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滫漢語二級字, 讀作滫(xiǔ) ,⒈ 泔水,已酸臭的淘米水:「蘭槐之根是謂芷,其漸之滫」。⒉ 古烹調方法之一,用澱粉拌和食物使之柔滑。⒊ 小便。[1]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思酒切《集韻》《韻會》《正韻》息有切,𠀤音醙。《說文》久泔也。淅米汁。《禮·內則》滫瀡以滑之。《注》滫,泔也。
又溲也。秦人謂溲曰滫。《史記·三王世家》蘭根與白芷,漸之滫中。
又《唐韻》息流切《集韻》思流切,𠀤音脩。
又息救切,音秀。義𠀤同。
基本信息
xiǔ 淘米水 [water of washing rice]蘭根與白芷,漸之滫中。――《史記》 又如:滫瀡(淘米水)
小便 [urine]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荀子·勸學》
泔水,〈引〉髒水。臭水。已酸臭的淘米水:「蘭槐之根是謂芷,其漸之~」。
古烹調方法之一,用澱粉拌和食物使之柔滑。 小便。 去衣而汗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