸旺镇。宋朝以来一直以她特有的区位优势,对周边发挥着辐射和带动作用, 是上迳、新厝、江阴的等地商品集散中心,至今仍保持着强盛活力。

在中心镇区商场、市场、超市等商业网点遍布,市场购销两旺。06年全镇商品零售总额达8.5亿元,年末居民存款达13.88亿元。渔溪是一个著名侨乡。旅外乡亲有36000多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少乡亲在当地和商界事业有成。旅居印尼的郑年锦先生、林财兴先生等在印尼商界极负盛名,郑先生被称为纺织大王,现为印尼龙佳集团董事长、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常务副主席。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后,海外乡亲捐资公益事业近亿元,惠及家乡教育、卫生、水电、道路交通、老人福利等各项事业。

渔溪人文荟萃

渔溪素以“文化乡”著称,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化积淀。位于我镇境内的黄檗山万福寺,是福清最早的佛寺之一,是隐元禅师开创中日黄檗文化交流的圣地,是日本 滋贺县黄檗寺的祖庭。如今,修建一新的黄檗寺,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中外宾客。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渔溪物产丰富。农业、林业、果蔬、畜牧、水产五业兴旺,是福州市“菜蓝子”基地之一。淡水鳗养殖形成规模,形成产业;禽畜产品量多质优,供应福泉;特别是渔溪龙眼名闻海内外,尤得市民青睐。渔溪交通便捷。当年的“郎官古渡”,直通厦门码头,是二、三十年代福清华侨出国的主要渡口之一,曾繁荣一时。如今324国道和福泉高速公路、正在动建的福厦高速铁路和即将动建的京台高速公路都贯穿全境。

渔溪镇和新厝镇通过324国道直达莆田市区,通过324国道往南十几公里直走即到莆田市涵江区南部,和 新厝镇中南部通过324国道几分钟直达南边的涵江火车站( 在涵江火车站 站前大道 和324国道交叉处右拐直行, 或走324国道(锦江东路) 过连接两镇的大桥后 【莆田市农村商业银行涵江区江口分行附近、莆田蒲坂华侨中学附近 ,324国道和莆炎高速公路交叉处 左侧有211县道大江线 ,(沿着大江线往西北方向直行两百米,有工业街和211县道大江线交汇,左拐往工业街北段几十米就是发往 福建各地的江口客运汽车站)】 往前一百多米后右拐进入 工业街(锦岚街北路)直行或 锦绣北街直行一百多米或 锦华街在江口镇中心小学左拐或 塘北街(江口镇人民政府附近)或苍林街——平民街(在江口镇)在莆田平民医院或高林街(在江口镇) 等其它 共8条道路直行一百多米后 左拐 进入国欢东路(大道)再直行几百米 再右拐站前大道 直行几十米就是涵江火车站, 渔溪镇和新厝镇北部需小十几分钟到涵江火车站)。 通过国欢东路(大道)直行十分钟内也可直达涵江区 主城区,渔平高速公路(代码S1522)通过,渔溪距福州新港——江阴港仅20公里,距长乐机场60公里。

没有自驾车的可以乘坐福州往莆田、泉州等地方向途径涵江、福清、闽侯的 大量 多条国道 客运车辆,可以在涵江火车站 站前大道 和324国道交叉处下车即可,

新厝镇中南部的通过324国道几分钟直达附近的涵江火车站。

该镇过桥到江口镇 在 江口桥尾站或江口侨联大厦站 或莆田平民医院站 乘坐 莆田市252、206等多路公交车 十几分钟 内 可到发往福建各地和全国多地的 涵江区新汽车站,或在途中转212路公交车也可几分钟即可到涵江区城区。

该镇村公路也四通八达。

教育卫生事业

同时渔溪的教育、卫生事业也比较完善。现有一所完全中学、两所初级中学,共14所小学,在校生7467人;虞阳中心卫生院,属一级甲等乡镇卫生院,共有医务人员143人,床位90床,设备良好。此外,渔溪还有一个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现已建成1平方公里,区内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工业集中区的水电路等配套都比较齐全。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北承福建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受其辐射带动;南与江阴工业区毗邻,作为其腹地,商机无限。区内有两座库容分别为4300万立方米和275万立方米的建新、香城水库,一个日供水二万吨的自来水厂,还有一座110千伏安变电站。

商贸事业

渔溪作为传统的商贸古镇,各项事业发展基础较好,在发展过程中曾有过辉煌,也走过曲折。90年代初期,由于养鳗业的崛起,渔溪工业经济开始萌芽,镇里规划了2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区,渔溪村建设的2万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但随着90年代中期养鳗业的滑坡和农村基金会的倒闭,社会经济受到重创,工业发展近于停滞,镇财政背上沉重包袱,负债3000多万元。面对沉甸甸的历史包袱和重重的现实困难,从2002年开始全镇上下不畏艰辛,凝心聚力,奋力爬坡,以盘活闲置土地为抓手,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工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取得重大突破,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这几年共偿还各类债务2300万元,消除赤字850万元,从而一举摘掉负债大镇和赤字大镇的帽子,基本上能做到轻装上阵。200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1.2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8.7亿元,财政收入达4365.4万元。连续四年被评为福州市“经济强镇”,进入“福建省百强乡镇”序列。

历史

全镇总面积11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591亩,林地104588亩。现辖2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4493户,总人口48926人。全镇共有35个基层党支部,党员1214名。渔溪镇地处福清市西南,福厦线两侧,北临东流入海的渔溪下游,东南距海约5公里,四周地形开阔,是福建省主要交通干线——福厦公路上的重要集镇。距县城15公里,去福州65公里,通过福厦公路到莆田市区44公里,到莆田市涵江区仅十几公里,交通极为方便。渔溪是一个古老集镇。晚唐置镇,历史悠久,迄今已有1050多年历史,是福清的“[[]]老五镇”之一。

经济

渔溪是一个商贸旺镇。宋朝以来一直以她特有的区位优势,对周边发挥着辐射和带动作用,是上迳、新厝、江阴的商品集散中心,至今仍保持着强盛活力。目前中心镇区商场、市场、超市等商业网点遍布,市场购销两旺。06年全镇商品零售总额达8.5亿元,年末居民存款达13.88亿元。渔溪是一个著名侨乡。旅外乡亲有36000多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少乡亲在当地和商界事业有成。旅居印尼的郑年锦先生、林财兴先生等在印尼商界极负盛名,郑先生被称为纺织大王,现为印尼龙佳集团董事长、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常务副主席。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后,海外乡亲捐资公益事业近亿元,惠及家乡教育、卫生、水电、道路交通、老人福利等各项事业。渔溪人文荟萃。渔溪素以“文化乡”著称,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化积淀。位于我镇境内的黄檗山万福寺,是福清最早的佛寺之一,是隐元禅师开创中日黄檗文化交流的圣地,是日本滋贺县黄檗寺的祖庭。如今,修建一新的黄檗寺,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中外宾客。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渔溪物产丰富。农业、林业、果蔬、畜牧、水产五业兴旺,是福州市“菜蓝子”基地之一。淡水鳗养殖形成规模,形成产业;禽畜产品量多质优,供应福泉;特别是渔溪龙眼名闻海内外,尤得市民青睐。

交通发达

福厦公路纵贯镇境,沿着福厦公路小十几分钟即可直达莆田市涵江区(含涵江火车站),交通发达,商业繁荣。镇内3条旧街道已全面整修和拓宽,总长达2039米,宽为4~9米,为混凝土路面。此外,还建有隆华路,长107米,宽6~9米,混凝土路面;新建渔宝街,于1989年竣工,长210米,宽18米;两条生活性道路:福医路和育才路,分别通往渔溪医院和渔溪中学,共长870米,宽4~9米,为砂砾路面。镇内只有一条排水沟,污水和雨水合流排放,雨季时,集水多,排水不畅,致大部分道路烂泥淤积,行人不便,影响环境卫生。渔溪交通便捷。当年的“郎官古渡”,直通码头,是二、三十年代福清华侨出国的主要渡口之一,曾繁荣一时。如今324国道和福泉高速公路都贯穿全境。渔溪距福州新港仅20公里,距长乐机场60公里。镇村公路也四通八达。福清市渔溪镇上榜拟确认福建省第三批商业重镇

省经贸委近日公示了福建省第三批特色商业街和商业重镇的名单。

14条拟确认福建省第三批特色商业街的还有莆田市涵江区鉴前通讯器材商业街、

19个拟确认福建省第三批商业重镇名单为:福清市渔溪镇闽侯县白沙镇永安市小陶镇、清流县嵩溪镇、长汀县河田镇、长汀县濯田镇、永定县下洋镇、武平县岩前镇、连城县朋口镇、武夷山市五夫镇南平市延平区南山镇、浦城县仙阳镇、政和县镇前镇及古田县鹤塘镇等。[2]

政治

渔溪镇指导城乡环境会

共和国成立后,渔溪镇换了新颜。 1988年,镇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全镇10373户,426553人,其中农业户9124户,农业人口37038人。本镇居民语言较为复杂,主要有福清话、兴化话、闽南话3种。全镇有耕地23360亩,其中水田20490亩,旱地2870亩。另有3万多人旅居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归侨、侨眷2万多人,占总人数40%多,是福建省著名侨乡之一。

居民住宅多为砖木或土木结构,也有一些为砖混结构,一般为2层建筑,3层以上的较少。据1985年调查,人均用地面积为23.6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为18.7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为9.6平方米。最高的人均居住面积达21.5平方米,低的仅4.7平方米。

为改变建房布局混乱的状况,1988年初,制定南小区、西小区的详细规划。在渔宝新街两旁建起民房,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民房建筑逐步走上统一规划的轨道。

渔药配送中心

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福清市鳗协在渔溪镇成立了渔药配送中心。

据了解,全市已有兽药经营企业100多家,对畜牧业生产和水产养殖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去年以来,“孔雀石绿”、多宝鱼等水产品药残超标事件屡有发生,水产养殖业的安全用药日益成为我市渔药(兽药)经营管理的突出问题。

福清市鳗协兽药配送中心通过集中采购兽药,开展渔药统一采购、统一检测和统一配送,从药品上控制违禁药流入养殖场,将从源头上保证了水产养殖的用药安全。

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目前,渔溪镇建新村投资72万元、总长3.5公里的3条水泥路正式投用,彻底改写了村民出行走泥结路的历史。该村推进新农村建设走出新路,村里面貌焕然一新。

建新村为革命老区基点村,也是重点库区移民村。全村面积22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427户1567人,其中移民户153户700人。今年以来,全体村民在下派干部带领下,紧紧围绕“发展新产业、建设新设施、塑造新生活、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构建新机制”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加大农村道路建设力度。多方筹措了72万元资金。对新岸路、红升路、贤卫路等3条长度3.5公里的土路进行水泥硬化,形成较完善的村组交通网络体系。其次,做好村组织阵地建设。由于村部年久失修,存在多处安全隐患。今年4月,多方筹措5万元资金对村部进行修缮,并设立了花圃,树立了村级组织阵地的良好形象。同时,大力建设村文体活动中心。上半年,村两委及时启动了村文体活动中心建设。投资近30万元,征地2.7亩,积极建设村民文化中心、健身中心、休闲中心。整个工程正在有条不紊进行,预计10月底全面完工向村民开放。

构建生态村庄

此外,构建绿色生态村庄。紧紧抓住去年被市政府列入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试点村这个契机,大胆探索,在经营管理结构调整上做足文章。通过探索林权“落实到户,联户管护;责任承包,专业管护;相对集中,委托管护”的管理经营模式,落实林权面积2.5万亩,农民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极大调动村民造林护林积极性。上半年,村两委投入4多万元,发动村民在村主干道及乡村支路两旁种植巨尾桉2570棵、香樟1450棵,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纪念活动

热烈庆祝建党86周年

为了宣传党的光辉历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喜迎党的“十七大”召开,进一步激励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定信念,奋发向上,该镇党委决定在“七一”期间,以“激情创业再鼓劲,迎接党的十七大”为主题,组织开展纪念建党86周年“十项”活动:

(1)召开纪念建党86周年暨“两优”表彰大会。拟表彰优秀共产党员5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0名;

(2)举办集体入党宣誓活动;

(3)发展一批新党员;

(4)开展“送温暖、解忧难、办实事”慰问活动。镇党委和各党(总)支部开展形式多样的慰问困难党员活动;

(5)开展“激情创业再鼓劲,迎接党的十七大”主题实践活动。以“党员奉献工程”、“党员奉献周”、“党员奉献日”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党员开展家园清洁、办好事实事、走访困难党员等实践活动;

(6)过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以支部为单位,召开纪念建党86周年主生活会,通过举办党的基础知识竞赛或测试、文体活动等,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7)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动月”活动。加强做好与业主和员工的沟通、联系工作,促进非公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

(8)开展“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活动。抓好流动党员和出国出境党员的摸底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9)开展党组织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活动。在各党(总)支部对本单位党组织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自查的基础上,镇党委进行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10)开展以“激情创业再鼓劲,迎接党的十七大”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本镇近几年“大力发展乡镇工业,精心打造经济强镇,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进展、新成效,广泛宣传受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调动广大党员群众参与镇新的一轮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文化卫生

文化教育

同时渔溪的教育、卫生事业也比较完善。现有一所完全中学、两所初级中学,共14所小学,在校生7467人;虞阳中心卫生院,属一级甲等乡镇卫生院,共有医务人员143人,床位90床,设备良好。 1988年,镇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全镇10373户,426553人,其中农业户9124户,农业人口37038人。本镇居民语言较为复杂,主要有福清话、兴化话、闽南话3种。全镇有耕地23360亩,其中水田20490亩,旱地2870亩。另有3万多人旅居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归侨、侨眷2万多人,占总人数40%多,是福建省著名侨乡之一。

渔溪镇人大结对助学

开学初,渔溪镇20名贫困中小学生在镇人大帮助下高高兴兴上学了。

渔溪镇经济较发达,居民生活水平较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因各种原因面临辍学境地。镇人大对此高度重视,在对全镇贫困生进行摸底的基础上,倡导辖区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伸出援手结对助学。13名市镇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及渔溪侨联会共捐资8350元,作为20名贫困中小学生本学期的学杂费。据了解,渔溪镇人大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始于2000年,至今共捐款3万元,结对帮扶贫困生74人次。

名胜

渔溪千年古刹——黄檗山万福寺万福寺位于福建省福清市渔溪镇西北的黄檗山上。黄檗山古时以盛产黄檗木而得名。唐贞元五年(789年),莆田人正干从六祖慧能处学禅得法后回闽,路经黄檗山,爱其山川灵秀,想起师父“遇苦即止”的赠语,因悟“黄檗味苦”,便开山结茅,募缘建寺,初名“般若堂”。贞元八年(792年),又于堂之东向增辟院落,禅寺粗具规模,朝廷赐名为“建福禅寺”,俗称“黄檗寺”。大中二年(848年),希运来此出家。他后至江西百丈山参拜怀海,得传心印后又返回黄檗山。

怀海传希运、希运传义玄,黄檗山成为临济宗的发源地之一。宋时宗风犹盛,绍兴年间(1131-1162年),临济宗杨歧派善果禅师从湖南沩山来此住持,达10年之久。元朝时逐渐衰微,寺几荒废。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寺僧大休得莆田周心鉴居士之助重修殿宇,香火盛极一时。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侵扰福建沿海,寺毁于战乱中。隆庆初(1567-1568年)僧中天发愿重修,并进京奏请藏经,苦候8年未果,竟圆寂于京师。其徒孙鉴源、镜源继承遗志又进京,越六寒暑,得邑人宰相叶向高之助,朝廷乃赐藏经678函、紫袈裟三袭,同时赐额“万福禅寺”,一直沿用至今。时殿宇尚未修复,鉴源、镜源回寺后即着手修建大殿与法堂,叶向高亦捐建一座藏经阁,寺院始起衰转盛。崇祯二年(1629年)又建东西客堂,寺僧赴湖州金粟山广慧寺礼请密云圆悟为住持。崇祯六年(1633年)密云退居,费隐通容禅师继席,隐元被推为西堂。崇祯十年(1637年)隐元得传心印,住持黄檗山万福寺,他远到漳州、潮州一带募化,经过数年的辛苦经营,修建了大雄宝殿、法堂、山门、斋堂、钟鼓楼、库房、寮舍等大小30余处。同时,隐元还大力弘扬临济宗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隐元东渡日本,由其门人慧门性沛接任住持。至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寺又趋衰微,僧清馥一度募化修复。1928年突遭山洪之劫,寺院损失严重。1949年又罹火灾,千年古刹毁于一炬,藏经、文物焚毁殆尽。

1957年春,虽经多方努力,仅于唐代故址修建法堂、方丈室两座,供僧众栖止,寺院全貌难以恢复。1966年,寺更濒于荒废。1982年,寺院被列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1989年4月成立了"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修建委员会",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任名誉主任,已故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厦门南普陀寺方丈妙湛老法师任主任,省级及全国级开放寺院住持(监院)任委员,着手对万福寺进行修复,国务院与省人民政府均有拨款。在十方善信的资助下,从1989年夏开始进行第一期修复工程,首先重修一座有600多平方米的法堂与新建一座160平方米的大寮。经过多年的努力,尤其是在海外华侨的资助下,黄檗山万福寺重建工程得以告竣,现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禅堂、隐元纪念堂等皆轮换一新。1997年12月8日,隆重举行重建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现寺中文物尚遗石槽三口,其中宋代一口有“僧淳生为四恩三有舍,庆历五年己酉(1045年)七月造,住持沙门复其”的题刻。

黄檗名山,唐宣宗观瀑联吟之地,梁江淹至闽游咏之区,裴丞相皈依远祖断际,叶相国护藏书联。岩、洞、石、岭、溪、潭、井、泉、庵、堂、塔、院,森严罗列,自成景观。释子白衣、朝野名流,赋诗吟联,摩崖题刻,倍增方外之趣。

今盛世重明,梵宇新起,若夫达观之士,亲到黄檗峰头,豁开双眼洞壑林峦,真文炳著,潭涧木石,觌体成章,自然得大受用。

明灵舒居士诗云:

天下两黄檗,此中山是真。碑看前代刻,僧值故乡人,一宿禅房语,经时客路尘。将行更瞻礼,十二祖师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