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湘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湘軍是晚清時對湖南地方軍隊的稱呼,或稱湘勇。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後,清朝正規軍無法抵禦,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裝,湘軍就是在這時發展起來的。除了鎮壓太平天國時期的曾國藩創建的湘軍[1],還包括該部一直延續到抗日戰爭時期的湖南軍隊。直到何鍵下台,蔣介石才把湘軍改造為半中央軍。到1949年,半中央化的湘軍全部被解放軍消滅,湘軍的歷史至此終結。

創始者

曾國藩作為湘軍的創始者,他將湖南各地團練整合成湘軍,形成了書生加山農獨特的體制,成為清政府與太平天國起義軍作戰的主要軍事力量。滿清政府雖然對地方漢族武裝不信任,但不得不倚重於湘軍。曾國藩同時又藉助了安徽本土力量,發展了淮軍,並培養了淮軍首領李鴻章。湘軍不但消滅了太平天國,還參與了清廷與各地其他起義軍的作戰,挽救了清王朝,而且使兵權落入漢族,改變了當時清朝的政治格局。

編制裝備

湘軍分陸軍、水師兩種。其營制主要採用明代著名軍事家戚繼光《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中的"束伍"成法。陸軍每營五百人(營官一員、哨官四員在外),十人為隊,隊有什長;八隊為哨,哨有哨長,統以哨官;四哨為營,轄以營官;余為親兵,直轄於營官。各隊以抬槍、刀矛、小槍等長短兵器配合作戰。水師每營五百人(營官一員、哨官三十員在外),有長龍八艘,每艘二十四人;舢板二十二隻,各十四人。每船為一哨,設哨官;哨官之上,轄以營官。船隻各有火炮,但仍配小槍刀矛,以備近戰。湘軍營以上設統領,統領轄數營至數十營不等。其後又在統領下增設分統,以便於指揮。在武器裝備上,湘軍不僅向外國採購洋槍洋炮,還自設船廠,仿造新式武器。

主要人物

湘軍在與晚清的各地農民起義軍作戰中迅速成長,使晚清一度出現了"中興"的局面。"中興將相十九湖湘",湘軍將領及其幕僚成為當時中國政治、軍事舞台的主角。整個湘軍系統中位至總督者15人,位至巡撫者14人,其他大小文武官員不勝數。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投入到曾國藩麾下,還包括一批卓越的工程師科學家(如李善蘭徐壽容閎等)。

除了曾國藩外,還有曾國荃左宗棠、李續賓、羅澤南、彭玉麟、郭嵩燾、李鴻章、劉坤一等等人物,成為晚清歷史顯赫的一頁。後來的洋務運動也主要由湘軍人物一手發起。

左宗棠因為收復新疆的壯舉,更是被譽為民族英雄[2]。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和彭玉麟被史學界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亦有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和李鴻章之說。

歷史意義

湘軍的出現也客觀上讓清政府的軍事和政治權力落入漢族,中央政府的權威極大地弱化,和民國初的軍閥也有淵源關係。湘軍在晚清對外戰爭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日甲午戰爭之牛莊戰役全軍殉國,中法戰爭之淡水大捷,後來左宗棠收復新疆,也是湘軍人物的一大功勞。

視頻

湘軍 相關視頻

曾國藩曾國荃兄弟攻破天京太平天國覆滅
自古「無湘不成軍」,到底湘軍有多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