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源城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源城区

中文名: 源城区

外文名: Yuancheng Distisct

别 名: 槎城、源城、河源

行政区划代码: 441602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广东省河源市

地理位置: 河源市南部

面 积: 361.5 km²

下辖地区: 2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44个社区居委会,

28个村委会(不含江东新区城东街道办事处)

政府驻地: 上城街道

电话区号: 0762

邮政区码: 5170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著名景点: 龟峰塔、河源文化广场、河源客天下、河源

博物馆、中山公园

火车站: 河源站

车牌代码: 粤P

地区生产总值: 429 亿元(2018年)

高 校: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

人 口: 703607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

源城区,广东省河源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河源市南部,东江中上游与新丰江的汇合处,与广州深圳香港相距约200公里。源城区西北接东源县,东接江东新区,南与惠州博罗县交界,总面积361.5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源城区下辖2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44个社区居委会,28个村委会(不含江东新区城东街道办事处)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源城区常住人口703607人。 源城区是河源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市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是河源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水陆交通发达,是粤东北的交通枢纽。 源城区历史悠久,境内是原河源县的一部分。原河源县从南齐永明元年(483年)建县至1988年有1500多年的历史。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原河源县分设源城区和东源县。 2019年,源城区地区生产总值429亿元   ,市区口径为189.20亿元(未含河源国家高新区),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8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6.06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0.27亿元,增长2.6%。[1]

历史沿革

河源古为百越之地,在《尚书》的“禹贡”一章划为扬州区域,秦、两汉、三国、两晋等朝代均属古龙川县地,属南海郡管辖。 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析龙川地置河源、新丰二县,仍属南海郡。南朝梁天监年间(约502年)析南海郡置梁化郡(即惠阳梁化),河源改属梁化郡辖。 开皇元年(581年)平陈后改梁化郡设置循州(今惠州)。开皇十一年省龙川,并入河源县,为循州属。十八年,改新丰为休吉县。隋大业初年(605年)又省休吉,并入河源县,改循州为龙川郡,河源属龙川郡辖。 武德五年(622年)龙川郡复名循州,析河源置石城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又罢石城县。唐中宗嗣圣年间(约684年)改循州为雷乡郡,天宝四年(745年)改雷乡郡为海丰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称循州。至南汉(958年),刘𬬮迁循州于雷乡,改旧循州治为祯州,河源与博罗、海丰、归善县均属祯州辖。 天禧四年(1020年),因避仁宗赵祯御名,改祯州为惠州。宣和二年(1120年)改惠州为博罗郡。绍兴三年(1133年)复称惠州。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惠州升为路,河源属惠州路辖。 洪武元年(1368年),惠州路改为府,河源属惠州府辖。崇祯六年(1633年),河源分割忠信二图之地置连平州,并兼管河源、和平两县。 清朝,河源属惠州府辖,是惠州府属的中心地区。 民国八年(1919年),河源属广东潮循道,随后即废。道制废后,中级地方行政机构久不设置。民国十四年(1925年)广东统一,河源隶属东江行政委员会公署。民国十七年(1928年)河源属东江善后委员会公署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东江绥靖委员会公署辖。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河源隶属广东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奉行政院指令第四区行政专员公署由惠州移驻河源。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改称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建国初期,河源属东江专区。1953年属粤东行政区,后属惠阳专区。1959年,惠阳专区撤销,属韶关专区管辖。1963年,恢复惠阳地区,河源又划归惠阳地区辖,直至1987年年底。 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置河源市(地级市)。原河源县被分拆为源城区和郊区(后改为东源县)。原河源县的东埔镇、源城镇、埔前镇和高埔岗农场划为源城区辖区,其余划为郊区(今东源县)管辖   1988年1月至1997年2月,源城区下辖源城镇、东埔镇、埔前镇和高埔岗农场。 1997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源城镇和东埔镇,设置上城、新江、东埔、源西4个办事处和源南镇,保留埔前镇和高埔岗农场建制。 2003年12月,办事处改为街道办事处。埔前镇、源南镇和高埔岗农场未更名。 2011年,原高埔岗农场改街道,源城区辖5个街道:上城街道、东埔街道、新江街道、源西街道、高埔岗街道;2个镇:源南镇、埔前镇。 2018年1月,根据省民政厅文件,设立城东街道办事处。城东街道由河源江东新区代管。

区划详情

2019年,源城区共辖6个街道(上城街道、东埔街道、新江街道、源西街道、高埔岗街道、城东街道)和2个镇(源南镇、埔前镇),区人民政府驻上城街道。 源城区地处于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北山区的结合部,总面积361.5平方公里。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14°31′34″至114°45′4″,北纬23°31′21″至23°51′之间。

地形地势

源城区位于东江、新丰江交汇处,河源盆地内。区内北部为东江和新丰江冲积而成的东埔小平原,中部为丘陵,南部为东江冲积而成的埔前小平原,西部为低山丘陵区。总体地势为东低西高,最高在西端的桂山,海拔最高1056米,最低在东江双头村,海拔在46米,境内最大相对高度差为1010米。 境内地貌形态与构造、地层、岩石等有关,是内外动力地壳作用的结果,按成因可分为构造侵蚀,剥蚀侵蚀,侵蚀堆积三种成因类型,地貌形态主要表现为低中心、低山地貌,主丘陵地貌,低山着地地貌,河谷平原地貌等。 境内地层主要包括中新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和第四系,主要分布于区内的西南部,中东部及东北部一带。岩性主要为沉积碎屑岩类,大山碎屑岩类和松散岩类。裸露总面积约278.2平方公里,占规划区总面积76.26%。 地质构造位于佛冈—新丰江纬向构造带与华夏黄河大断裂构造带的复合地段,形成以北东向构造为主。南北向构造为东南山构造体系格向,并伴随有多动强烈的岩浆流动,尤以中生代燕山中酸性岩浆广泛侵入为主。区内出现的构造有桂山尾向斜,河源断裂,人字石断裂。 水文地质与地质构造条件相应,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3种基本类型。 工程地质特征与地质、构造地貌及地睛水活动等密切相关,岩土体可分为花岗岩类岩组、碎屑岩组、膏盐含钙质岩组、冲洪积土岩组及残坡层土岩组等。 源城区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水土流失、水库淤积、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源城区恐龙化石地质遗迹拥有大量的出土恐龙蛋化石,还有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脚印化石,为世界罕见的集恐龙蛋、恐龙骨骼和恐龙脚印化石“三位一体”的埋藏地。

气候

源城区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水平,是全国13个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的城市之一。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冷;夏半年盛行西南和东南季风,高温多雨。源城区历年平均温度21.4℃,历年极端最高温度39.3℃,历年极端最低温度-3.8℃;历年平均年降雨量1953.2毫米,历年平均年雨日159天;历年平均年日照时数1942.8小时。源城区热量充足,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气候资源丰富,适宜种植亚热带作物。

水文

源城区境内的河流,统属于珠江水系的东江干流水系。一级支流新丰江和东江干流穿越境内,两江河段(源城)的河流比降落差不大,流速较缓慢,河面较宽阔。除东江、新丰江河段外,源城区还有埔前河、七磜河、木京河,高塘水、赤坑水、洪洞水、万洞水、蓝田水,香车河、双下水等河流10条,其集水面积不大,均在100平方公里以下。其中埔前河、七磜河、香车河是源城区较大的河流,集水面积都在40平方公里以上,区内主要河流有:东江、新丰江、埔前河、七磜河、香车河。 1992年土地资源详查数据结果报告,源城区集体土地363459.1亩,占总面积67%;国有土地107409.7亩,占总面积20%;未定权土地71849亩,占总面积13%。截至2009年底,源城区常用耕地面积33233亩。

生物资源

源城区林木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桂山自然保护区有广东最大、世界少有的原始次生常绿阔叶林,物种资源丰富,与肇庆鼎湖山、云南西双版纳并称“沙漠腰带上的东三奇”。全区有野生维管植物193科486属783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二级保护植物7科7属7种,如金狗、桫椤、水蕨、苏铁蕨、樟树、半枫荷、花榈木等。全区有脊椎野生动物215种。其中有蟒蛇、金钱龟、穿山甲等10多种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

矿产资源

源城区境内地质构造复杂,据地质部门探明的矿藏有铁、铜、锌、煤、水晶、粘土、萤石、瓷土等11种。铁矿主要分布在埔前桂山一带,属风化淋滤铁矿,含铁品位达45%以上,但储量规模较小,在10万吨以下;铜矿、锌矿分布在埔前、桂山,储量不大;煤矿分布在埔前、桂山,但煤层薄,煤质差,硬石多;萤石矿主要分布在源南镇胜利村至东源县仙塘镇到吉村一带,储藏量约在510万吨左右;水晶矿分布在东埔的白石嶂一带,但矿石含晶性不高,水晶个体小;瓷土矿分布在源西的白岭头村和高塘村至东源县的徐洞村一带,储量大;配料粘土矿分布在源西的白岭头一带。

水力资源

源城区雨水充沛,多年平均年产水量3.70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1610立方米。东江多年过境水量144.24亿立方米,新丰江多年过境水量24.6亿立方米。全区水能理论蕴藏量44.30万千瓦,可开发的水力资源为42.00万千瓦,至2013年已开发34.2万千瓦(含新丰江水电站33.5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81.43%。

人口

截至2018年末,源城区城镇人口比重98.80%,比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年末户籍总人口32.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1万人,增长1.3%。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年出生人口6266人,出生率19.38‰;全年死亡人口2214人,死亡率6.85‰;自然增长率12.53‰。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源城区常住人口703607人。

综述

2015年,源城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2亿元,同比增长9%,完成年度计划的12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亿元,同比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48.3亿元,同比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81亿元,同比增长10%。三大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38.3∶59.6调整为2.0:36.6:61.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2018年,源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9.20亿元,比上年增长(下同简称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87亿元,增长4.3%,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6.06亿元,增长9.4%,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1.6%,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92个百分点,是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0.27亿元,增长2.6%,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1%,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40.0:58.5调整为1.5:40.2:58.3。

第一产业

2013年,源城区完成农业总产值4.65亿元,实现增加值2.56亿元,分别增长3.5%和 3.4%。全区出栏肉猪6.82万头,比2012年增长4.1%;家禽3.25万只,比2012年增长3%;粮食产量12291吨,比2012年下降5.7%;蔬菜产量32711吨,比2012年增长5.7%。 2018年,源城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亿元,增长2.6%。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2.45亿元,增长5.5%;林业产值0.15亿元,下降8.3%;牧业产值2.18亿元,增长0.6%;渔业产值0.13亿元,下降2.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015元,增长6.4%。

第二产业

2013年,源城区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65亿元,比2012年增长23%,实现工业增加值40亿元,比2012年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亿元,实现增加值35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29%和23%,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9家。举办了落实市“三个50”系列活动暨投资环境推介会。全年签约工业项目47个,合同投资总额81.6亿元;开工工业项目23个,合同投资总额28.48亿元;竣工投产工业项目22个,合同投资总额18.1亿元。深圳罗湖(河源源城)产业转移工业园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4.5亿元。园区拓展盘活土地55万平方米。园区被广东省政府认定为“广东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和“广东省2013年度四星级优秀服务园区”。 2018年,源城区完成全社会工业增加值48.13亿元,增长7.4%。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1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工业增加值43.26亿元,增长7.9%,其中,占比达到56.6%的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24.46亿元,增长14.1%。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经济类型企业工业增加值11.89亿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类型企业工业增加值26.67亿元,私营经济类型企业工业增加值3.35亿元,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工业增加值1.34亿元,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7.5%、61.7%、7.7%、3.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12.16亿元,重工业增加值31.10亿元,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8.1%、71.9%。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工业增加值14.87亿元,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10.17亿元,小型企业工业增加值17.49亿元,微型企业工业增加值0.73亿元,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4.4%、23.5%、40.4%、1.7%。

第三产业

2013年,源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45.5亿元,比2012年增长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亿元,比2012年增长14%。2013年,源城区旅游接待总人数46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5.88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8.4%和18%。2013年源城区外贸进出口总额65920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9%。其中出口总额40446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9%。全区实际外商直接投资4200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15.6%。 2018年,源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30亿元,增长5.7%。分产业看,批发业完成零售额23.41亿元,增长6.0%;零售业完成85.08亿元,增长5.5%;住宿业完成4.25亿元,增长5.7%;餐饮业完成5.57亿元,增长5.4%。全区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204.72万人次,增长12.8%。其中,国内游客1199.99万人次,增长12.9%;国际游客4.73万人次,增长2.6%。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882.61万人次,增长24.3%。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23.99亿元,增长18.1%。2018年末,全区各类旅行社33家。已评定的星级旅游宾馆(酒店)7家,其中五星级旅游宾馆(酒店)1家,四星级旅游宾馆(酒店)2家。

交通运输

源城区是粤东北的交通枢纽,水陆交通比较发达。境内205国道、河惠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河汕公路横跨东西, 205国道、西环路、粤赣高速公路分别从城区的东西两边通过,中国南北第二大动脉京九铁路以及广梅汕铁路连接城区。东江航运上可达龙川,下可通惠州、广州。 截至2018年,源城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856.8公里。全年客运量1494万人,增长3.5%;旅客周转量16.97亿人公里,增长5.2%; 货物运输量1854万吨,增长2.1%; 货物周转量35.60亿吨公里,增长5.2%。 综述 截至2018年,源城区共有幼儿园121所,在园幼儿数30658人,幼儿教育入园率为98.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小学51所,在校学生7685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普通中学35所,其中,初级中学9所,高级中学5所,完全中学3所;一贯制学校18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6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初中在校学生29500人,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初中毛入学率为134.65%,普通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8.95%。高中在校学生12379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8.20%。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289人。 义务教育 高中教育 特殊教育

文化体育

截至2018年,源城区共有群众文化事业机构3个,其中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源城区文化馆)   、乡镇(街道)文化站7个;年末全区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47个;国家一级图书馆2个(河源市图书馆、源城区图书馆)   ,馆藏量达25.4882万册(件),全年总流通77.0249 万人次。全区体育事业工作人员共12个,业余体校1个,体校学生人数210人,输送体育人才80人,各类比赛获奖项目中获国家奖7个,获省奖7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18年,源城区共有卫生机构共有13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422张,增长18.4%。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628人,增长9.0%。其中医疗、预防、保健人员562人,中西药剂人员120人,护理人员771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75人。全区已建立农村医疗站(所)共34间。

社会保障

截至2018年,源城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6.69万人,比上年减少0.9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4.03万人,净增0.4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3.93万人,净增0.6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4.48万人,净增0.61万人。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85万人,净增0.6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20.91万人,净增0.57万人。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付额1.02亿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支付额2.12亿元。全区享受城乡低保救济补助人数4291人,下降17.1%;共发放城乡低保救济金2186万元,下降4%。 源城区属客家方言区,语言受正统客家话及白话(广州话)的影响较大,有的词语读音与梅州话相似,少数词语与广州话相近,但全区语言总体上属客家方言。

客家民居

源城区的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变化,有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河源的围龙屋是方形的,被称为“府第式”、“角楼”。其形制接近北方传统的“四合院”,其文化内涵更加深厚。

风景名胜

源城区有龟峰塔、阮啸仙烈士陵园、鳄湖、巴伐利亚庄园、春沐源、河源桂山风景区、高埔岗温泉度假村、化龙路商业街、太平古街、新丰江电站大坝等旅游景点。其中河源桂山风景区有野趣沟、七礤水库、园中园旅游区、响水风景旅游区。 太平古街 河源老城的太平古街,临近东江支流新丰江畔,采用民国时期流行的“上楼下廊”式的骑楼结构,走在其中,颇似行走在广州的一德路、北京路一带。河源太平古街始建于清朝,全长300米,鼎盛时期有300多家商铺进驻其中。太平古街原名叫十字街,因早年商业兴旺,整条街呈现出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故改名为太平街。 巴伐利亚庄园 庄园位于河源市源城区,占山地10平方公里(水域近2平方公里),是粤港两地造园”的创新文旅示范项目。

荣誉称号

2020年6月,被评为第二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1年1月14日,入选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名单。   2021年11月,拟将其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参考来源

  1. [1],购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