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游山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游山记》是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的作品之一。选自《曾巩文集》·记四篇。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1],世称“南丰先生”。

原文

余与南阳张侨、颍川晁仲升九月壬子会太平观宿,癸丑过东西林寺,与道士任禹恭、丁宗元、僧本全俱过化成护国石盆寺、宝兴岩,宿普照寺,甲寅止峰顶、大林、天池寺、佛手岩,至定心石,还大林寺宿,乙卯乃归。凡观游之得石有名者十:刘仙、峰顶、文殊、头陀、把针、睡魔、定心、南北石柱。峰有名者三,峰顶、掷笔皆至,其上香炉。坐峰顶下视之,谷一锦绣。坐掷笔下视之,池四白莲,白氏草堂东南天地台二。讲经十八贤煮试泉二:虎跑,石盆。书姓名刻石二:掷笔峰、佛手岩。

余既游其间,而因思彗远等十八人,相与避晋于此者,诚山水之佳处也。然十八人者,知避晋而自肆于山水之间,而不知自溺于异学,此陶令所为不取也。自文武没,君臣相得之际少,士之有道者所以难仕。若陶令者,从容于浊世,以道自守,进不受污,知时之去,隐不离正,非十八人者所能到也。若予者虽能知其是非,而岂能仿佛及之,而徒知山水之为乐。将归,遂书之,所以使余心与后之游者有考焉。

作者简介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2]后,熙宁二年(1079)先后在齐、襄、洪、福、明、毫等州任知州,守正不阿,颇有政声。元丰四年,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著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隆平集》三十卷。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唐论》是代表作,可与欧阳修的《朋党论》媲美。著名有《墨池记》、《越州赵公救灾记》、《寄欧阳舍人书》和《福州上执政书》。曾巩也擅长写诗,有四百余首传世。曾巩培养了一批名儒,陈师道王无咎、曾肇和曾布受业于他。

曾巩集

《曾巩集(套装上下册)》以《元丰类稿》为主,收录了现存曾巩的全部诗文,计诗410首,文752篇,是目前收录曾巩诗文最为完备的本子。《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种。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散文创作上,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见称,讲究章法的严谨和布局的分明,叙事、议论委曲周详,节奏舒缓平和,用词朴素有分量,思致清晰,独具风格。《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据清代顾松龄刻本为底本,以元代丁思敬刻本为主要校本,较为全面详尽。

视频

游山记 相关视频

济南:曾巩入齐九百五十年,南丰祠前忆南丰
纪念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动漫故事 南源耕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