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汤玛士·艾德林格二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汤玛士·艾德林格二世Thomas Edlinger II, 1662-1729)出生于德国奥格斯堡(Augsburg),是十七至十八世纪捷克布拉格(Prague)地区的制琴师。

生平介绍

他追随父亲汤玛士.艾德林格一世(Thomas Edlinger I, ?-1690),学习制琴。[1]。 曾在布拉格迎娶大他九岁的寡妇林哈特.佩特尔,并定居布拉格。 1677年制的琴,始于其存在最早的作品,但仍保留许多史戴纳琴的特征。 其制琴技术完美出色,对提琴架构的整体设计更是巧妙且优雅,琴头与F孔的每一个细节都能精准到位;在外观上,他提琴的漆料,采用带有淡黄色阴影的棕红色所调作,呈现相得益彰的对比效果。后几年,他将其模板型制改得更近似史特拉底瓦里(Stradivari)。 他位于奥格斯堡的工作室名字为“Bey den drey Geigen”,其擅长制作提琴和鲁特琴。 1729年1月20日逝世于布拉格。

早期布拉格制琴学派的创始人

制琴师汤玛士‧艾德林格二世 (Thomas Edlinger II, 1662-1729) 相传也曾在奥地利阿布萨姆 (Absam) 地区向德国制琴家约克柏‧史戴纳 (Jacob Stainer, c. 1617-1683) 学习,返国后更收受徒弟,开创了布拉格制琴学派。[2] 成员多来自于巴伐利亚(Bavaria)和蒂洛尔(Tyrol)地区的移民及其后裔,包含约翰.乔治.赫尔默(Johann Georg Hellmer, 1687-1770)、约瑟夫.乔辛.艾德林格(Joseph Joachim Edlinger, 1693-1748)、约翰.尤里西.埃伯尔(Johann Ulrich Eberle, 1699-1768)、汤玛士.安德烈.互林茨基(Thomas Andrea Hulinzky , 1731-1788)等著名捷克制琴师。[3] 而被公认是早期布拉格制琴学派的创始人。此学派的特色是拥有偏高的琴板弧度,以及近似于阿玛蒂(Amati)家族提琴的架构。

奇美博物馆收藏一把中提琴

这把1679年制的中提琴,属于早期中提琴作品,可视为德国福森(Füssen)制琴工艺的延伸。提琴整体有著德国制琴师史戴纳(Stainner)的风格,琴头后下方有家族的印章;此琴巨大饱满,或许当时艾德林格二世的技术尚未成熟,这把琴的外观与设计尚未达到专业制琴师水准;贴有原始标签。 标签内容:Thomas Edlinger / Lauten uno elgennacber in Uugipurg 1679 [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