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滇桂黔边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滇桂黔边纵成立于1949年7月19日。时值内战爆发,为了抗击蒋介石驻扎云南的第八军的势力,各路游击队纷纷崛起,为了更好组织斗争,中共桂滇边工委和中共云南省工委合并,成立中共滇桂黔边区党委,以统一领导云南、桂西和黔西南边区党的组织、武装斗争和政权建设,这就是滇归黔边纵。边纵配合了解放军参与了多次的重大战役,如昆明保卫战、滇南战役等等。[1]

[]

历史意义

至1950年春,“边纵”部队配合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完全解放了云南全省、桂西和黔西南等地区,各族人民迎来了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此时的“边纵”主力部队已发展到6万余人,另有10万余人的地方武装。“边纵”部队在历次战斗中共牺牲了近2000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从成立至完成整编归属,历时一年时间,完成了光荣而辉煌的历史使命,永远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史册。

历史背景

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的命运已为时不远,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于1949年4月21日发出了向全国进军,打过长江去的命令,人民解放军随即渡过长江,以排山倒海之势南下,先后解放了南京、上海、南昌、武汉等大城市。国民党政权已基本灭亡,但蒋介石仍抱着幻想,纠集残余,以白崇禧胡宗南、宋希濂为骨干,拼凑中南防线,企图以川康、云贵为后方,割据西南,固守一隅,以期卷土重来,做最后的垂死挣扎。蒋介石为加紧对云南的控制,将嫡系第8军的5个师等及陆军总部部分直属部队及一些军事机构、大批特务组织潜入云南,其驻军由1万人增至4万多人,还准备将国防部等军事首脑机关迁入昆明,以控制云南。

成立经过 在中共云南省工委和桂滇边工委的领导下,先后建立了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二纵队、左江支队、右江指挥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边纵队、永馄支队、滇西北人民自卫军、峨山游击大队等人民武装,共3万余人,攻克了20余座县城,建立了滇东南、罗盘、弥泸、思普、滇东北、滇中等12块革命游击根据地,革命武装斗争形势蓬勃发展,至1949年7月已基本形成包围中心城市昆明的态势。

为加强党在长江以南地区的领导和对革命武装的发展建设,1948年12月27日,经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朱德总司令发布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等3个南方边区纵队的命令。1949年春,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共桂滇边工委和中共云南省工委合并,成立中共滇桂黔边区党委,以统一领导云南、桂西和黔西南边区党的组织、武装斗争和政权建设。

为此,中共桂滇边工委和中共云南省工委于1949年7月19日,在云南省砚山县阿猛镇的小学校内,召开合并扩大会议,正式宣告成立中共滇桂黔边区委员会,并宣布了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正式组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任命庄田为司令员,朱家璧为副司令员,林李明为政委,郑伯克为副政委,黄景文为参谋长,张子斋为政治部主任。并决定将战斗在云南的游击队和黔西南的游击队分别组编为纵队属下的一支队、二支队、三支队、四支队、罗盘支队、六支队、七支队、八支队、九支队、十支队、独立一团和独立二团,将桂西的游击队编为左江支队和右江支队,共12个支队和2个独立团。同时任命了各支队的司令员和政委。确立军事工作总方针

这次会议还确立了“边纵”军事工作的总方针,即:在全面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打下基础,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与提高主力部队,巩固与扩大解放区,坚持消灭并阻击残敌,配合南下解放大军解放全境。同时集中力量迅速把滇东南和滇西南游击区连成一片;在滇西和滇东北,放手大发展;在滇中和滇北,积极发展,相机大搞;在昆明加紧地下活动,加强联系,准备接收工作;在桂西放手发展,打下群众基础;在黔西南以小部队或武工队活动,奠定初步基础;以实现在半年内解放四、五十个县。

部队事迹

“边纵”成立后,先后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成功地进行了反“围剿”武装斗争,参与了昆明保卫战和滇南战役等数十次战斗,为解放云南全境、桂西和黔西南地区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反“围剿”斗争

1949年9月,人民解放军大举向西南进军,蒋介石亲临重庆指挥构筑西南防线,作最后的垂死挣扎,调集滇黔川3省6个军的兵力,对“边纵”进行大规模“围剿”,妄图一举消灭“边纵”。从9月中旬开始,“边纵”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开展了大规模的反“围剿”斗争:第一支队在纵队司令员庄田等的率领下,南下开广地区,打通滇桂边境通道,迎接南下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第二支队在弥泸地区苦战3个月,歼敌近1000人,打退敌军4个团的联合进攻;第三支队向滇桂边出击,粉碎了贵州保安团的进攻,全歼敌保安团1个营,解放两个县城;第四支队在开广地区打退敌161师和地霸的联合进攻,继续巩固了革命根据地;第六支队在滇东北打击从黔西向滇东北进攻的敌89军,并阻击从川黔入滇的敌第8军;第七支队迂回保山,破坏了滇缅公路上跨越澜沧江、怒江的功果桥和惠通桥,切断敌军逃往缅甸的通道;第八支队在滇西机动作战,攻克3个县城,截断敌人企图西逃之路;第九支队、第十支队和独立一团,向滇越铁路以西出击,打击敌人,把滇南和滇东南连成一片,并经开远向昆明外围出击,初步形成包围昆明的态势。在广西的左江支队和右江支队解放了3个县城和20多个交通要点,有力地策应南下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经过近3个月的武装斗争,“边纵”部队取得了反“围剿”的全面胜利。昆明保卫战

经中共中央、中共南方局、中共云南地下党和“边纵”长期开展工作,1949年12月9日,云南绥靖公署主任、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率部起义。16日,蒋介石令其嫡系部队第8军和第26军向驻防在昆明的起义部队发起反扑,围攻昆明,形势急迫。人民解放军二野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命令第五兵团一部从贵阳驰援昆明,同时命令“边纵”配合起义部队保卫昆明。“边纵”副司令员朱家璧率部从滇西南驰援昆明郊区和宣威、沾益、马龙、路南、宜良、呈贡、安宁等地,从侧面攻击进攻昆明的敌人,与敌人在昆明南郊的飞机场等地进行多次激战。在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一部、“边纵”一部的外围攻击,起义部队和昆明市人民义勇自卫队的阻击下,进攻昆明的敌第8军和第26军于23日仓惶逃往滇南蒙自地区。昆明保卫战取得了胜利。

1949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在渡江战役胜利后即谋划野战军进军西北、华南、西南的军事部署,并对处于西南边陲的云南给予极大的关注,在领导争取卢汉起义工作的同时,便对野战军进军云南作了周密部署。根据中央部署,在卢汉率部起义后,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十七军四十九师奉命驰援昆明,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四野战军第三十八军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广西直插滇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的配合下,发起滇南战役,一举歼灭国民党残敌,粉碎了蒋介石把云南建成反共基地的图谋。

1950年1月4日,按照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解放云南的部署和二野首长刘伯承、邓小平的指示,四兵团党委在广西南宁召开扩大会议,研究进军云南的部署。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领导人林李明、张子斋等汇报了云南的情况。四兵团党委书记、司令员兼政委陈赓作出了战役部署:令第三十八军一一四师、一五一师和滇桂黔边纵队第一支队组成左路部队,沿中越边界前出河口、金平一线,断敌逃往国外的陆路通道,左路部队由第三十八军副军长兼一一四师师长刘贤权率领;令第十三军为中路部队,日夜兼程,直出蒙自、开远一线,袭占蒙自机场,断敌空中逃路,然后在友邻部队协同下歼灭汤尧兵团于滇南地区,中路部队由第十三军政委刘有光和副军长陈康率领;令滇桂黔边纵队和卢汉起义部队各一部作为右路部队,由昆明南下阻击西逃之敌,配合主力作战,右路部队由边纵副司令员朱家璧统一指挥;令第十四军和十五军作为预备队,由滇东和滇东北进入云南。陈赓要求各部队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不顾疲劳,不怕牺牲,快速前进,大胆迂回,“先兜后歼”,务必将敌第八军、第二十六军全歼于国境线内,以免后患。

2月19日,野战军把五星红旗插到了中缅边境的打洛镇,滇南战役胜利结束,为云南全境的解放和野战军迅速推进至边防前哨,保卫边疆、巩固国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整编归属

参与完成人民解放战争的“边纵”部队,根据形势发展和部队建制的调整需要,遵照上级指示,自1950年1至7月,先后分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省军区、广西省军区和贵州省军区。具体的整编归属情况是:一支队和独立二团编入云南武定军分区;二支队编入云南宜良军分区;三支队(罗盘支队)分别编入云南宜良军分区和贵州兴义军分区;四支队编入云南文山军分区;六支队编入云南曲靖军分区和昭通警备区;七支队分别编入云南大理军分区、保山军分区、丽江军分区;八支队编入云南楚雄军分区;九支队编入云南普洱军分区;十支队编入云南蒙自军分区;独立一团编入云南玉溪军分区;左江支队分别编入广西龙州军分区和百色军分区;右江支队分别编入广西百色军分区、武鸣军分区和宜山军分区。接着参加了边疆艰苦复杂的剿匪战斗,为巩固祖国边防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