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游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游似

本 名: 游似

字: 景仁

号: 克斋

所处时代: 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南充(一说岳池)

逝世日期: 1252年

爵 位: 南充县伯→郡公→国公

游似(?一1252年)字景仁,号克斋,南宋南充人(一说岳池人)。似勤奋好学,师事刘光祖。南宋宁宗嘉定14年(1221年)进士,官大理寺司直。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为端明殿学士,签枢密院事,封南充县伯,同年八月又拜参知政事。淳祐五年(1245年)拜右丞相。游似的官运超过乃父,从端明殿学士到拜右相封国公死,都一直在“宰执”的位置上。

人物简介

游似拜相后,劝理宗亲儒从谏,敬畏检身,节用致爱,选贤共理。因此,一些贤才和受党禁打击和影响的人员多被利用,如范钟、真德秀、魏了翁、赵葵、余玠等,均是这个时期入朝受职的。所以游似被人誉为朝中正士,被杨升庵评为南宋“蜀中四贤相”之一。

游似的学术思想受理学功臣魏了翁的影响较大。在中进士前在潼川(今三台)听其讲学;中进士后,魏也人京,他们来往更密。似对魏讲“第在外而心服是寄不为外,在内而情意不亲不为内”,是“击节称叹(拍掌叫好)”。可见,游似在理学上受魏了翁的影响大。游似同皇帝论理讲治时,也充分体现了以心为主的理学。魏了翁的理学思想来于李燔,李燔是朱熹的学生,朱熹——李燔——魏了翁——游似,这条线是非常清楚的。《南充县志·杂识志》说:“宋高宗南渡后,中原文献半人江南,魏了翁师李燔,得朱子所传,充国游氏祖孙父子宗之,事功名理,冠绝一代。”《南充县志·外纪》还说:“县中颇得其传,盖自游氏父子云。”游似工诗善文,《宋诗纪事补遗》录其诗一首,《宋代蜀文辑存》录其文十篇。

游似的名望不在于他的地位,而在于他的贤与正,最重要的表现是通过他的努力,理学儒子重新成为政治主流,这也使他的名字和事迹在很多文人的作品中流传后世。但这也带来一个麻烦,别人对他的称号太多了,名、字、号、各时期的官名、族内名等让人头晕,最大的晕来自于另一个名字——游侣[1]

史书记载

  • 《宋史·游似传》

游似,字景仁,利路提点刑狱仲鸿之子。嘉定十四年进士,历官为大理司直,升大理寺丞,迁太常丞兼权兵部郎官。迁秘书丞兼权考功郎中、直秘阁、夔路转运判官,移潼川提点刑狱兼提举常平。请封谥田锡,从之。迁军器监、宗正少卿兼权枢密都承旨。

时暂兼权礼部侍郎兼侍讲、权礼部侍郎。有事于明堂,似上疏言:“欲尽事天之礼,当尽敬天之心。心存则政事必适其宜,言动必当其理,雨蛇菴循其序,夷夏必安其生。”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权礼部尚书兼侍读。言:“军赏冒滥,请给告之制,奏功者书填真命付之,候从军十年,别能立功,升至统领已上,方许从所属保明申朝廷,立名给告,则冒滥者革,功劳者劝。”

迁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兼修国史、实录院修撰,权工部侍郎,充四川宣抚司参赞军事兼给事中。迁吏部尚书,入侍经幄。帝问:“唐太宗贞观治效何速如是?”似对曰:“人主一念之烈,足以旋乾转坤。或谓霸图速而王道迟,不知一日归仁,期月而可,王道曷尝不速。一念有时间断,则无以挽回天下之大势。至于忧勤,既切宸念,而佐理非人,亦何以布宣九重之实。”乃摭太宗事以陈,且谓:“太宗矜心易启,渐弗克终,仅止贞观之治。陛下嗣服十有五年,艰危之势滋甚,回视太宗治效敏速、相越乃尔。意者亲儒而从谏,敬畏以检身,未若贞观之超卓乎?节用以致爱,选廉以共理,未若贞观之切至乎?愿陛下益加圣心。”

嘉熙三年正月,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封南充县伯。八月,拜参知政事。四年闰月,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淳祐四年,提举万寿观兼侍读,仍奉朝请,授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进爵郡公。五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上章,乞归田里,帝不许。七年,特授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兼侍读,进爵国公。十一年,转两官致仕,薨。特赠少师。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