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品唐诗(问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漫品唐诗》是中国当代作家问竹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漫品唐诗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歌流传数千年,唐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至今对世界影响依然巨大。流传久远的是经典作品,对经典作品要反复品读,能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升华,从浅薄走向思考,从思考走向通达。读诗的过程,就是增进知识的过程,是一个陶冶情操、熏陶气质、改善性情、提高涵养的过程。这些经典的唐诗为一代又一代的国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营养和审美源泉。当我们走进唐诗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在汲取着先贤的智慧,无数次碰撞心灵,审视自己的内心,激浊扬清,以自我的方式,神游诗海,深刻体验自由的人生意境和精神家园,获取诗意盎然的人生。
唐朝延续289年间,出现诗人2000余人,诗歌多达五万首,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众多,题材广泛,诗的体量庞大,体格优美。诗仙、诗圣、诗佛、诗僧、诗鬼、诗豪、诗杰、诗狂、诗奴、诗囚等纵横诗坛,肆意驰骋。落寞与快意同存,婉转与弩张共生。
唐诗中的春夏秋冬,季季入诗。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进入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夜晚到江边赏月,畅想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夏吟王昌龄的《采莲曲》“荷中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秋唱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冬天遥观雪景,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诗可谓是步步生意,处处有诗,诗即是画,画即是诗,抑扬顿挫,意境深远。
万物皆可入诗。草木花卉、青山白云、风花雪月、渔翁过客、幽人隐士等皆成美诗美文。开启唐诗华章第一人,非张九龄莫属。张九龄的古诗,诗风清淡,以质朴淡远的力道,一扫唐初所沿六朝绮靡艳丽之风,被誉为“岭南第一人”。《感遇二首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生此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柳宗元的《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诗人将心中被压抑的抱负寄情于山水之间。唐诗题材广泛,天云风雨,山川岩林,鸟鱼水荷,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唐诗既浪漫又现实,既大气磅礴,又缠绵绯恻;既恬淡隽永,又铿锵有力。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王昌龄的《塞下曲》“饮马度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和军旅生活的艰辛。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反映了作者的困顿潦倒。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曲折地表达诗人的无限依恋与怅惘之情。
作者简介
问竹,江苏人。