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游修觉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游修觉寺》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游修觉寺》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之一。野寺江天豁,山扉花竹幽。诗应有神助,吾得及春游。径石相萦带,川云自去留。禅枝宿众鸟,漂转暮归愁。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游修觉寺》[1]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游修觉寺》

野寺江天豁,山扉花竹幽。

诗应有神助,吾得及春游。

径石相萦带,川云自去留。

禅枝宿众鸟,漂转暮归愁。

作品注释

朱氏编在上元二年。蜀总志修觉山,在新津县治东南五里,山有修觉寺、绝胜亭。

野寺江天豁,山扉花竹幽①。诗应有神助②,吾得及春游③。

径石相萦带④,川云自去留⑤。禅枝宿众鸟⑥,漂转暮归愁。

此初游修觉寺而作也。上下两截,遥相照应。首联,景之自外而内者,就一远一近说;次联,记入寺之事;三联,景之自内而外者,就一静一动说;末联,记宿寺之情。诗有神助,非自夸能诗,是云胜境能发诗兴耳。

川云自去留,写得流行无碍,语涉禅机。宿众乌,即陶诗众鸟皆有托意。用禅枝二字,便于游寺有关切。

①陈后主诗"云色入山扉。"

②南史谢灵运尝于永嘉西堂,吟诗不就,忽梦见族弟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之句,云此语有神助。

③张骏诗"春游诚可乐。"

④梁武帝诗"面势周大地,萦带极长川。"

⑤顾况诗"达生任去留。"

⑥庾信安昌寺碑"禅枝四静,慧窟三明。"此诗"径石相萦带,川云自去留",乃摹寺前之景,说得蒲洒自如。陆放翁诗"泉石相萦带,云烟互吐吞",此写湖上之景,说得变见无常。一则参会禅机,一则旷观物态,意各有指,虽脱胎而却非蹈袭。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2]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3]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4]

视频

诗圣杜甫(四) 杜甫逃荒之谜

千秋史话:诗圣杜甫

参考资料

  1. 《游修觉寺》 诗词文句网
  2. 杜甫简介 古诗文网;
  3. 杜甫三吏三别原文 瑞文网;发布时间;2017-12-07
  4. 杜甫的十首抒怀诗,怅望千秋一洒泪,摇落深知宋玉悲 品诗赏词;发布时间;18-05-2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