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歌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 |
《满歌行》出自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的诗词作品。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生于嘉靖五年十一月初五,卒于万历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省太仓市)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1],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
“ |
为善无近名,不见古人,逊天下躬耕。 逃之渭水,洗耳见轻。 又言为恶无近刑,不见古人,佯狂漆身。 清质浊文,卒称逸民。桓文假仁,乃霸四海。 盗跖脯肝,以牖下死。乾坤失信,刚柔安纪。 五星背躔,焉所照理。我欲为善,善不可为。 我欲为恶,恶非所知。刑名之间,余其庶而。 何以导之,仪狄我师。栖山得玉,将刖而足。 泅海得珠,将剖而肉。不如种田亩,得秫与粟。 家蓄五母鸡,二母彘。一日一饱,三日一醉。 出则止野,归则止舍。不知有天,无论在地。 东邻送丧,西邻生儿。寒暑为垆,风雨鼓之。 销冶红颜,以就衰羸。旷视今古,曷如蜉蝣。 智者亡何,聊以不忧。王孙达生,厥师庄周。 庄周怖死,抑孰与俦。 |
” |
— [明]王世贞 |
戏曲研究
此外,王世贞对戏曲也有研究。他的曲论见于《艺苑卮言》[2]的附录,后人摘出单刻行世,题曰《曲藻》。王世贞已较深刻地认识到戏曲艺术的美学特点,"不唯其琢句之工,使事之美",而关键在于"体贴人情,委曲必尽;描写物态,仿佛如生;问答之际,了不见扭造,所以佳耳。至于腔调微有未谐,譬如见钟、王迹,不得其合处,当精思以求诣,不当执末以议本也。"由此出发,他认为戏曲成功与否首先在于是否"动人"。他称赏《荆钗记》,因为它"近俗而时动人";他批评《香囊记》,因为它"近雅而不动人"。这是他戏曲观的精华处。《曲藻》在引述前人曲论时,或赞成,或驳难,都颇精当。
视频
满歌行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相当于当代什么学历,进士相当于教授 ,搜狐,2021-09-04
- ↑ 王世贞简介 明代文学家、史学家,亦是“后七子”领袖之一 ,搜狐,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