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漏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 的图片

漏芦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祁州漏芦及蓝刺头(禹州漏芦)的根。又名山防风、漏芦、华东蓝刺头。[1] 【别名】野兰鹿骊鬼油麻和尚头大头翁独花山牛蒡祁漏芦禹漏芦龙葱根毛头

禹州漏芦

生于林缘、干燥山坡、草丛向阳处。

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地。[2]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6)30-100cm。根状茎粗厚,主根圆柱形,直径1-2cm,上部密被残存叶柄。

茎直立,不分枝,簇生或单生,有条纹,具白色绵毛或短毛。基生叶有长柄,叶柄长6-20cm,被厚绵毛;

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全为椭圆形,长12-25cm,贡5-10cm,羽状全裂呈琴形,裂片常再羽状深裂或深裂,两面均被蛛丝状毛或粗糙毛茸;

中部及上部叶较小,有短柄或无柄。头状花序,单生茎顶,直径约5cm;

总苞宽钟状,基部凹;总苞片多层,具干膜质附片,外层短,卵形,中层附片宽,成掌状分裂,内层披针形,先端尖锐;

花冠淡紫色,长约2.5cm,下部条形,上部稍扩张成圆筒形,先端5裂;雄蕊5,花药聚合;

子房下位,花柱伸出,柱头2裂,紫色。瘦果,倒圆锥形,长5-6mm,棕褐色,具四棱;冠毛刚毛状,具羽产太短毛。花期5-7月,果期6-8月。

禹州漏芦

多年生草本,高约1m。茎直立,不分枝或少分枝,上部密生白绵毛,下部疏生蛛丝状毛。

叶二回羽状分裂或深裂,上面疏生蛛丝状毛或无毛,下面密生白绵毛,边缘短刺;

基生叶有长柄,叶生矩圆状倒卵形,长约20cm;上部叶渐小,长椭圆形至卵形,长10-20cm,基部抱茎。

复头状花序,集合成圆球形,直径约4cm;头状花序长近2cm,外总苞片刚毛状,基部联合;

内总苞片外层的匙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篦状睫毛;

内层的狭鞭形至矩圆形,先端尖锐,中部以上有睫毛;花冠筒状,裂片5,条形,

淡蓝色,筒部白色;雄蕊5,花药聚合;子房倒钟形,被茸毛,柱头2裂。

瘦果,圆形,密生黄褐色柔毛;冠毛长约1mm,下部连合花期7-9月,果期10月。

用途

1.药用

中药“山防风”对肾癌大肠癌卵巢癌等多种癌症具有疗效。清热解毒,排脓消肿,通乳。

性味:根:苦、咸、凉。效用:根: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下乳,通筋脉。治痈疽发背,乳房肿痛,乳汁不通,瘰疬,

湿痹筋脉拘挛,热读血痢, 痔疮]]出血;花序:活血,通络。治跌打损伤。

以生用为主,性味苦、寒,归胃经,能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

药理实验表明,祁州漏芦化学成分主要有蜕皮甾酮、黄酮、吩、挥发油等,

具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脂质过氧化、免疫促进、改善脑功能和抗衰老等作用,

临床可用于乳痈肿痛,痈痕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等症;

古代本草记载实为将禹州漏芦和祁州漏芦混用,禹州漏芦和漏芦虽然均具有清热解毒,

消痈下乳之功效,但近代研究表明两者的化学成分及疗效不同各有偏重,

2.花材

山防风的叶和花球造型特殊,是很好的花材。[3]

特性

漏芦(山防风)为菊科植物,民间青草药,多年生草本,密被白绒毛,茎上叶呈披针形,

不整齐羽状深裂,边缘具不规则锐刺。夏季开花,顶生呈球状,淡蓝色。瘦果,根如牛蒡。台湾栽培的品种:

禹州漏芦─圆柱形,稍扭曲,长 10~25 公分,直径 0.5~1.5 公分。

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顶端有纤维状棕色硬毛。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褐色。

木质部呈黄黑相间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涩。以条粗匀、坚实、不空心者为佳。

副作用

气虚、疮疡平塌不起及孕妇忌服。

  • 2、本草经疏:疮疡阴症,平塌不起发者,非所宜投。妊娠禁用。

参考文献

  1. 漏卢(山防风),Hsu的部落格,
  2. 漏芦产地,中药易
  3. 漏芦,认识植物
  4. 漏芦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药用价值,每日头条,2016-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